陈猛 作品数:8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东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20年 为研究冲击荷载下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抗压性能,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和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试件进行了6种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性能试验,并与各类试件的静态抗压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有效增强复合层的静态和动态抗压强度,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的动态抗压强度、耗散能和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IF)均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在相近应变率下复合层的动态抗压强度和耗散能均随钢纤维掺量增大而增大,当钢纤维掺量为80 kg/m^3时复合层的动态抗压强度和耗散能比无钢纤维时最大增幅分别为30.1%和53.9%;钢纤维掺量不大于60kg/m^3可以有效增大复合层的DIF。复合层试件的损伤特征随应变率增大分为4种类型,即混凝土层出现周边张应变破坏、裂纹贯穿复合层、留芯破坏和整体破碎。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的动态力学性能可以为支护结构在冲击荷载下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陈猛 陈猛 王浩 李艺 李艺 王述红关键词:岩石力学 钢纤维混凝土 复合层 动态压缩性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应变率 基于类别思政元素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3 2020年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聚焦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类别化,细分其差异化内涵,精准无痕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润物无声,化育无形,运用PBL教学法,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康玉梅 王延邦 陈猛关键词:专业课程 土木工程 PBL教学法 回收轮胎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并对比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和工业钢纤维(ISF)对混凝土拌合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素混凝土(F0)、不同掺量的RTSF和ISF混凝土进行拌合物性能与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含气量随RTSF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掺量(1.0%)下ISF的引气能力大于RTSF;混凝土坍落度随RTSF掺量增大而降低,在相同体积掺量(1.0%)下ISF比RTSF混凝土坍落度低;混凝土抗压强度随RTSF掺量增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RTSF体积掺量0.75%为最优掺量,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较F0分别提高15.0%与20.5%;RTSF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抗折强度均随RTSF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RTSF体积掺量1.25%时,其劈裂抗拉强度与抗折强度分别较F0提高26.1%和44.4%,试件破坏时RTSF从基体中拔出具有较好的桥接作用;弯曲韧度指数(I_(5)、I_(10)、I_(20))随RTSF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掺量(1.0%)下ISF的增韧效果略优于RTSF。研究表明RTSF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并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替代ISF。 范小春 李冠宇 陈猛 陈猛关键词:纤维混凝土 基本力学性能 基于PBL的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实验教学研究 2021年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和损伤机理的认识,在培养方案中开设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实验内容。文章介绍了教学目标和基于PBL的教学设计;阐述了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组成和测试原理,以C60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实验为例,介绍实验设计、试件制备和结果分析。教学结果表明,基于PBL模式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理论应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陈猛关键词:混凝土 混杂聚丙烯纤维-回收轮胎钢纤维增强UHPC高温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023年 测试了混杂聚丙烯纤维(PPF)-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高温后的抗压强度,并研究了其工作性能.结果表明:PPF体积分数达到0.9%后,可以防止UHPC发生高温爆裂;UHPC的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400℃作用后达到最大值,比20℃作用后提高了9.2%~19.9%;相同温度作用后,UHPC的抗压强度随着PPF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PPF熔化前与基体有效黏结,其与RTSF均可发挥桥连作用,PPF熔化后在基体中形成孔道,提高了UHPC的耐高温性能. 陈猛 陈猛 张通关键词:力学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动态劈裂抗拉性能 2025年 为了研究高温和应变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劈裂抗拉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20、105、200、300、400℃)作用后UHPC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静态和动态(应变率为1.8~6.8 s^(-1))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2~10℃/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00℃后,所有试件均在保温期间发生爆裂性剥落;U H P C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静态劈裂抗拉强度均随温度增大而提高,300℃作用后比常温时分别提高了13.2%、19.1%和17.3%;动态劈裂抗拉强度和耗散能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当应变率从1.8~2.2 s^(-1)增加到6.3~6.8 s^(-1)时,20~300℃作用后的UHPC动态劈裂抗拉强度和耗散能分别提高了69.1%~74.1%和146.7%~177.6%;高温作用后UHPC中C-S-H表面的吸附水、孔隙内自由水和凝胶结合水先后分解,增大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基体内高温和高压环境促进了水泥水化反应和硅灰火山灰反应,提升了UHPC的致密程度,增强了钢纤维的桥连作用;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基体开裂速度的加快和由钢纤维拔出所致基体摩擦效应的增强导致耗散能增大. 陈猛 陈猛 张通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 本科实践教学与结构设计竞赛相结合的探索及实践 以东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与结构设计竞赛相结合的实践为例,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及各类结构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表明这种结合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创... 梁力 樊赟赟 宋建 李鑫 陈猛关键词:实践教学 创新教育 土木工程专业 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在不同应力水平S(0.85、0.8、0.75)下对素混凝土(C)、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进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基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理论,应用图解法、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求出威布尔形状参数a和特征寿命参数Na,对不同失效概率下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建立双对数疲劳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力水平下混凝土弯曲疲劳试验数据符合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有提升作用,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提升优于单掺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和试验结果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理论。 陈猛 陈猛 刘阳波 杨御博 陈浩然 其力格尔关键词:混凝土 混杂纤维 疲劳寿命预测 威布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