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堂
- 作品数:35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仝甲钊曹振振孙正路周从顺魏书堂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患者共计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患者均行超声内镜下检查,对检查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粘膜下肿瘤117例(78.00%),包括肌源性肿瘤80例,胃异位胰腺8例,囊肿7,胃底静脉瘤6例,胃淋巴癌6例,胃脂肪癌4例。病理证实112例(EUS诊断准确率95.73%)。结论:EUS能清楚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清楚显示肿瘤位置,能详细了解浸润程度,为临床治疗能提供重要的信息,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郭二涛崔纪丽魏书堂韩大正
- 关键词:超声内镜
- 经内镜胆道单、双塑料支架治疗老年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单、双塑料支架治疗老年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预后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肝胆外科收治的38例老年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胆道单塑料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胆道双塑料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结石大小无变化、4例结石消失、6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成碎片状和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对照组患者术后3例结石大小无变化、3例结石消失、5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成碎片状和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两组患者术后结石大小无变化、结石消失、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成碎片状和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胆道单、双塑料支架治疗老年难治性胆总管结石在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但内镜胆道单塑料支架在操作简便、耗时短等方面具有更显著优势,在治疗老年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方面更值得推荐应用。
- 魏书堂韩大正武利萍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道塑料支架
- 血清HSP90α联合lncRNA SNHG5与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比较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清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5(lncRNA SNHG5)和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结直肠癌(CR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和1∶1∶1原则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早期CRC患者(肠癌组)、21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和215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受检者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242、CA724、CA153、CA50、CA125]、血清HSP90α、lncRNA SNHG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HSP90α、lnc RNA SNHG5诊断早期CRC的价值,并比较不同方案的诊断效能。结果肠癌组患者的CEA、CA199、CA242、CA724、CA153、CA50、CA125分别为(5.32±1.76)ng/mL、(32.98±10.89)U/mL、(16.19±5.38)U/mL、(8.30±2.72)U/mL、(20.43±6.80)U/mL、(23.79±7.91)U/mL、(40.57±13.25)U/mL,良性组分别为(2.91±0.94)ng/mL、(13.60±4.17)U/mL、(4.79±1.58)U/mL、(3.94±1.00)U/mL、(11.02±3.57)U/mL、(4.46±1.39)U/mL、(40.57±13.25)U/mL,对照组分别为(2.60±0.81)ng/mL、(12.84±3.95)U/mL、(4.25±1.86)U/mL、(3.59±1.16)U/mL、(10.86±3.49)U/mL、(4.15±1.28)U/mL、(14.99±4.95)U/mL,肠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患者的HSP90α、lncRNA SNHG5分别为(34.69±11.50)U/mL、2.84±0.93,良性组分别为(15.30±3.49)ng/L、1.95±0.67,对照组分别为(11.57±2.36)ng/L、1.86±0.51,肠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组和对照组的血清lncRNA SNHG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CRC的
- 徐菱遥江南赵俊波魏书堂
- 关键词:结直肠癌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
- 一种胆道用多功能自脱落支架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胆道用多功能自脱落支架,包括支架框架,所述支架框架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通过采用所述固定块、固定杆和堵头由聚乳酸材料制成,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性能与聚丙烯塑料相近,可采用注塑加...
- 魏书堂董勇徐菱遥王航宇仝甲钊华静郭二涛闫春晓
- 文献传递
- 纵轴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分析
- 武利萍韩大正杨文义魏书堂闫春晓郭二涛黄祎诺
- 支持向量机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判断ESCC生存期的效能。方法随访168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ESCC患者,分析ESCC临床病理特征和14-3-3σ、热休克蛋白gp9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等3个蛋白的表达规律与ESCC生存期的相关性;应用Matlab软件进行SVM运算,对训练组128例ESCC患者建立最优预后分类模型ESCC-SVM,并用测试组40例患者验证分类效率,ROC曲线分析ESCC-SVM及其他预后相关因子对高低死亡风险ESCC的识别能力。结果 ESCC-SVM由性别、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14-3-3σ和gp96等7个最优属性组成,该模型区分训练组和测试组ESCC五年整体生存率的最大AUC分别为0.96、0.86、准确率分别为97.7%、90.0%,明显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TNM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2.5%、67.5%)及其他各临床病理属性。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T分期、gp96和ESCC-SVM是影响ESCC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ESCC-SVM与性别、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14-3-3σ均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SCC-SVM为预后评估、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天晁玮霞赵云岗王明王广超贺红梅刘瑞敏魏书堂韩大正朱晗马瑾谷娟马远方齐义军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支持向量机热休克蛋白GP9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 胸腺肽α_1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胸腺肽作为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佐剂,可以通过增强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调节各种细胞因子,从而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因此胸腺肽α_1被广泛用于肿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临床治疗中。适应性免疫反应被认为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之一。而胸腺肽α_1对于免疫反应的影响也被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中。
- 马宏黄祎诺魏书堂武利萍韩大正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胸腺肽Α1免疫调节淋巴细胞
- 天力克注射液诱导HepG-2肝癌细胞自噬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复方虫草制剂-天力克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bcl-2的变化,AV/PI双染检测细胞膜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测定Sur-vivin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用TRAP-PCR-银染法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天力克使细胞核轻微浓缩;免疫组化显示天力克使Survivin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下调(P<0.0005);FCM检测结果显示天力克作用后,S期细胞比例增高,G0/G1期及G2/M期细胞比例下降(P<0.0005),并使bcl-2表达下降;Annexin-V/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天力克组出现明显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dylserine,PS)膜外翻;TRAP-PCR-银染法显示天力克使端粒酶活性下调(P<0.01)。结论:天力克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主要是细胞自噬,导致细胞浆空泡变性,胞浆内容物降解,轻度的染色质浓缩;明显改变细胞周期,阻滞细胞于S期,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膜结构发生改变;其诱导细胞自噬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端粒酶活性、下调Survivin蛋白、NF-κBp65及bcl-2的表达有关。
- 丁向萍马力魏书堂
- 关键词:肝癌端粒酶
- 急性胰腺炎患者饥饿感时经口进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度急性胰腺炎(AP)患者饥饿感与经口进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住院的120例中度AP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经口进食组(早期组)和常规经口进食组(常规组),每组60例。早期组患者自感饥饿时即给予经口进食,常规组在患者各项指标正常且无腹痛时准予进食,对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组经口进食前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及血糖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出院前血糖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总住院时间和腹痛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患者的主观饥饿感做为中度AP患者恢复经口进食的标准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 仝甲钊魏书堂黄祎诺郭二涛杨瑞征
- 关键词:肠道营养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