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滨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抗体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滴度
  • 1篇雄鸡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瘤
  • 1篇杂交瘤细胞
  • 1篇杂交瘤细胞株
  • 1篇牛轮状病毒
  • 1篇佐剂
  • 1篇敏感性
  • 1篇菌病
  • 1篇抗体滴度
  • 1篇克隆
  • 1篇杆菌
  • 1篇杆菌病
  • 1篇PPA-EL...
  • 1篇病毒
  • 1篇补体

机构

  • 3篇东北农学院

作者

  • 3篇王君伟
  • 3篇李海滨
  • 2篇刘宝全
  • 1篇王红
  • 1篇李昌仁
  • 1篇马本江
  • 1篇宣世纬
  • 1篇魏国生
  • 1篇李英霞

传媒

  • 2篇东北农学院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牛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1992年
以从黑龙江省腹泻犊牛粪便中分离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为抗原,免疫6~8周龄BALB/_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小鼠的脾细胞与SP_(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间接法检测抗体,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出一株分泌抗牛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此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IgM,轻链为K链。通过连续传代证明,此杂交瘤细胞株具有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性质。杂交瘤细胞诱生BALB/_c小鼠腹水的单克隆抗体滴度可达1:10000以上。
王君伟宣世纬刘宝全李昌仁李一经李海滨王红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用PPA-ELISA等5种方法检测布病抗体敏感性被引量:2
1990年
以布病S_2苗免疫猪,7,21和35天采血,血清457份。以4种常规方法检测,RBPT和SAT两法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方法。血清置-80℃冰箱冻存2个月后,取84份,用PPA-ELISA及4种常规方法检测,SAT的阳性率为90.5%,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显著(P<0.05)。PPA-ELISA和RBPT分别居第2位(87.2%)和第3位(85.7%)。PAT和CFT阳性率最低。检出抗体滴度比较,SAT高于PPA-ELISA,而后者又高于PAT。SAT、PPA-ELISA和RBPT三者之间符合率均较高(88%)。PPA,ELISA检测猪布病免疫抗体的敏感性低于SAT而高于其他方法。本文还探讨了5种方法的优缺点。
刘宝全李海滨魏国生王君伟徐玉绪李英霞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PPA-ELISA抗体滴度
佐剂对鸡补体水平影响的研究
1993年
60只未免疫的伊莎褐雄鸡雏分成4组,于24日龄开始用试管法以50%溶血度为标准抽样检测补体。31日时A、B、c三组分别皮下注射司盘-80+白油、氧氧化铝胶和BCG,D组对照;46日龄时再次注射。从31日龄至56日龄每隔5天检测一次。结果表明,佐剂使鸡的补体水平普遍升高。于每次注射后第5天达到高峰,第10天左右接近正常,其中BCG影响更大,并于51日龄时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1
马本江王君伟李海滨
关键词:佐剂补体水平雏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