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秀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扩张
  • 2篇血管扩张型骨...
  • 2篇肉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时钟
  • 2篇手术
  • 2篇腺癌
  • 2篇骨肉瘤
  • 2篇骨肿瘤
  • 2篇保乳
  • 2篇保乳手术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道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检查
  • 1篇胸闷
  • 1篇预后

机构

  • 8篇保定市第三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9篇冯秀洁
  • 5篇王维娜
  • 3篇张文清
  • 2篇宋文革
  • 2篇高春晖
  • 2篇尹宝玉
  • 2篇张香梅
  • 2篇贾岩峰
  • 2篇卜宏建
  • 2篇李蕴
  • 2篇谷小伟
  • 2篇于洋
  • 1篇李贇
  • 1篇张玉华
  • 1篇张立莉
  • 1篇姜洪涛
  • 1篇江涛
  • 1篇王宏磊
  • 1篇齐立伟
  • 1篇张维铭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体会
2006年
目的通过现有资料证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按适应症严格筛选病例,“时钟法”冰冻取材,原发灶切除并获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追加化、放、内分泌等综合治疗。结果5年生存率100%,并且无复发,形体美容效果良好。结论保乳手术严格筛选对象、认真操作,有切实的术后其他综合治疗的保证,疗效是可喜的,也是确实可行的。
刘杰张文清高春晖冯秀洁贾岩峰于洋张香梅谷小伟宋文革王维娜李蕴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食管癌DNA倍体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郭志敏尹宝玉宫强周斌冯秀洁张文清李大龙张玉华王晔兴齐立伟姜洪涛王云
该项目借助肿瘤专科医院的优势,结合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法进行癌细胞DNA倍体分析,发现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DNA倍体之关系,具有实用性,为食管癌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结果显示:DNA倍体性与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有关...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
患儿男性,11岁,主因左胫骨上段肿痛1月余而入院。患儿于1个多月前出现左胫骨上段疼痛,夜间加重,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无发热、盗汗、无外伤史,未予以重视。
冯秀洁卜宏建南海斌王维娜
关键词:骨肿瘤肉瘤病例报道
文献传递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
2006年
冯秀洁卜宏建南海斌王维娜
关键词:骨肿瘤肉瘤病例报道
纵隔巨大脂肪瘤一例被引量:4
2006年
患者女性,52岁.因胸闷、气短半年,于2005年3月21日以“左胸腔巨大脂肪瘤”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劳动后出现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咯血,症状时轻时重.在当地县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纵隔脂肪瘤.
冯秀洁尹宝玉聂建忠南海斌王维娜
关键词:胸部CT检查纵隔脂肪瘤胸闷气短
浅谈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一点体会
目的通过现有资料证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按适应症严格筛选病例,"时钟法"冰冻取材,原发灶切除并获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追加化、放、内分泌等综合治疗。结果5年生存率100%,并且无复发,形体美容效果良好。结论保乳...
张文清刘杰高春晖冯秀洁贾岩峰于洋张香梅谷小伟宋文革王维娜李蕴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远期疗效的观察
王景新谷保民张立莉肖平王丽英冯秀洁刘建茹孙继英
准分子激光微193微米的紫色激光,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极其准确的切削角膜组织,每脉冲可切削0.25微米,对周围的角膜及眼组织无损伤,其治疗屈光不正的原理为改变角膜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而替代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使光线通过屈光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高度近视角膜磨镶术
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4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和良性、潜在恶性、恶性的病理诊断标准 ,及其对临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用 4 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经免疫组化S -P方法测定CD117、CD34、SMA、S - 10 0、NSE及组织化学Masson染色。结果 :4 3例免疫组化阳性率CD1174 0 / 4 3例 (93 0 % ) ;CD3434/ 4 3例 (79 1% ) ;CD117及CD34皆阳性 30 / 4 3(6 9 8% ) ,SMA16 / 4 3例 (37 2 % )向平滑肌分化 ;S - 10 0阳性或兼有NSE阳性 14 / 4 3例 (32 6 % )向神经鞘分化 ;6 / 4 3例 (14 0 % )双向分化。良性 5例 ,潜在恶性 10例 ,恶性 2 8例 ,预后与肿瘤病理判定密切相关。 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除结合临床各项检查外 ,仍需依靠免疫组化测定 (CD117及 /或CD34) 。
张振东江涛曹雅静范嫏娣王宏磊刘素香冯秀洁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CD34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表达的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具微卫星不稳定性表型的胃癌、癌前病变组织中hMLH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同工酶切产物特异性扩增法检测组织hMLH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且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癌前病变组织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l.5%、19.6%;MSI-H、MSI-L、MSS组中甲基化发生率及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00%、71.4%;57.9%、52.6%;l.5%、0。结论:MSI阳性组织中hMLH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高于MSS组,且蛋白表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SS组。表明hMLHl基因异常甲基化为基因转录失活的主要原因,且此基因甲基化为胃癌组织中MSI发生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
王维娜李君怡李贇冯秀洁张维铭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