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杰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狼疮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1篇蛋白
  • 1篇溶酶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纤溶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溶酶
  • 1篇纤维蛋白溶酶...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测定
  • 1篇激活剂
  • 1篇红斑狼疮患者

机构

  • 2篇东京医科齿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杨学莉
  • 2篇峰下哲
  • 2篇韩春雷
  • 2篇姜学义
  • 2篇杨杰
  • 1篇寇丽筠
  • 1篇汪整辉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纤溶功能测定被引量:5
1995年
采用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扩散法测定98例SLE患者的纤溶功能,其中19例做了连续性观察。结果显示:纤溶功能低下与病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有关,所有患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有肾炎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与PAI活性比值显著降低,难治性狼疮肾炎不但PAI活性明显增高,而且t-PA活性明显降低,故t-PA与PAI活性比值更低,提示与难治性相关。病情缓解者虽然PAI活性仍明显高于正常,但t-PA活性也增高,故t-PA与PAI活性比值基本正常。
姜学义峰下哲韩春雷杨学莉汪整辉寇丽筠王黎曼杨杰
关键词:红斑狼疮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100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3
1993年
本文对1962年至1992年诊治的10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本病常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资料表明,32.6%的患者查无明显诱因,病情极易复发,伴严重内脏损害,预后不佳。在临床中,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发生率为11.2%,应予以重视。患者3年、5年、10年、20年和3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9%、93.5%、87.6%、66.6%和60.9%。近十年来,采用定期免疫学监测、中西医结合治疗、纤溶联合疗法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等措施,使本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
姜学义峰下哲杨学莉杨杰韩春雷王黎曼
关键词:红斑狼疮免疫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