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川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屯兰矿选煤厂中煤重浮联合再选工艺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屯兰矿选煤厂3~0.5 mm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煤泥旋流重选柱对中煤进行"拔头"和"抛尾",再结合磨矿-浮选联合工艺对其进行分选回收。结果表明:重选"拔头"可以实现,但精煤产率较低;重选"抛尾"较为适宜,结合磨矿—浮选,可得到灰分为16.44%、灰分10.38%的合格精煤。
- 王超卢廷亮李志红樊民强高建川高建川
- 关键词:磨矿
- 屯兰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技术改造被引量:10
- 2002年
- 针对屯兰矿选煤厂煤泥水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 。
- 高建川肖涌洪
- 关键词:选煤厂煤泥水浓缩机沉降离心机
- 基于粒度效应的煤泥三产品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屯兰选煤厂-0.5mm原生煤泥为对象,通过药剂用量优化研究了传统两产品浮选工艺对煤样的分选效果,并在对产品粒度组成、不同粒度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煤泥三产品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煤样通过传统浮选难以同时得到低灰精煤和高灰尾煤。采用三产品煤泥浮选工艺,通过药剂制度优化可使粗选得到灰分大于65.0%的尾煤,精选环节能够在保持较高回收率条件下得到低灰精煤。以煤油为捕收剂,仲辛醇为起泡剂,药剂用量分别为800g/t和150g/t时,通过三产品浮选可得到灰分9.61%、产率73.83%的精煤,以及灰分39.83%的中煤和灰分66.10%的尾煤。三产品浮选工艺的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实现煤泥的分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高建川李志红董连平杨润全樊民强
- 关键词:原生煤泥浮选粒度药剂制度
- 屯兰选煤厂煤尘治理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3
- 2016年
- 针对屯兰选煤厂由于生产环境封闭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积聚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分析选煤厂煤尘危害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煤尘产生来源、产生方式、粒度级别的不同,以及对现场煤尘质量浓度分析,分别采取如下措施:针对煤尘的一次煤尘和二次煤尘产生环节特点,将振动筛、破碎机、给煤机、转载溜槽进行封闭,采用布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对重点煤转运环节以及二次煤尘产生环节,采用增设除尘喷雾方式进行除尘。改造前后煤尘质量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布袋式除尘器和除尘喷雾系统的联合作用,系统正常开车时煤尘质量浓度降低3 mg/m^3左右,临时停车后启动过程中煤尘质量浓度平均降低2 mg/m^3左右,治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
- 高建川
- 关键词:袋式除尘器选煤厂
- 炼焦中煤磨矿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以屯兰矿选煤厂-3 mm粒级重介质分选中煤为试验煤样,采用Mini Flex600 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OLYMPUS BX51显微镜研究了煤样的矿物组成与嵌布特征,并对磨矿后的产品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0.074 mm粒级含量为67.32%时,在捕收剂用量200 g/t和起泡剂用量50 g/t的条件下,通过一粗一精浮选可回收产率为34.75%,灰分为11.64%的合格精煤。
- 朱张磊李志红高建川张成安樊民强
- 关键词:磨矿浮选
- 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屯兰矿选煤厂跳汰中煤的工业实践
- 屯兰矿选煤厂原采用跳汰浮选联合选煤流程,由于设计选型方面和原煤资料提供准确性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存在分选精度低、洗选效率低、带煤损失大的主要矛盾.针对上述问题,集团公司确立了从选煤方法上进行革新和改造的方案-----无压三...
- 高建川
- 关键词:水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
- 文献传递
- 沉降过滤离心机在浮精脱水中的应用对策探讨
- 2000年
- 分析了 Bird 6400型沉降过滤式离心机在屯兰矿选煤厂浮精脱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
- 高建川赵拴明王生义
- 关键词:沉降过滤式离心机脱水选煤
- 巴达克跳汰机在屯兰矿选煤厂的技术改造
- 2000年
- 通过对巴达克跳汰机的一系列改造,满足了生产需要,保证了精煤质量。
- 王生义高建川
- 关键词:巴达克跳汰机分选效果
- 基于正态分布的旋流器密度-粒度分配曲面数学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建立双变量分配曲面数学模型,是准确描述不同密度、粒度颗粒在旋流器分离过程中的分配规律,量化解析颗粒密度、粒度对旋流器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提高分配曲面数学模型对不同旋流器的适应性,以宽雷诺数区间颗粒沉降末速公式为基础,提出了颗粒密度、粒度变量的组合方法,以正态分布作为基本函数,建立了包含密度、粒度双变量的6参数分配曲面数学模型,明确了模型参数的意义。通过模型可推导出分选密度、可能偏差与颗粒粒度成反比的函数关系。模型对分级旋流器、水介旋流器、重介旋流器分选结果均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初步揭示了旋流器分离过程中颗粒密度、粒度的二元影响机制。
- 高建川董连平杨宏丽杨润全樊民强
- 关键词:旋流器数学模型粒度
- 分级旋流器分选作用与分选旋流器分级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考查颗粒粒度与密度对旋流器分级、分选的影响,采用20°锥角的分级旋流器与130°锥角的分选旋流器对<3 mm粒级的煤泥进行了分离试验,对其产品进行筛分及分粒级浮沉,得到了不同粒度、密度颗粒在旋流器产品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0°锥角旋流器以分级为主,但对各粒级均存在一定的分选作用,其中对<0.125 mm粒级分选作用最强,这是导致溢流低灰精煤跑粗及底流细泥夹带的根源;130°锥角旋流器以分选为主,对较低密度颗粒不存在分级作用,随密度的增大,分级作用开始显现,对高密度颗粒存在明显的分级作用,这是导致溢流高灰细泥污染的根源。
- 董连平高建川杨宏丽樊民强
- 关键词:旋流器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