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程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程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并进行一般随机宣传教育,观察组在一般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对照组恢复情况达到优20例,观察组恢复情况达到优3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9,P<0.05);对照组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率为77.8%,观察组为9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8.645,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程序能够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帮助患者掌握相关康复知识和技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 朱莹莹沈红燕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健康教育
- 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肿瘤科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抗肿瘤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比较实施前后1年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发生率、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抗肿瘤药物发放错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医院药物安全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用药错误发生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 季凤英沈红燕
- 关键词:风险管理肿瘤科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
- 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为(51.61±4.41)分、(58.92±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2±3.28)分、(38.67±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271、6.682,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χ2=7.173,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患者康复。
- 郑燕娜沈红燕
- 关键词:健康教育脑血管疾病生活质量
- 健脾补肾方辅治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辅治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肾两虚患者随机分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并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间歇期辅以健脾补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3天、治疗结束后3天评价2组的免疫状态、证候积分、KPS评分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4+/CD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KP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减少及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方面,比例与程度均略轻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升高、尿素氮/肌酐(BUN/Cr)升高及心脏毒性不良反应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应用健脾补肾方辅助治疗有效维系或增强了机体的免疫状态,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胃癌术后患者的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乐琳琳沈红燕黄立萍
- 关键词:胃癌术后综合治疗中医药
- 中医护理措施对胃癌术后患者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及其对术后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胃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护理精髓,增加中医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护理、辨证施护、艾灸疗法、预防并发症和心理护理。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测定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于患者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血CRP、IL-6和PGE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2组患者血CRP、IL-6和PGE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术后第7天时血CRP、IL-6和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0±1.3)%、(90.1±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中医护理有效缓解了术后急性炎症反应,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可能是值得开拓的一种护理模式。
- 沈红燕朱莹莹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 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沈颖盈沈红燕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