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儿童
  • 8篇细胞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4篇患儿
  • 4篇急性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预后
  • 3篇疗效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儿童急性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机构

  • 14篇深圳市第三人...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王艳荣
  • 11篇金润铭
  • 10篇王险峰
  • 4篇徐佳伟
  • 4篇李迎飞
  • 3篇潘东明
  • 2篇陈军
  • 2篇李志辉
  • 2篇刘苗
  • 1篇孙露璐
  • 1篇肖万玲
  • 1篇李建明
  • 1篇蒙冰
  • 1篇杨传忠
  • 1篇杨倩婷
  • 1篇蔡茵莎
  • 1篇陈俊
  • 1篇黄梅英
  • 1篇周东风
  • 1篇袁静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6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96例,对患儿年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病程转归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婴幼儿多见(85.4%),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及流涕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阳性;9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0±1.2)d;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组较晚期口服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型流感流行季节,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李迎飞王艳荣王险峰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的24例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婴幼儿多见,平均年龄9个月,主要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外周血白细胞16例(66.7%)正常、2例(8.33%)减少,6例增高(25%),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3.3%、87.5%、91.7%、66.7%、100%,24例初治均采用头孢曲松钠,22例血培养正常,2例仍为阳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头孢三代耐药率相对较低,是治疗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李迎飞王险峰王艳荣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儿童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及D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D(SP-D)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70例(重症病例组36例,普通病例组34例)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的SP-A、SP-D的浓度,分析SP-A、SP-D与手足口病病情的关系。结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普通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中SP-A的含量分别为(224.96±132.29)ng/L、(162.32±116.41)ng/L、(106.76±96.36)ng/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的含量分别为(45.6±29.24)μg/L、(28.02±21.83)μg/L、(18.86±18.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及SPD在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对照组与普通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治疗前后SP-A的含量为(224.0±132.29)ng/L和(157.7±5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的含量为(45.6±29.24)μg/L和(30.2±1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SP-D可作为手足口病合并肺部病变早期可靠的血清标志物,对早期发现重症病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疾病轻重程度、预后的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陈军王险峰王艳荣李志辉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蛋白A肺表面活性蛋白D手足口病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8例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近10年在我科收治的28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28例中18例(64.3%)与感染相关,其中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多;余10例中2例(7.14%)与非感染相关,8例(28.6%)病因不明。临床症状以持续高热(100%)、肝脏肿大(89.3%)、脾脏肿大(82.1%),浅表淋巴结肿大(78.6%)为突出表现。血常规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85.7%)、血红蛋白减少(67.9%)、血小板减少(64.3%);血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90.5%,血清三酰甘油升高46.4%,凝血功能异常42.9%,血清铁蛋白升高39.3%,骨髓检查找到噬血细胞96.4%。28例中死亡9例(32.1%),好转或痊愈11例(39.3%),出院后失访8例(28.6%)。患儿年龄<2岁、乳酸脱氢酶(LDH)>2000U/L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年龄、LDH水平是影响HPS预后的不良危险因素。
刘苗徐佳伟王艳荣金润铭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
儿童急淋白血病血清LDH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观察71例儿童ALL患者化疗前、化疗后骨髓中(原始+早幼)细胞比例、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和T淋巴细胞亚群,求出相关性。结果儿童ALL患者CD3、CD4和CD8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血清LDH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血清LDH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异常与治疗前后以及疾病进展、缓解、预后有相关性。sLDH-5与CD8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儿童ALL患者血清LDH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正确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王艳荣金润铭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儿童T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
鼻拭子和痰标本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鼻拭子和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临床采样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8例患者共170例次同一天鼻拭子与痰配对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分析比较鼻拭子和痰标本检测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45例,年龄1~86岁,中青年(20~<60岁)患者居多(占59.0%),其次为老年(≥60岁)患者(占33.0%),4例为儿童。170例次配对标本中,鼻拭子和痰标本核酸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34.7%(59/170)和46.5%(7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拭子和痰标本同时阳性共46例次,结果显示27例痰标本Ct值低于鼻拭子Ct值(占58.7%), 17例痰标本Ct值高于鼻拭子Ct值(占37.0%),2例痰标本Ct值等于鼻拭子Ct值(占4.3%),提示痰标本的病毒载量比鼻拭子的病毒载量更高。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阳性率高于鼻拭子标本,且漏检率低,痰标本的病毒载量比鼻拭子的病毒载量更高,更有利于病毒核酸的检出,同时患者更易接受,建议有痰患者优先采集痰标本。
潘东明林静燕张洁云杨倩婷王艳荣王险峰张明霞
关键词:痰标本核酸检测
不同浓度哇巴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钠钾ATP酶通过与强心甾类固醇(CTS)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哇巴因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钠钾ATP酶作为信号转导体的功能效应以及其在细胞增殖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哇巴因(1 nmol/L、10 n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6 h,12 h,24 h)下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作用,W estern b lot检测白血病细胞株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1 nmol/L、10 nmol/L哇巴因可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与巨核系白血病M07 e,M eg01细胞株增殖,W estern b lot结果显示1 nmol/L、10 nmol/L哇巴因可使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nmol/L、10 nmol/L哇巴因作用24 h时细胞增殖程度与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细胞增殖作用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成正比。结论钠钾ATP酶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它能通过与哇巴因结合调节多种不同来源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1 nmol/L与10 nmol/L的哇巴因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M07e、Meg01增殖,增殖效应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呈正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259-262]
徐佳伟金润铭王艳荣林雯蒙冰
关键词:钠钾ATP酶细胞增殖增殖调控白血病细胞株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较肯定的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以及一些细胞免疫学、遗传学方面的指标。分子遗传学指标如p-gp、CASP8AP2、CRAC、CCR9和CD103、OPAL1、Ras、Aven等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与预后有关。
王艳荣金润铭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预后
某医院887例就诊患儿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总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儿童EB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岁以下就诊患儿的血清,采用ELISA法对每份血清进行抗-EBV CA-IgG及抗-EBV CA-IgM检测,对检测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7例血清标本中,抗-VCA-IgM阳性率为18.8%(167/887),抗-VCA-IgG阳性率为44.4%(394/887),抗-VCA-IgM阳性以〈6月组最低(0.6%);1-2岁组最高(28.7%),抗-VCA-IgG阳性以3-6岁组为最高(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67例抗-VCA-IgM阳性的患儿中,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为最多(61例,36.5%),其次为扁桃体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别占11.4%(19/167)和10.8%(18/167);夏秋季节阳性病例数多于冬春季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14岁以下儿童合并EBV感染的相关疾病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为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对少见,不同年龄组患儿EBV感染率不同。
熊首先王险峰刘志超潘东明王艳荣
关键词:EB病毒感染率儿童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64例住院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10mg/d,1次/d,静脉滴注5~7d后,对两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食欲、体温等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疱疹好转消失时间为食欲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45±0.51)d、(3.11±0.1)d、(3.19±0.6)d,均短于对照组相应的三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6.55±1.51)d、(4.09±0.83)d、(5.0±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72.7%)及总有效率(90.9%)均高于对照组(41.9%、9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陈军王险峰王艳荣李志辉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黄素磷酸钠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