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单
- 作品数:15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采用无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真针刺和浅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人12名,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真针刺和浅刺患者右侧太溪穴,针刺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来评估受试者的针感强度。在针刺的前后分别采集功能性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脑网络连接变化。结果真针刺组较浅刺组酸、麻、胀、温热的感觉强度更大。真针刺组与浅刺组相比,海马与尾状核之间连接强度最大,其次为眼眶部前额叶皮质与海马之间的连接,以及大脑岛叶与壳核,颞中回与眼眶部前额叶皮质的网络连接较强。结论真针刺较浅刺组具有更强的针感,并且使大脑的网络连接的相互作用增强。
- 王单吕敦召帅记焱温秀云谭婷婷黄居科谢红亮殷亮梁久平陈尚杰
-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针刺
- 针刺人中穴不同阶段的脑网络变化研究
- <正>目的明确基于认知疾病状态下的针刺人中穴在不同阶段对认知脑网络影响的不同。方法选取了6例合格受试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别进行解剖像和功能像扫描。功能成像采用EPI GRE序列。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6min的纯...
- 陈尚杰王单殷亮梁久平
- 文献传递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陈尚杰王单贾新燕袁旭朱芬
- 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红外热成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新陈代谢热的影响。方法将6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正常睡眠组(A组)、睡眠剥夺组(B组)、睡眠剥夺与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治疗组(C组)和睡眠剥夺与非经非穴针刺治疗组(D组)。A组保持正常睡眠状态,对B、C、D组同时进行24h睡眠剥夺,次日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4组受试者面部热值,及观察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的变化。结果红外热成像图显示,A组面部呈温热状态,B、C、D组面部呈高热状态。A组热值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B、C、D 3组热值多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C组治疗后面部热值降低值显著大于D组(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导致面部热值升高,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能够降低睡眠剥夺者面部较高热值,且疗效优于非经非穴针法。
- 陈萌陈尚杰王单蒋仕玉徐文韬黄文霞倪光夏
- 关键词:睡眠剥夺红外热成像
-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同步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A组)、分离组(B组)和减重平板组(C组),每组各30例患者。A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进行治疗,B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分离进行治疗,C组仅单纯采用减重平板治疗,共治疗3周,观察对比3组治疗前后患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头的积分肌电值(iEMG)及协同收缩率(CR)、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i EMG值、踝背伸及跖屈CR、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FMA评分、MBI评分、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治疗后A、B组前述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均<0.05),A组胫骨前肌iEMG、踝关节背伸CR及AROM优于B组(P均<0.05)。结论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可以调节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表面肌电信号,两者同步治疗改善表面肌电信号的作用明显优于两者分离治疗及单用减重平板训练治疗。
- 程华军陈尚杰许琼瑜朱芬焦睿高文芳黄石钊刘恒王单
-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脑卒中减重平板训练
- 基于新实验设计的针刺老年人太溪穴的脑网络研究
-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认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寿命在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抗衰老和老年病引起了各国政府及人民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中国已经成为拥有...
- 王单
- 关键词:针刺疗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老年人
- 文献传递
- 调神益智穴位磁贴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调神益智磁贴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10月,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取阳明经为主的体穴及耳穴予磁贴治疗,观察组取调神益智穴位予体穴及耳穴磁贴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氏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测试、韦氏数字符号测试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韦氏数字广度及韦氏数字符号得分均显著提高(t>4.858,P<0.001),且高于对照组(t>2.188,P<0.05);而对照组只有MoCA和韦氏数字符号得分显著提高(t>5.527,P<0.001)。观察组治疗后MoCA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得分均提高(t>2.324,P<0.05),且高于对照组(t>2.262,P<0.05);其余认知领域均改变不大(P>0.05)。结论认知相关的穴位磁贴疗法能够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 谭婷婷王单袁旭贾新燕周晓媚石娇陈尚杰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
- 健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记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健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外伤患者的记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本院60例脑外伤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侧低频r TMS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 d,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BMT)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RBMT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1.233,P=0.223),观察组RBMT评分较治疗前提高(t=2.186,P=0.033),两组RBM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133,P=0.262)。治疗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仅在生理领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5.606,P<0.001),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2.879,P<0.01);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均高于对照组(t>2.095,P<0.05),两组社会领域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508,P=0.614)。结论健侧低频r TMS可能对脑外伤患者记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 王单麦荣康王敏谭婷婷朱芬陈尚杰黄居科
- 关键词:脑外伤重复经颅磁刺激记忆生活质量
- 间歇性θ脉冲刺激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图频率谱与频率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静息脑电图频率谱与频率比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在深圳宝安医院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20例)和假刺激组(20例)。每位患者首先接受5 min静息脑电图采集,再用单脉冲测量静息运动阈值,以80%强度进行一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刺激后立即再次进行5 min静息脑电图采集。结果间歇性θ脉冲刺激干预后,假刺激组干预前后各电极通道各频段的绝对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刺激组和真刺激组刺激后各电极通道各频段的绝对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真刺激组干预后与刺激前相比,T7和CP6通道的β频段绝对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5.83±8.28)μV~2、(39.84±11.10)μV~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40)。与刺激前相比,真刺激组刺激后T7通道的(δ+θ)/(α+β)频率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且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病程与绝对功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干预后,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颞区T7和CP6通道β频段的绝对功率,并降低T7通道的频率比。iTBS通过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 谢静王单袁旭陈尚杰江勇王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频域分析
- 肉毒毒素注射后功能性电刺激与运动平板同步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及足内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后功能性电刺激同步减重平板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及足内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及内翻的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22例)、电刺激组(23例)及常规治疗组(22例)。3组患者均在B超及电刺激引导下进行BTX—A注射治疗,24h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包括使用脑保护剂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同步治疗,电刺激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功能性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具体疗效评定指标包括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外侧头积分肌电值(iEMG)、踝背伸协同收缩率(CR)、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踝背伸与外翻活动度(ROM)等。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胫骨前肌iEMG、腓肠肌外侧头iEMG、踝背伸CR、MAS评分、BBS评分、FAC评分、踝背伸与外翻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3组患者腓肠肌外侧头iE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胫骨前肌iEMG[(1.54±0.23)mV]、踝背伸CR[(13.32±8.47)%]、MAS评分[(0.29±0.35)分]、BBS评分[(42.37±4.28)分]、FAC评分[(4.26±1.14)分]、踝背伸ROM[(15.58±1.32)°]与外翻ROM[(14.33±1.41)°]均显著优于电刺激组及常规治疗组水平(P〈0.05)。结论于BTX—A注射后同步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及减重平板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及足内翻畸形,促其步行功能改善,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程华军廖亮华陈尚杰焦睿王单高文芳黄石钊
-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运动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