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魏酸在缺氧条件下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魏酸(ferulic acid,FA)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缺氧实验条件下,细胞被分为7组,即1个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对照组采用1%酒精处理,实验组用不同浓度(1×10^(-8)、1×10^(-7)、1×10^(-6)、1×10^(-5)、1×10^(-4)及1×10^(-3) mol/L)的阿魏酸处理。分别采用MTS法、划痕法、Matrigel法分析不同浓度阿魏酸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浓度为1×10^(-6)~1×10^(-4)mol/L的阿魏酸处理能明显促进HUVECs的增殖(P<0.05),以1×10^(-5) mol/L处理的效果最好(P<0.01);与对照组相比,1×10^(-6)mol/L(P<0.05)、1×10^(-5) mol/L(P<0.01)及1×10^(-4) mol/L(P<0.01)阿魏酸处理均能明显促进HUVECs横向迁移,以1×10^(-5) mol/L处理迁移的细胞数量最多;1×10^(-8)~1×10^(-4) mol/L阿魏酸处理能不同程度地促进HUVECs管腔样结构的形成,以1×10^(-5) mol/L处理形成管腔样结构的数量最多(P<0.01)。结论:阿魏酸在缺氧条件下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
- 石定余州宋雅娟余震米萱苏映军彭湃
- 关键词:阿魏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血管生成
- 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普通饲料喂养+缓冲液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缓冲液(H.E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5mg/kg链尿佐菌素组(H.E+3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4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55 mg/kg STZ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6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诱导胰岛素抵抗,继之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常规饮食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各组大鼠出现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STZ注射,H.E+45 mg/kg STZ组成模率最高且无自愈现象。结论:通过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 mg/kg为STZ理想注射剂量。
- 余震余州吴骐而石定岳毅刚彭湃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链脲佐菌素
- 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建立15只大耳白兔的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中段随机做2~3处伤口,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人参皂苷Rb1 c组(0.2 mg/ml),d组(0.4 mg/ml),e组(1 mg/ml),5组.术后任其愈合,观察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情况.上皮化后26 d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每3d给药1次,共3次,用药后分别于第2,4,6周取材,每次取5只兔子,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测量并计算HI,计算胶原纤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测Caspase 3的表达.结果: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e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药物浓度增加HI、胶原密度下降,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组和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见于Caspase 3的组织化学结果,高浓度干预组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人参提取物Rb1成分能减少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合成,诱发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 李昕珊岳毅刚张克勤孙瑞军余震
- 关键词:人参皂苷增生性瘢痕
- 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模型后,按对创面处理随机分为凡士林组(凡士林涂抹)、缺血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5%阿魏酸组(5%阿魏酸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组(用rb-bFGF喷涂);大体观察各组兔耳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创面愈合速度.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1的表达.结果 5%阿魏酸组的愈合时间(16.2±0.4)d与rb-bFGF组(15.92±0.13)d相近,较缺血对照组(18.13±0.33)d及凡士林组(17.2±0.4)d快(P<0.05);5%阿魏酸组中VEGF和HIF-1α表达及CD31标记血管数与rb-bFGF组接近,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及凡士林组(P<0.05).结论 阿魏酸能通过提高VEGF及HIF-1α等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而促进创面血管生成,进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余震余州雷鸣石定李学拥李靖彭湃
- 关键词:阿魏酸兔耳慢性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