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璞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造血干细胞移...
  • 6篇干细胞
  • 6篇干细胞移植
  • 5篇贫血
  • 4篇再生障碍性贫...
  • 4篇障碍性贫血
  • 3篇细胞移植治疗
  • 3篇基因
  • 3篇干细胞移植治...
  • 2篇地西他滨
  • 2篇血清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预后

机构

  • 10篇徐州市中心医...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睢宁县人民医...

作者

  • 12篇张璞
  • 8篇李晓林
  • 6篇付杰
  • 6篇向立丽
  • 5篇张慈现
  • 5篇冯凯
  • 4篇薛燕
  • 4篇段雅雅
  • 2篇王洋
  • 2篇王鲁群
  • 1篇王洋
  • 1篇王倩
  • 1篇杨宇娟
  • 1篇薛燕
  • 1篇李颢
  • 1篇周虎
  • 1篇石浩
  • 1篇梁琛

传媒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2017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而明显增高,老年患者的总体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远低于非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较多预后不良因素。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AHSCT)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支持疗法的进步,国内外不断探索提高AHSCT年龄上限,以使更多老年患者受益。部分高龄白血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对安全、有效,可望长期存活。本文介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白血病1例。
张璞李晓林张慈现向立丽冯凯付杰
关键词: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
国产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国产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p-ALG)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处理方案为p-ALG+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异基因HSCT方式采用外周干细胞+骨髓血(采集骨髓血总量小于400ml,不更换穿刺点)。记录p-ALG相关并发症、移植后造血干细胞重建时间、疗效等。结果发生p-ALG过敏反应1例,无血清病反应。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时间为第11~17天,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为第11~15天,短串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均为完全供者嵌合体。3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给予甲泼尼龙、他克莫司等治疗,均顺利控制。脱离输红细胞悬液时间为第9~87天。随访1~37个月,患者生活状况良好。结论p-ALG应用于SAA异基因HSCT中疗效肯定,费用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张璞冯凯付杰薛燕张慈现向立丽马家乐李晓林
关键词:贫血抗淋巴细胞血清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用细胞冻存技术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实用细胞冻存技术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1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收集袋总容量100~150 m L,其中二甲基砜(DMSO)占总容量的10%、异体同型病毒灭活血浆占20%、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占70%。超净台无菌操作分装后放置于-20℃的冰箱冻存12 h,再置于-80℃冰箱冻存。与常用冻存技术做对照,移植前复苏干细胞,检测细胞活性、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移植后观察患者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结果:复苏干细胞后检测细胞活性(89.10±3.98)%,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91.84%±2.32)%和(90.59%±1.7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12 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18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O与病毒灭活血浆是一种经济、易操作的干细胞冷冻保护剂。
张璞李晓林薛燕张慈现向立丽段雅雅冯凯付杰
关键词:细胞冻存自体造血干细胞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按有无应用α-硫辛酸治疗分配在 A 组(70例,糖尿病一般治疗)和 B 组(70例,糖尿病一般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使用α-硫辛酸)中,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对2组患者在住院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0天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前,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3.93±3.45,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4.90±3.66,2组认知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2.91±3.74,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26.77±2.27,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郭梦圆梁琛张璞李伟
关键词:Α-硫辛酸2型糖尿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认知功能障碍
自拟健脾养肾补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血清miR-155-5p、miR-1260b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自拟健脾养肾补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血清miR-155-5p、miR-1260b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无移植指征的A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免疫抑制(IST)治疗]和观察组[n=52,自拟健脾养肾补血汤辅助IS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象、免疫功能、血清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4.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铁蛋白(SF)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K细胞、CD4+百分比及CD4+/CD8+值均升高,CD8+百分比均下降,且观察组NK细胞、CD4+百分比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清miR-155-5p及miR-1260b mRNA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肾补血汤辅助IST治疗AA可明显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下调血清miR-155-5p和miR-1260b水平,且药物毒性较小,具有一定安全性。
向立丽马家乐蒙延娜王倩段雅雅付春梅张璞付杰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功能
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预后影响及在治疗方案选择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c-Myc、Bcl-2、Bcl-6、CD20、CD10及Mum-1,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系。结果56例PCNSL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25个月,2年生存率为50.0%。COX多因素分析发现,Bcl-2蛋白阳性、c-Myc/Bcl-2蛋白双表达及未予HD-MTX治疗是影响PCNS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在予HD-MTX治疗的患者中,c-Myc/Bcl-2蛋白双表达和非双表达患者总体反应率(ORR)分别为42.1%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联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患者中,非生发中心型(non-GCB)患者的ORR明显高于生发中心型(GCB型)(77.8%vs 16.7%,P=0.041)。结论Bcl-2蛋白阳性表达、c-Myc/Bcl-2蛋白双表达是影响PCNS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D-M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明显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联合BTK抑制剂用于non-GCB型患者可获得较好的ORR。
李春雨戴文露马荣冰高艳林王风霞张璞李德鹏黄一虹
关键词: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MYCBCL-2BCL-6预后
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的最佳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DA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DAC治疗MDS-RAEB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63例患者中RAEB-1 23例,RAEB-2 40例。治疗2~13个疗程(中位4),DAC治疗MDS-RAEB总有效率为58. 7%(37/63),完全缓解率20. 6%(13/63),37例治疗有效患者中,20例(54. 1%)患者2个疗程后开始起效,达最佳疗效的疗程3~4个疗程(中位3. 5)。随访2~68个月(中位14),63例患者1年总生存(OS)率为84. 2%,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3%。单因素分析中,延长OS的因素为用药后最佳疗效在疾病稳定(SD)以上(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骨髓完全缓解、血液学改善)(P=0. 009)和初诊时无血小板减少(P=0. 019),延长PFS的因素为最佳疗效在SD以上(P=0. 003)。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OS及PFS的因素均为最佳疗效在SD以上(P=0. 015;P=0. 008)。地西他滨治疗MDS-RAEB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肺部感染为主。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RAEB安全有效;对地西他滨治疗反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
马家乐王炎向立丽王鲁群付杰张璞李晓林
关键词:地西他滨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
张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重、病死率高,需快速恢复造血功能,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一线治疗方案,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首选,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替代治疗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6例。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方案。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此基础上增加吗替麦考酚酯。结果与结论:①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2例患者预处理期间死于严重感染,其余22例均达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2.5(10-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4.5(10-26)d;②22例植入成功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例(36%),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计发生4例(18%),Ⅲ/Ⅳ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③18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4%;④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同胞全合供者作为首选,无同胞全相合供者时可选择单倍体相合供者作为替代。
付春梅张璞王洋李晓林薛燕付杰张慈现杨宇娟段雅雅冯凯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预后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以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分期、IPSS-R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等因素对有效率的影响。结果地西他滨治疗MDS总有效率为52.9%, IPSS-R危险度分层显著影响疗效,地西他滨治疗MDS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更获益。地西他滨的不良反应以Ⅳ度骨髓抑制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疗效确切,安全性好;IPSS-R危险度分层是影响地西他滨达最佳疗效的重要因素,相对高危组患者更获益。
马家乐李晓林张璞向立丽李颢王鲁群
关键词:统计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