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14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证券交易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审计
  • 3篇金融
  • 3篇会计
  • 2篇银行
  • 2篇政府
  • 2篇政府金融
  • 2篇政府金融审计
  • 2篇上市公司
  • 2篇审计质量
  • 2篇金融创新
  • 2篇金融审计
  • 2篇会计师
  • 2篇股权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成本
  • 1篇信息披露
  • 1篇信息披露质量
  • 1篇信息质量
  • 1篇业绩
  • 1篇伊利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3篇深圳证券交易...

作者

  • 10篇章涛
  • 6篇王永海
  • 1篇李泱
  • 1篇余明桂
  • 1篇潘红波

传媒

  • 2篇财会月刊
  • 1篇会计之友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会计研究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中国风险投资
  • 1篇财会通讯(下...
  • 1篇会计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质量与银行创新风险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以2007~2012年间我国上市银行和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与商业银行创新风险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有利于抑制银行金融创新风险。本文认为审计任期过长会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签字会计师变更是一种不彻底的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章涛王永海
关键词:事务所变更审计质量
金融创新趋势下金融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被引量:36
2014年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日益活跃,如何运用金融审计手段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借鉴美国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以政府金融审计为主体、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补充、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金融审计监督体系,并对"三位一体"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论述。该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监管部门更有效地约束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王永海章涛
关键词:金融创新政府金融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法及监管措施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对比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发生的变化,并为监管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王永海章涛
关键词:盈余管理
股权激励:经理人的“盛宴”——再评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被引量:3
2014年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章涛
关键词:股票期权伊利股份代理成本
目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产权性质与并购绩效
目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收购公司绩效吗?流动性假设认为,目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收购方所需支付的价格越高,并购绩效越差;管理者代理假设认为,目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收购公司股东对并购协同效应和支付价格的估计越准...
潘红波章涛余明桂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并购绩效产权性质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社会责任与地方政府纾困被引量:4
2020年
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17~2018年实施股权质押的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地方政府纾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股权质押的情景下,民营企业获得政府纾困的概率及金额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关,即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可能性越大,纾困的力度也越大。并且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政府对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该结论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政府“支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有效途径的证据。
章涛
关键词:融资约束股权质押社会责任
整体上市与股东财富、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许多"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现象。整体上市不仅可以延长上市公司的产业链,减少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降低交易费用,产生规模效应,还可以减少集团公司内部的同业竞争,带来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财富。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已实施整体上市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整体上市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股东财富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市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的财富。
王永海章涛
关键词:股东财富经营业绩
深市上市公司2016年内控信息披露亮点、问题与建议
2017年
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情况总体较好,并出现创业板持续有半数以上公司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等三方面亮点。但是,2016年内控信息披露仍有不足,如内控自评报告中整改信息披露质量仍差异较大,仍有部分公司未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给出明确结论等。分析中还发现,存在新宁物流等公司披露全资子公司内控不力情形,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内控披露指引及培训等措施建议。
李泱章涛
关键词:信息披露质量内控深市自愿披露自评报告
金融创新、审计质量与银行风险承受——来自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被引量:76
2014年
金融创新会提高银行风险,而高质量审计能有效抑制银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与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审计质量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银行风险呈正比,即银行金融创新程度越高,其承受的风险越大;相比于"非四大"审计,国际"四大"审计对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就国内事务所而言,排名靠前的"十大"其抑制效应弱于"非十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控制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重要性,从而为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证据。
王永海章涛
关键词:金融创新审计质量
美国联邦政府金融审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会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明确了美国联邦政府审计机构(GAO)在金融监管中的权利和地位,其中以《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最为重要,该法案被认为是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本文通过分析解读《多德-弗兰克法案》,剖析其对美国金融审计的影响,并探讨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审计制度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王永海章涛
关键词:政府金融审计金融监管系统性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