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IL-17,IL-35表达水平及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
- 刘春苗任秀敏徐鸥董金辉王建星张铭尹雪
- 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52例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聚焦超声组72例,药物治疗组80例。聚焦超声组行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扫描部位为双侧下鼻甲、中鼻甲前部、鼻丘及鼻中隔前上部;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鼻喷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评定疗效。聚焦超声组中23例患者治疗前后自愿接受糖精试验,测定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功能,并与正常组(非变应性鼻炎者)进行比较。结果药物治疗组治疗1周时疗效优于聚焦超声组(P<0.01),治疗1个月时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时聚焦超声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或<0.01)。术后随访1年,聚焦超声组复发16例(22.2%),药物治疗组复发34例(42.5%),聚焦超声组复发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聚焦超声组治疗后1周开始症状体征评分逐渐降低,治疗后1年开始升高,药物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也从治疗1周开始逐渐降低,治疗后6个月开始升高,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聚焦超声组鼻纤毛传输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1个月和1年聚焦超声组鼻纤毛传输时间短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年鼻纤毛传输时间长于治疗1个月(P<0.01)。结论聚焦超声较药物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张铭任秀敏单春光徐鸥董金辉王建星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IL-17和IL-35的表达水平及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研究尘螨阳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前后外周血中IL-17、IL-35的表达水平及对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尘螨阳性并接受SLIT的AR患者为AR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及AR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的IL-35和IL-1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及AR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及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AR组治疗前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030,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R组治疗前IL-3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t=-4.083,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AR组治疗前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t=-10.584,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AR组治疗前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t=6.258,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IT能够对AR患者外周血中IL-17、IL-35的表达水平及Treg/Th17细胞的平衡产生影响。
- 刘春苗任秀敏尹雪徐鸥董金辉王建星张铭
- 关键词:IL-17IL-35辅助性T细胞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 变应性鼻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选择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意义重大[1]。药物治疗虽能很快解决症状,但复发率高,且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免疫治疗则需要患者按时用药,治疗时间长且费用昂贵。对于那些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者、不愿长期应用药物治疗或免疫治疗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可考虑外科治疗[2]。
- 张铭刘春苗任秀敏单春光
- 关键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