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巍巍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放疗
  • 6篇摆位
  • 6篇摆位误差
  • 5篇肿瘤
  • 3篇胸部
  • 3篇胸部肿瘤
  • 3篇锥形束CT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塑膜
  • 2篇体位固定
  • 2篇肺癌
  • 2篇磁共振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信噪比
  • 1篇胸膜
  • 1篇真空垫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0篇刘巍巍
  • 5篇杨敬贤
  • 3篇吴昊
  • 2篇岳海振
  • 2篇龙戈
  • 1篇李永恒
  • 1篇吴昊
  • 1篇张艺宝
  • 1篇朱向高
  • 1篇蔡勇
  • 1篇赵丹
  • 1篇于会明
  • 1篇李莎
  • 1篇王美娇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技术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BCT)技术比较头颈胸膜和胸膜两种热塑体膜固定方式在胸部肿瘤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分别对30例头颈胸膜固定的165次、胸膜固定的163次CBC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左右(La...
刘巍巍龙戈
关键词:锥体束CT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胸部肿瘤
锥形束CT技术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时摆位误差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比较头颈胸膜和胸膜两种热塑体膜固定方式在胸部肿瘤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分别对30例头颈胸膜固定的165次、胸膜固定的163次CBC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左右、前后和头足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左右、前后和头足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在3 mm以内,符合临床治疗要求。两种固定方式在左右和头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颈胸膜固定方式在头足方向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胸膜固定方式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各有优劣,在不同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刘巍巍龙戈
关键词:胸部肿瘤锥形束CT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OSMS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应用中体位固定方式优选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在乳腺癌术后放疗应用中,通过对比真空垫和颈胸膜两种固定方式条件下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摆位误差和OSMS相对于CBCT方式的摆位一致性,确定优选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利用OSMS系统摆位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据,其中真空垫固定组(A组)24例,颈胸膜固定组(B组)28例,将CBCT与定位CT配准误差记为摆位误差;取OSMS得到的六维配准误差与CBCT配准结果的差值,绝对化后用于量化摆位一致性。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和摆位一致性的差异及其累积分布情况。结果摆位误差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z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一致性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y、z、Pitch、Roll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累积分布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z方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摆位一致性累积分布除z方向外,A组均优于B组,x、y、Rtn、Pitch、Roll方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维方向摆位一致性累积分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OSMS摆位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均可满足临床要求;相对于OSMS摆位颈胸膜固定,真空垫固定方式的摆位一致性整体优于前者,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摆位误差,并可在治疗中实时监测,可使患者受益,应予以优先使用。
李俊禹杜乙周舜吴昊杨敬贤于松茂李廷廷刘巍巍岳海振
关键词:乳腺肿瘤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
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分析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和单纯盆部热塑膜这两种固定方法在宫颈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分别对13例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的62次CBCT、14例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的71次CBC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左右(Lat)、前后(Vrt)、头足(Lng)和床转角(Rtn)这4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Lat、Vrt和Lng这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在5 mm以内,而Rtn也在3°以内,符合临床治疗要求。两种固定方式在Lat和Rtn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Vrt和Lng方向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18、0.002)。盆膜联合发泡胶固定≤3 mm的分布情况:Lat 61次(98.39%)、Vrt 59次(95.16%)、Lng 58次(93.55%);单纯盆膜固定≤3 mm的分布情况:Lat 63次(88.73%)、Vrt 58次(81.69%)、Lng 54次(76.06%)。结论: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技术在Vrt和Lng方向的稳定性优于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技术。
刘巍巍王美娇杨敬贤于松茂杜乙
关键词:宫颈癌锥形束CT发泡胶摆位误差
磁共振成像定位在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大体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位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肠镜下病理活检和全身分期检查明确诊断为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1~80岁,中位年龄58岁。先后在相同的体位和固定装置下行CT和MRI定位扫描。由两名直肠癌放疗专业的医生分别在两种定位图像上进行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通过放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CT和MRI定位图像上勾画的直肠原发肿瘤GTV(GTVCT、GTVMRI)的长度、体积及GTV下界距肛缘的距离,并比较这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肛门指诊提示肿瘤下界距肛缘均≤ 5 cm。GTVCT的平均长度为(5.21±1.65)cm,长于GTVMRI的平均长度(4.46±1.51)cm(t=5.059,P〈0.05)。GTVCT的平均体积为(55.71±31.57)cm^3,大于GTVMRI的平均体积(44.02 ±25.11)cm^3(t=6.977,P〈0.05)。通过肛门指诊判断的肿瘤下界距肛缘的距离为(3.72±0.93)cm,长于GTVCT下界距肛缘的距离(t=-5.503,P〈0.05),但与GTVMRI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应用CT-MRI融合定位制定调强放疗计划,40例患者中无3、4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术后pCR率为32.5%。结论 MRI定位勾画出的GTV范围更小,对于肿瘤的下界的确定也更为准确。MRI定位的应用可能会通过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性,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张扬子耿建昊朱向高胡俏俏刘巍巍吴昊蔡勇王维虎李永恒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靶区勾画
真空垫制作方式对肺癌立体定向放疗摆位精度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真空垫制作方式对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摆位精度的影响,旨在寻找合理的真空垫制作方法。方法:选取20例SBRT病例,均采用真空垫仰卧位固定,真空垫制作分别采用一高一低(A组)和双侧等高(B组)2种方式,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与定位CT图像刚性配准,获取2组患者在X、Y、Z、Rtn、Pitch、Roll 6个方向的配准误差。对2组数据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余行非参数检验;对2组数据中超限误差(超过3 mm或1.5°)次数和比例做卡方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A、B 2组在X、Y、Z、Rtn、Pitch、Roll 6个方向的配准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19±0.13)与(0.26±0.16)cm、(0.12±0.11)与(0.12±0.10)cm、(0.22±0.14)与(0.34±0.20)cm、(0.64±0.48)与(0.91±0.64)°、(0.81±0.54)与(0.87±0.58)°、(0.67±0.51)与(0.99±0.64)°,在X、Z、Rtn、Roll方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方向超限误差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垫一高一低制作方式可降低X、Z、Rtn、Roll方向摆位误差、提高重复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于松茂孟繁里康加阜李俊禹刘巍巍卢子红杨敬贤
关键词:SBRT摆位误差真空垫
碳纤维一体板联合热塑膜在晚期肺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碳纤维一体板联合热塑膜在晚期肺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接受放疗的晚期肺癌患者78例,根据体位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碳纤维一体板联合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观察组给予碳纤维一体板联合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器官受照射剂量、不同治疗时点摆位误差、放疗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脏、胃的受照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计划靶区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次、第5次、第25次时,观察组患者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因放疗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均未观察到≥3级的放疗反应;两组患者皮肤反应、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纤维一体板联合热塑膜膜在肺癌放疗体位固定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毛继杨敬贤李俊禹于会明于松茂刘巍巍
关键词:肺癌晚期体位固定
T1WI_Star_VIBE_FS序列在头颈部放疗MR定位中扫描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T1WI_Star_VIBE_FS序列在头颈部肿瘤患者MR定位中不同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优选扫描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头颈部MR定位患者,分别采用组织补偿法(A组23例)、分段扫描拼接法(B组18例)和二者结合法(C组37例)进行增强扫描,对比上述3种扫描方式获取的图像质量、颈前部软组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C组扫描方式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评分;3种扫描方式获取图像的SNR的平均值分别为214.70±148.78、91.95±59.26、307.61±127.80;CNR的平均值分别为208.74±148.27、85.79±59.50、301.58±127.48;C组在图像质量评分、SNR和CNR方面均明显优于A、B组(P<0.01)。结论推荐使用组织补偿和分段拼接扫描相结合方式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MR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
刘巍巍黎田胡俏俏赵丹张扬子岳海振
关键词:磁共振定位头颈部肿瘤信噪比
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摆位误差与治疗床位置误差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摆位误差与治疗床位置误差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胸段食管癌患者172例,根据放疗时双手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位固定装置为新型颈胸膜,观察组放疗时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对照组放疗时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记录摆位误差与治疗床位置误差,统计校准情况。结果观察组X、Y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Z方向的摆位误差对比无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X、Y、Z方向的校准频率分别为20. 1%、12. 9%和18. 8%,对照组分别为53. 0%、47. 8%和30. 2%,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X、Y、Z方向的治疗床位置误差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都无超过0. 2 mm。结论相对于双手放体侧,基于双手上举的新型颈胸膜固定方式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能减少X、Y方向的摆位误差,且不会增加治疗床位置误差,也能减少放疗中校准的次数,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李兆昆于松茂刘巍巍盛鹏飞杨敬贤
关键词:放疗摆位误差
基于美国放射学会标准的MRI放射治疗模拟定位系统长期稳定性检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模体检测MRI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并将该方法纳入质量控制流程,以保证临床扫描数据的可靠性。方法:收集2019-2020年(每月1次,共12次)内在德国西门子3.0T Skyra大孔径MRI定位机上的T_(1)、T_(2)序列扫描ACR Large Phantom模体图像数据。根据ACR模体指南,分析比较ACR Large Phantom模体图像数据与MRI定位系统扫描图像的几何精度(误差±2 mm)、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1 mm)、图像均匀性(≥82%)、信号伪影率(≤0.025)和低对比度分辨率[可观测总轮辐数T_(1)加权成像(T_(1)WI)≥35,T_(2)WI≥31]。结果:矢状位、T_(1)WI和T_(2)WI图像的几何精度差异均<±1.5 mm;T_(1)WI和T_(2)WI图像的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为1.0 mm,图像均匀度百分比(PIU)平均值分别为88.86%和85.00%,平均信号伪影分别为0.0014和0.0035,测量低对比度分辨率的可观测总轮辐数均值分别为39和37。各评价指标均满足临床图像质量需求和ACR模体指南处置限值。结论:基于ACR模体掌握MRI图像质量检测方法,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检测,是保证MRI系统稳定和图像质量的重要质量控制手段,可用于长期检测MRI系统和成像质量,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李莎吴昊吴昊胡俏俏刘巍巍刘巍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质量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