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根土比、土壤养分变化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了解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生态过程的差异性,本研究对海北站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杂类草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根土比、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高寒草甸根土比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土比最高(P<0.05);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而增加,其中藏嵩草草甸显著低于其他草甸(P<0.05);土壤养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在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下养分含量最高(P<0.05)。土壤养分与根土比主要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容重则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根土比大小、土壤养分含量反映了高寒草甸群落类型及稳定性,从而可作为判断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 字洪标阿的鲁骥马力胡雷陈焱杨有芳王长庭
-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养分
-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积雪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 2018年
- 积雪是高寒地区不可忽视的生态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温度、水分,而且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对积雪变化的响应,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建立4个不同积雪梯度,以自然积雪量为对照(CK),2倍于自然积雪量(S1)、3倍于自然积雪量(S2)、4倍于自然积雪量(S3)。运用Biolog-Eco板法研究不同积雪梯度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测定积雪变化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期内,0~10 cm土层土壤温度随着积雪量的增加而降低,而10~20 cm土层随积雪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增加积雪量处理后0~10 cm土层全磷(TP)、有机碳(SOC)显著增加(P<0. 05);而10~20 cm土层仅S3下全氮(TN)、TP、SOC增加。每孔平均变化率值(Average w 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在0~10 cm土层表现为CK> S2> S1> S3,而10~20 cm表现为S2> S1> CK> S3。在0~10 cm土层,S3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M c Intosh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P <0. 05); 10~20 cm土层,S1和S2处理下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P <0. 05)。主成分分析显示:氨基酸类和酚酸类是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TP、SOC、碳氮比(C/N)显著负相关(P <0. 05),氨基酸类碳源与TP、C/N显著负相关(P <0. 05)。因此,冬季积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进而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罗雪萍阿的鲁骥字洪标杨有芳陈焱代迪王长庭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高寒草甸
-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广布弓背蚁蚁丘扰动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解蚂蚁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评估和认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利用Biolog-ECO生态板法对蚁丘干扰后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蚁丘扰动后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蚁丘10~20cm土层(P<0.05),而蚁丘扰动与土层深度的交互作用对理化性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蚁丘干扰后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McIntosh指数和底物碳源利用数)有所增加;3)主成分分析表明蚁丘干扰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了影响,改变了微生物代谢功能特征,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和羧酸类;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和功能。因此,由于蚂蚁的挖掘活动、有机质的累积等改变了蚁丘土壤微环境,进而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类型和代谢功能。
- 杨有芳字洪标刘敏阿的鲁骥陈焱王长庭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高寒草甸
- 高寒草甸地下根系生长动态对积雪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7
- 2017年
- 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进行了积雪量野外控制试验。以自然降雪的积雪量为对照(CK),设置了S1、S2和S3(积雪量分别为自然对照的2倍、3倍和4倍)3个处理,运用微根窗法追踪研究了积雪量改变后高寒草甸植被根系生长动态,并测定了积雪变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根系生长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根系表面积、根尖数量及现存量逐渐增加并在8—9月达到最大值;当冬季积雪量达到143.4mm(S1),对根系生长最为有利(根系表面积、根尖数量、现存量及生产量最大),根系生长旺盛期(净生产速率较高)有所提前和延长,但随着积雪量进一步增加,积雪对根系生长的正效应逐渐降低,根系生长旺盛期逐渐推迟甚至消失;研究还发现,随着积雪量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温度逐渐降低,相似的变化规律也出现在10—20 cm土层,但在时间上有所延迟;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土层中,根系生长与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因此,积雪变化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影响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最终可能会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分配与碳循环过程。
- 阿的鲁骥字洪标刘敏陈焱杨有芳王长庭
- 关键词:高寒草甸积雪变化
-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氮肥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8年
- 采用Biolog-ECO生态板法研究了4个施N水平[0g/m^2(CK),10g/m^2(N_(10)),20g/m^2(N_(20)),30g/m^2(N_(30))]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高水平氮肥添加显著增加了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和根土比,但降低了土壤含水量。施N肥0—10cm土层平均颜色变化率降低,而10—20cm土层则被提高,且N_(20)最大。施N肥后降低了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cIntosh指数,但10—20cm土层则被提高。PCA分析表明,施N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类型,糖类、氨基酸、酸类是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RDA分析表明,在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而10—20cm土层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的影响。综上,施N肥增加了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碳源利用能力和数量。
- 代迪字洪标杨有芳阿的鲁骥陈焱罗雪萍王长庭
-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N肥
- 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特征及优势种植物生态位差异被引量:21
- 2016年
- 为了解高寒草甸不同种群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结合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青藏高原杂类草草甸、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和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的群落数量特征及主要优势种植物的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高寒草甸物种组成、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杂类草草甸>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矮嵩草草甸>杂类草草甸>小嵩草草甸;不同群落类型优势种群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性.生态位宽度以及主要优势种植物生态位重叠值在不同植被类型差异明显,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杂类草和矮嵩草草甸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小嵩草和藏嵩草分别在小嵩草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中最大,且生态位越大与其他植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但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类型所占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也不同,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说明高寒草甸优势种群在资源利用能力或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环境资源的异质性是导致群落组成不同的关键因子.
- 字洪标阿的鲁骥刘敏胡雷陈焱杨有芳王长庭
- 关键词:高寒草甸生态位宽度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