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凤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3篇再分析资料
  • 3篇感热
  • 3篇NCEP再分...
  • 2篇地面感热
  • 2篇夏季
  • 2篇夏季降水
  • 2篇降水
  • 2篇感热异常
  • 1篇汛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 1篇云顶温度
  • 1篇中尺度
  • 1篇散度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量
  • 1篇水汽通量散度

机构

  • 4篇西藏高原大气...
  • 4篇西藏自治区气...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奚凤
  • 4篇白玛央宗
  • 2篇扎西央宗
  • 2篇余燕群
  • 2篇卓玛
  • 1篇张文滨
  • 1篇张超
  • 1篇田荣湘
  • 1篇戴睿

传媒

  • 3篇西藏科技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高原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NCEP再分析资料格点数据对青藏高原重要气象要素特征的分析
2017年
NCEP再分分析资料数据丰富,资料年限包括1948年至今,成为目前气象研究、业务应用的重要来源。文章利用GRADS2.1软件编写和读取NCEP资料的gs程序,采用月平均分析和差值分析等方法,探究了1981~2010年30年月平均NCEP资料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气温、气压、感热、潜热、辐射通量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周边地区相比较,高原温度最低;高空(200hPa)高原夏季高压,冬季却并非低压,低空(700hpa),高原夏季为低压控制,10~12月出现高压中心;高原的大气逆辐射全年都为一广大的低值区,高原2~10月起热源作用和11~1月起冷源作用。
奚凤白玛央宗
关键词:NCEP感热潜热辐射通量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S3本文利用1961-2012年夏季西北地区东部(32-40oN,100-110oE)156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以及1982-2012年青藏高原70个站点的地面感热观测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
白玛央宗奚凤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夏季降水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季节变化的机理探究
青藏高原素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高原的热力作用与水汽相态转换降水过程以及感热、潜热的释放密切相关,扮演着'感热加热气泵'的角色,因此青藏高原相关科学问题一直是我国气象学者研究的关键问题,也一直是世界气象界关注...
奚凤白玛央宗田荣湘
关键词:NCEP再分析资料热源热低压海拔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技术对山南地区火灾监测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火灾是森林最严重的危害之一。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森林是全球少数处于原始状态下的自然资源之一,天然林面积比例高达99.23%.每年冬春季节的森林火灾遥感监测工作为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文章对山南市的火灾监测为案例,分析评估火灾监测服务,探讨遥感监测林火方法。
白玛央宗奚凤戴睿扎西央宗
关键词:遥感监测火灾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利用1961-2012年夏季西北地区东部(32-40°N,100-110°E)156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以及1982-2012年青藏高原70个站点的地面感热观测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青藏高原冬末春初(2-4月)地面感热的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对于青藏高原冬末春初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通过环流场分析高原感热异常对西北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成因。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冬末春初地面感热偏强时,西北东部地区北部降水偏少,东南部和西南部降水偏多;反之,西北东部北部降水偏多,东南部和西南部降水偏少。
白玛央宗奚凤扎西央宗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夏季降水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在青藏高原气温季节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1981~2010年共30a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地表24℃等温线2~3月和11月的南北跳动可能是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00hPa温度的季节变化早于地面和500hPa,其原因可能与平流层爆发性增温造成的能量下传有关;青藏高原的低温与低的大气逆辐射密切相关.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规律提供参考.
田荣湘康玉香张文滨奚凤张超
关键词:青藏高原NCEP资料
NCEP再分析资料格点数据对青藏高原重要气象要素特征的分析
2017年
NCEP再分析资料数据丰富,资料年限包括1948年至今,成为目前气象研究,业务应用的重要来源。文章利用GRADS2.1软件编写和读取NCEP资料的gs程序,采用月平均分析和差值分析等方法,探究了1981~2010年30年月平均NCEP资料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气温、气压、感热、潜热、辐射通量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周边地区相比较,高原温度最低;高空(200hPa)高原夏季高压,冬季却并非低压,低空(700hpa),高原夏季为低压控制,10~12月出现高压中心;高原的大气逆辐射全年都为一广大的低值区,高原2~10月起热源作用和11~1月起冷源作用。
奚凤白玛央宗
关键词:NCEP再分析资料青藏高原气象要素
2018年拉萨汛期两次强降水成因综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CEP FNL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对2018年7月和9月发生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两次暴雨的环流场背景场、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为高原切变线影响,南部印度半岛至孟加拉湾一带低值系统活跃,西南风为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两次暴雨过程中水汽通量散度最大值区域主要集中于550至700hPa;TBB梯度大的地方易产生强降水,存在对应的关系, TBB梯度最大的区域基本与降水出现的区域相对应,TBB绝对值最大处并不是TBB梯度最大处,当TBB绝对值最大,对流发展最旺盛时,上升运动强盛,地面降水不一定强,而当TBB值由最低值快速上升或者下降时,其对应站点的降水很强;都有明显的上升运动;低层都出现了中心值;上升运动高度较低非常利于暴雨发生。
奚凤余燕群卓玛高勇旦增冉珍
关键词:切变线副高水汽通量散度云顶温度
西藏拉萨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及预报失误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4卫星云图资料、拉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7月9日20∶00发生在拉萨及其周边的异地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条件、中尺度系统和雷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数值预报检验以及预报失误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夏季预报中,需要多考虑较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激发的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2)此次拉萨强降水为高空槽东移过程中携带的冷空气与低纬度低压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拉萨上空交绥的过程中激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强度和移动路径以及地面辐合线是预报此次强降水、局部大雨落区的关键因素;(3)数值预报产品虽已成为天气预报日常业务中的重要参考资料,但西藏强降水多是由中小尺度系统以及地形因素引起的,因此预报能力有较大误差;(4)多普勒雷达组合反射率以及卫星云图的发展变化对西藏短时强降水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参考;(5)对于强降水的预报,数值预报很难报出落区和量级;(6)低空强烈的水汽辐合是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暴雨发生前的不稳定能量为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热力条件。拉萨位于高原东坡(河谷地带),有地形的阻挡和加热作用,是大气不稳定能量聚集地。
奚凤代华光余燕群卓玛丹增诺布旦增冉珍
关键词:青藏高原强对流位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