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元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蓝斑
  • 9篇蓝斑复合核
  • 7篇家兔
  • 4篇注射
  • 4篇TRH
  • 3篇RVLM
  • 2篇学分
  • 2篇学分制
  • 2篇学分制教学
  • 2篇血压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学
  • 2篇生理学教学
  • 2篇生理学教学质...
  • 2篇室旁核
  • 2篇理学
  • 2篇教学质量
  • 2篇教学
  • 2篇P物质
  • 1篇单位放电

机构

  • 11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职工医学...

作者

  • 13篇李宗元
  • 5篇夏保芦
  • 2篇胡新武
  • 2篇刘长金
  • 2篇黄承钧
  • 2篇余承高
  • 2篇任虹
  • 1篇张毅
  • 1篇曾永进
  • 1篇肖鸿美
  • 1篇朱长庚
  • 1篇杨敏

传媒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武汉职工医学...
  • 2篇武汉市职工医...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兔蓝斑复合核注射TRH对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
1996年
实验用乌拉坦麻醉、人工呼吸的家免37只,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Lc—Sc),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此效应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内分别注射育亨宾和心得安衰减,而RVLM内注射哌唑嗪对TRH作用蓝斑复合核区使呼吸增频的效应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TRH在Lc—Sc参与呼吸调节,此效应主要通过RVLM神经元的α2和β受体介导。
夏保芦李宗元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TRHRVLM
搞好学分制教学改革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1995年
作者从学分制的教学要求出发,分析了生理学教学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探讨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余承高刘长金李宗元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教学要求生理学教学
延髓腹外侧区对L-谷氨酸钠在蓝斑复合核所致呼吸效应的影响
1996年
71只家兔,乌拉坦静脉麻醉,在自主呼吸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蓝斑复合核(Lc-Sc)区微量注射谷氨酸钠(Glu),可致呼吸频率加快、每min通气量明显增加,其增加值分别为(23.0±4.0)%和(25.0±3.0)%,与给药前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②延髓头端腹外区(RVLM)分别预注射哌唑嗪和阿托品,可阻断Glu在Lc-Sc区的呼吸兴奋效应,而在RVLM预注射育亨宾或心得安,对刺激Lc-Sc所致呼吸兴奋效应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Lc-Sc神经元参与呼吸的调节,此效应主要通过RVLM的α受体和M受体介导。
曾永进胡新武任虹李宗元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RVLM谷氨酸钠
电或化学刺激家兔蓝斑复合核对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蓝斑复合核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42只鸟拉坦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用5V恒压电流刺激一侧蓝斑复合核(Lc—Sc),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值为17.89±4.20次/min((?)±s(?)).与刺激前及刺激Lc-Sc邻区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刺激时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血压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双侧蓝斑复合核注射胞体兴奋剂L一谷氨酸钠(100μg/0.5μ/L),使呼吸频率和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吸气时程、呼气时程均缩短.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Lc一Sc具有呼吸兴奋作用,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夏保芦杨友华杨敏李宗元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电刺激家兔
实行学分制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1995年
实行学分制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同济医科大学余承高,刘长金,李宗元学分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奖优汰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目的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了使高等医学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化医...
余承高刘长金李宗元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办学活力教学管理制度生理学教学
蓝斑复合核区注射L-谷氨酸钠对呼吸的影响被引量:4
1992年
实验在55只乌拉坦麻醉、制动、人工呼吸及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家兔上进行。结果如下:双侧蓝斑复合核(Lc-Sc)区注射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L-Glu)100μg/μl,使呼吸频率(RF)、膈神经放电频率(PhrD)明显增加(P<0.01及0.05),吸气时程、呼气时程均缩短,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于双侧孤束核(NTS)区分别预注射哌唑嗪(0.5μg/μl)、育亨宾(4μg/μl)、心得安(2μg/μl)可阻断L-Glu的上述效应。实验结果提示,Lc-Sc区对呼吸具有兴奋作用,其增加RF的效应是通过NTS区的α和β受体实现的,而使PhrD增加的机制则有所不同。
李宗元夏保芦黄承钧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
家兔蓝斑复合核注射P物质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及机制
2000年
目的 :探讨 P物质在蓝斑复合核对呼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在 45只麻醉、制动、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 :将 P物质 (SP)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区 (L c— Sc) ,使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 ,吸气时程延长 ,呼气时程缩短 ,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SP在 L c— Sc区使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的效应可被延髓孤束核 (NTS)分别预注射 α或 β受体阻断剂拮抗。结论 :L c— Sc是 SP在中枢呼吸兴奋效应的有效作用部位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NTS的 α和
夏保芦杨敏杨友华李宗元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P物质膈神经放电家兔
TRH在家兔蓝斑复合核的升压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1998年
实验在35只鸟拉坦静脉麻醉.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制动.人工呼吸家兔上进行.采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方法,观察到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注入蓝斑复合核(Lc—Sc)可引起明显的升压效应,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内分别预注射α_1、α_2和β受体阻断剂,均能拮抗TRH在家兔蓝斑复合核的升压效应.结果提示:TRH在家兔蓝斑复合核具有升压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RVLM区的α和β受体介导.
夏保芦杨敏李宗元
关键词:蓝斑复合核TRH血压RVLM
P物质抗血清对刺激蓝斑复合核区所致呼吸效应的影响
1996年
家兔一侧蓝斑复合核(Lc-Sc)区注射L-谷氨酸钠(L-glu)1μl(100μg),呼吸频率立即明显加快[(6.40±2.40)%,],与注药前、生理盐水组及Lc-Sc邻区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注L-glu后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6.50±2.50)%],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脑池预注射P物质抗血清后20min,再向Lc-Sc区注射L-glu1μl,则呼吸频率减慢[(-10.10±5.90)%],膈神经放电频率减少[(-24.70±12.70)%]。与单纯注射L-glu组、脑池注射对照兔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结果提示,Lc-Sc区神经元兴奋可导致呼吸加强加快,此效应可能是通过中枢内源性P物质介导而实现。
张毅任虹李宗元夏保芦
第三脑室注射微量TRH、谷氨酸对家兔室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1992年
用单管玻璃微电极记录28只家兔51单位室旁核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第三脑室给予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引起自发电活动频率降低(抑制串59.9±8.1%);给予L-谷氨酸钠引起不同效应,其中部分单位放电频率增加(兴奋率167.0±27.2%),另部分单位放电频率先增加(兴奋率123.3±34.6%)后降低(抑制率75.0±7.6%),还有些放电频率先降低(抑制率33.8±4.8%)后增加(兴奋率99.2±15.6%).第三脑室注射微量TRH、谷氨酸并可引起家兔股动脉血压升高(分别升高2.80±0.48kPa和2.99±0.55kPa)。表明脑脊液中给予某些外源性递质可改变室旁核神经元电活动和机能活动。
肖鸿美朱长庚李宗元李艾
关键词:室旁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