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悬浮颗粒磷空间分布和降解速率被引量:12
- 2016年
- 对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有机磷组成及降解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富营养化湖泊颗粒磷性质及其对水体磷循环的影响.太湖颗粒P平均占水体TP浓度的75.86%;不同生态类型湖区间颗粒物性质差异明显,河口区和湖心区的颗粒物含量高于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但颗粒物有机质比例分布却相反.利用31P液相核磁共振法(31P-NMR)发现太湖悬浮颗粒P的成分包括膦酸酯,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6类,含量分别为1.06%,50.99%,33.02%,2.48%,10.68%和3.80%.不同生态型湖区之间颗粒P组成差异明显,河口区正磷酸盐含量最高,达到82.57%,藻型湖区和湖心区颗粒有机磷比例最高,分别达到达到64.02%和63.95%;颗粒物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可能以藻源性颗粒物来源为分别与Chla浓度呈显著相关(P<0.05;P<0.01).颗粒态生物可利用性磷(PEHP)与正磷酸盐显著相关(P<0.05),说明颗粒物正磷酸盐是颗粒物生物可利用性磷的重要来源.太湖PEHP降解速率平均为47.3min,PEHP占水体生物可利用磷(EHP)的65.16%,说明颗粒P是水体溶解性反应磷(SRP)补充的重要来源.
- 张毅敏王宇杨飞何东陈桐丁轶睿晁建颖
- 关键词:太湖颗粒物有机磷降解速率
- 一种廊道式植物拦截墙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廊道式植物拦截墙,其中:包括呈起伏波浪形的水体底质,水体底质的每个波浪形结构的高点为坡峰,低点为坡谷,坡峰种植挺水植物,形成数道面对来水的植物墙,相邻植物墙之间形成有廊道,廊道中种植沉水植物。本实用新...
- 晁建颖张毅敏王宇孔明巫丹汪龙眠
- 文献传递
- 光照条件对太湖梅梁湖藻源性颗粒物降解过程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光照条件对藻源性颗粒有机物降解过程中C、N、P等营养元素的形态变化过程,分析了藻源性颗粒有机物对水体营养盐循环和浮游植物生长中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处理组颗粒物APA显著高于无光组,说明光照处理组中颗粒态P降...
- 何东张毅敏晁建颖杨飞王宇
- 关键词:淡水湖泊降解机制光照环境
- 我国城市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分析
- 在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城市面源污染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若不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全国范围内城市面源污染的类型特点以及污染现状,分析了对城...
- 王宇张毅敏杨阳林超陈晶陈桐
- 关键词:城市面源污染现状
- 文献传递
- 太湖藻源性颗粒物降解过程中营养盐转化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5
- 2016年
- 以太湖水体中藻源性颗粒有机物作为切入点,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光,无光)藻源性颗粒有机物降解过程中C,N,P等营养元素的形态变化过程,分析了藻源性颗粒有机物对水体营养盐循环和浮游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蓝藻水华过程中,藻源性颗粒有机物最高可占水体总C,N,P比例的81.51%,94.60%,97.47%,是水体营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光组颗粒物APA显著高于无光组,说明有光组中颗粒态P降解和转化速率显著高于无光组,但有光组水体中SRP浓度低于无光组,Chl-a浓度高于无光组,说明有光组中藻源性颗粒物降解的同时伴随着藻类的生长,颗粒物释放的SRP被浮游植物吸收并转化为生物量;光照对C,N,P的降解过程有明显影响,无光组颗粒物中C,N,P降解速率是有光组的2倍,可降解比例是有光组的(2.5±0.1)倍;实验中还发现前7d各元素的降解速率要高于之后的降解速率.综上,藻源性颗粒物营养盐总量大,生物可利用性高,降解迅速,且降解产物可被浮游植物吸收,是藻类生长和水华发生重要的营养盐来源.
- 何东张毅敏杨飞刘庄王宇刘其根晁建颖
- 关键词:太湖营养盐循环
- 藻源性颗粒有机物对磷饥饿微囊藻磷富集与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以藻源性颗粒有机物为切入点,分别以正磷酸盐(K_2HPO_4)、多聚磷酸盐(Na_5P_3O_(10))、磷酸单酯(G-6-P)、磷酸二酯(卵磷脂)为参考,对比研究了不同形态的磷对磷饥饿微囊藻生长及对磷富集的影响.研究发现密度为(1.9±0.1)×10~6cells/m L磷饥饿处理的微囊藻对不能直接利用的(Na_5P_3O_(10)、卵磷脂的短期富集作用分别为2.034mg/L、1.030mg/L要明显高于K_2HPO_4的0.491mg/L、G-6-P的0.034mg/L和藻源性颗粒物的0.573mg/L,可能与这些磷素不能迅速进入细胞内,因而被大量的积聚在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有关.微囊藻通过释放碱性磷酸酶等酶系可以大量快速的利用藻源性颗粒物,藻源性颗粒物组中微囊藻生长率0.148d^(-1)稍低于K2HPO4组的0.156d^(-1),但均高于其他实验组.实验结束时微囊藻对藻源性颗粒物的利用率57.8%高于K_2HPO_4组的32.5%和卵磷脂组的24.4%.通过液相核磁分析,藻源性颗粒物中磷的组分主要为正磷酸盐、磷酸单酯,并通过计算验证了其对磷饥饿铜绿微囊藻的磷富集与生长的影响.综上,藻源性颗粒物有着极强的生物可利用性,对蓝藻的爆发和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
- 何东晁建颖张毅敏杨飞王宇郭艳敏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改性人工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改性人工沸石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稀土元素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5~1.0%的稀土溶液;(2)将粉煤灰沸石于100~105℃烘干2~4h;(3)向烘干后的粉煤灰沸石加入稀...
- 谌建宇骆其金王宇罗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