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华

作品数:139 被引量:934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循证
  • 17篇循证医学
  • 17篇肠内
  • 16篇肠内营养
  • 14篇肠外
  • 12篇营养
  • 12篇谷氨酰胺
  • 11篇营养治疗
  • 11篇伤患者
  • 11篇颅脑
  • 10篇肿瘤
  • 10篇颅脑损伤
  • 10篇脑损伤
  • 9篇代谢
  • 9篇预后
  • 9篇术后
  • 9篇随机对照研究
  • 9篇重型
  • 8篇医学营养
  • 8篇免疫

机构

  • 42篇北京协和医院
  • 36篇四川省医学科...
  • 28篇四川省人民医...
  • 27篇四川大学华西...
  • 26篇四川省医学科...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四川大学
  • 15篇电子科技大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川北医学院
  • 5篇北京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泸州医学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北卡罗来纳大...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37篇江华
  • 43篇曾俊
  • 30篇杨浩
  • 23篇蔡斌
  • 23篇孙明伟
  • 21篇蒋朱明
  • 20篇彭谨
  • 17篇陈伟
  • 11篇陶晔璇
  • 11篇周志远
  • 10篇陈伟
  • 9篇冯金周
  • 7篇李世军
  • 7篇王凯
  • 6篇顾龙君
  • 6篇胡卫建
  • 6篇薛惠良
  • 6篇潘慈
  • 6篇陈静
  • 5篇李幼平

传媒

  • 14篇中国临床营养...
  • 10篇中华急诊医学...
  • 10篇四川医学
  • 9篇实用医院临床...
  • 5篇肠外与肠内营...
  • 5篇肿瘤代谢与营...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华临床营养...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2篇2016
  • 15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大地震伤害患者的死亡特征模式及预后预测:2000例汶川地震伤员数据集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拟基于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对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316例住院伤员数据集进行挖掘建模,发现影响患者病死的伤情相关因素组合模式,进而提出一种大地震后伤员病死的预后预测模型。
曾俊蔡斌彭谨周志远杨浩孙明伟陈伟Charles DamienLu江华
关键词:创伤临床诊治预后因素
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定量评估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SAMS)创伤中心运行3年以来危重创伤患者的创伤救治质量.方法:从SAMS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创伤患者...
孙明伟李世军江华王志晖冯金周杨浩蔡斌曾俊
关键词:病死率
静脉补充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索静脉补充Omega-3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使用知网、万方、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检索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主要结局为28天病死率,次要结局为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研究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GRADE证据分级方法评价证据强度。使用RevMan 5.4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结果初步筛选获得46篇相关文献,经过系统筛选,最终纳入5个RCT研究,共包含266例患者。对这些研究合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静脉补充Omega-3脂肪酸组患者28天病死率显著降低[RR=0.52,95%CI(0.33,0.83),P=0.006];住ICU天数显著减少[MD=-4.40,95%CI(-8.68,-0.13),P=0.04];但两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29,95%CI(-3.70,1.13),P=0.30]。结论通过静脉输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风险并且减少患者ICU住院时间,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有积极作用,但其对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杨广宇王璐王宇张驰曾俊曾俊孙明伟
关键词:静脉输注脓毒症肠外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平台建立创伤病程发展的辨识模型--以脊髓损伤为例
彭谨江华段宇章为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急诊患者的营养诊断被引量:1
2023年
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在急诊患者中普遍存在,可导致病死风险上升并造成疾病负担加重。但迄今为止,在急诊领域中,对营养风险的关注度明显低于其他专科。2016年多个国际性营养组织提出了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GLIM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进行营养诊断的主要方法学工具。与此同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在中国已经快速普及,并成为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在DRGs背景下,营养不良的诊断和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本文将基于GLIM标准结合DRGs的时代背景,从急诊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诊断、临床经济学效益以及急诊患者营养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以期为广大急诊医务人员更好的理解急诊患者的营养评估提供借鉴。
马伟蔡斌王璐罗坤江华
关键词:急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的建立与解读被引量:23
2011年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标准,使得这一治疗手段难以正确执行与坚持。为此,国内糖尿病和临床营养领域的学者根据近年来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科学研究进展,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系统,结合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营养现状,共同起草了首个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该指南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及并发症防治,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等诸多领域,坚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宗旨,提出规范、持久营养治疗,使之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负担的必要手段。
陈伟江华陶晔璇舒晓亮
关键词: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循证医学
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中血浆L-Asp活性及抗L-Asp抗体水平变化
目的:检测35例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血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活性以及抗L—Asp抗体水平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光度滴定法检测血浆L—Asp活性水平变化;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抗 L...
江华顾龙君薛惠良陈静潘慈陈静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年
目的汇总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专业网站中有关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4年7月。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6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6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8篇证据总结,按组织管理、综合评估、营养计划、并发症管理和效果评价5方面总结出27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为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提供循证的参考依据。
杨小娟毛孝容王静王静江华樊宇李蓉李林章陈晓容
关键词:重度烧伤成人早期肠内营养循证护理
循证医学方法学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被引量:7
2015年
传统循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标准性方法,为解决若干重要临床争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新近发表的研究表明:以Meta分析为代表的循证医学方法,其理论支柱之一的“异质性检验”存在方法学缺陷,而且受到样本数影响、抽样误差导致假异质性的挑战,导致同类患者群采用同样干预却出现自相矛盾的结果,使得临床医师无所适从。我们从经典循证医学的缺陷着手,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数据相结合,提出新型的计算技术模型,将机制性解释和临床宏观表型吻合,使个体化精细医疗成为可能。
江华杨浩彭谨陈伟陈伟曾俊
关键词:循证医学方法人工智能临床医师META分析抽样误差
临床代谢组学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临床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定量定性分析机体受到刺激或者疾病扰动前后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研究机体整体代谢网络扰动的一门技术。最近几年,其在疾病研究、药物毒性分析、临床营养研究,以及在细胞代谢组学等领域飞速发展,但是对临床生物样本的精确定性识别和定量计算仍然需要进一步突破。使用恰当的方式将代谢组学数据数字化,从而建立恰当的测度空间是未来综合系统代谢组学发展方向。
王凯江华陈伟彭谨曾俊
关键词:核磁共振质谱系统生物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