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义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响应面法的水辅助共注塑管件的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4
- 2016年
- 以最小总壁厚及内层壁厚为目标,基于响应面法(RSM)对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由单因素实验确定总壁厚和内层熔体壁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关键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与优化,获得最小总壁厚和内层熔体壁厚的工艺条件为:注水压力7.5 MPa,注水延迟时间2 s,内层熔体温度215℃;在优化条件下,利用Design-expert模型预测总壁厚和内层壁厚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响应面法能够优化水辅助共注塑管件最小壁厚的工艺参数。
- 匡唐清王刚义周凯吴丽旋
- 关键词:响应面法壁厚
- 高寒动车组走行部防冰雪扰流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高寒动车组冬季运行走行部容易产生冰雪附着的问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了多种可加装于动车组走行部附近的扰流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原车和加装不同扰流结构之后的走行部气动流场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装优化后的防雪扰流装置可有效改善转向架区域的流场,扰流板的防冰雪效果与其形状和高度密切相关,改进方案最优参数下遮蔽效果良好,转向架部位进雪量减少,转向架空气阻力系数降至原车的52%。
- 李超辉何德华周新建陈厚嫦王刚义
-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
- 基于风雪两相流的高寒动车组转向架防冰雪扰流技术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高寒动车组冬季运行时转向架处存在冰雪堆积的问题,运用商用软件STAR-CCM+和拉格朗日颗粒模型,采用更为直观的风雪两相流技术对扰流设计后转向架区域冰雪附着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以壁面上的雪颗粒入射质量通量(IMF)来评价转向架区域的扰流板防冰雪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雪强、雪颗粒附着特性、车速、扰流板高度对转向架冰雪附着率均有影响;扰流效果比较好的2种方案是,1改进的流线型扰流板方案可使转向架冰雪附着速率降至无扰流板车型的54%,同时自身承受24%的附着量;2高200mm的扰流板可使转向架冰雪附着速率降至无扰流板车型的70%,同时自身承受9%的附着量。并且扰流板上的附着量不会结冰,会随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流向地面。
- 何德华王刚义陈厚嫦李超辉
- 关键词:转向架扰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