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琴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类风湿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2篇性关节炎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类风湿性
  • 2篇类风湿性关节...
  • 2篇风湿关节炎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关节炎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清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炎症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疾病
  • 1篇肽酶
  • 1篇脱氧核糖
  • 1篇脱氧核糖核酸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5篇沈海丽
  • 5篇赵琴
  • 4篇王鑫
  • 3篇梁丽君
  • 2篇张思功
  • 1篇王晓元
  • 1篇张燕
  • 1篇王春燕
  • 1篇杨文芳

传媒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肝包虫病合并系统性硬化1例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报道1例肝包虫病合并系统性硬化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皮肤进行性硬化、反酸、嗳气为主要症状,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抗核抗体胞浆颗粒型1∶100。给予醋酸泼尼松25 mg Qd、阿司匹林100 mg Qn、积雪苷片12 mg Tid、埃索美拉唑40 mg Qd、多潘立酮10 mg Tid治疗。患者皮肤硬化改善明显,Rodnan评分从入院治疗前的27分下降到17分。手术切除肝棘球蚴包囊后,患者系统性硬化相关症状进一步减轻,随访患者Rodnan评分进一步下降。
赵琴王春燕沈海丽王鑫梁丽君鲁锦玥
关键词:包虫病纤维化自身免疫疾病
血清氨基肽酶N(APN/CD13)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破坏相关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血清氨基肽酶N(APN/CD13)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破坏影响和监测意义。方法将RA患者分为有骨质破坏组和无骨质破坏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APN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RA患者血清APN、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皮尔逊相关分析细胞因子和AP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有骨质破坏的RA患者,其血清APN水平高于无骨质破坏的RA患者,并且随着RA患者双手正位片的分级,血清APN水平增高。以APN血清含量作为RA骨破坏的预测指标,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进行对比,APN的约登指数高于RF、抗CCP抗体的约登指数。RA患者的血清APN含量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RA患者的血清APN水平与其骨破坏程度存在相关性。
赵琴沈海丽王鑫梁丽君鲁锦玥达明莲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中DNase Ⅰ活性检测及与炎症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潜在的致病作用。方法辐射状酶扩散法测定8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DNaseⅠ活性以及27例RA患者和38例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患者滑液(SF)DNaseⅠ活性,Pico Green试剂盒测定游离DNA(cf DN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RA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DNaseⅠ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3065±0.1436)U/m L vs(0.4289±0.1976)U/m L,P<0.001];血清DNaseⅠ活性与ESR(r=-0.2862,P=0.0122)、CRP(r=-0.2790,P=0.0184)和中性粒细胞计数(r=-0.287,P=0.011)呈负相关。SF DNaseⅠ活性在RA、强直性脊柱炎组和痛风性关节炎组中几乎都是阴性的。RA组患者SF cf DNA水平明显高于骨性关节炎组患者[(100.81±142.98)μg/m L vs(18.98±31.40)μg/m L,P=0.002];与强直性脊柱炎组(45.85±47.67μg/m L,P=0.428)和痛风性关节炎组(162.95±97.49μg/m L,P=0.132)无显著性差异;炎症性关节炎患者SF cf DNA水平与ESR(r=0.4106,P=0.0116)和CRP(r=0.5747,P=0.000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Nase I活性受损可能是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形成增强的原因并在RA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许夏雨杨文芳张思功赵琴梁丽君王鑫沈海丽
氨基肽酶与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2
2016年
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 NCD13,APNCD13)参与基质的降解、淋巴细胞趋化、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等多种病理改变。研究发现抑制APN的作用后,脾细胞会减少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的产生,而TNF-α、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结构改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RA患者滑膜组织中,APN表达增加,推测APN上调可能参与RA关节结构改变、骨质破坏的病理改变过程。另一方面,由于APN广泛参与和RA病理改变相关的病变过程,抑制APN的作用可以抑制RA进展的各个环节,这可能为RA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赵琴许夏雨丁界先张燕沈海丽
关键词:氨基肽酶炎性细胞因子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被引量:43
2017年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选择NSAIDs药物时,需评估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热点多集中于生物制剂治疗,老年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时应更多关注其感染的风险。传统中医药方案疗效确切,尤以雷公藤为突出,应开展大型关于中西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试验精确用药策略。老年患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病等共存病,治疗共存病同时也可控制类风湿本身疾病活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其他年龄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致,也需要"达标治疗",以疾病完全缓解及降低疾病活动度为目标,但由于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及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与其他年龄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因此其达标治疗理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目前临床试验多将老年患者排除在外,导致相应循证数据缺乏。因此需开展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指导。
王鑫赵琴邓肇达王晓元张思功沈海丽
关键词: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