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海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病理
  • 5篇肿瘤
  • 5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基因
  • 3篇套细胞
  • 3篇套细胞淋巴瘤
  • 3篇染色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免疫
  • 3篇病理诊断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肌瘤
  • 2篇肺肿瘤
  • 2篇标本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16篇苏海燕
  • 11篇吴文乔
  • 7篇邹宗楷
  • 7篇陈顺平
  • 7篇沈洪武
  • 3篇黄智勇
  • 2篇王丽菊
  • 2篇纪思灵
  • 1篇余英豪
  • 1篇郑舒静
  • 1篇翁剑鸣
  • 1篇刘伟
  • 1篇黄轶群
  • 1篇张中平
  • 1篇吴永和
  • 1篇郑艺辉
  • 1篇林燕玲
  • 1篇黄毓珍
  • 1篇何惠端
  • 1篇陈伟德

传媒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理石蜡标本基因检测中DNA提取(离心柱型)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临床中开展,其所覆盖的检测疾病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常规医学检验中,近年来随着临床靶向治疗的普及,病理肿瘤标本的相关基因检测也得到发展。然而,什么样的病理标本适合做基因检测?怎么才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DNA呢?是目前我们病理科开展此项目所面对的问题。经过我们不断实践,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陈顺平苏海燕吴文乔
关键词:DNA提取基因病理石蜡标本
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3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0年
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s,APA)是一类少见的子宫腔内膜呈息肉状生长的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组成,且腺上皮表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性,一般认为属于良性肿瘤范畴。因该病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认为是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平滑肌瘤,而病理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且其生物学行为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就本院收治的及会诊的3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近30例报道,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经验。
苏海燕吴文乔邹宗楷沈洪武
关键词:息肉腺肌瘤子宫内膜肿瘤
CD10和CD34双染色应用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CD10和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在一张肾活检组织切片上同时标记CD10和CD34,检测肾活检组织130例。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固有细胞的显色情况,判断肾小球固有细胞的增生程度。结果肾小囊脏层及壁层上皮细胞被CD10标记,显示红色。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被CD34标记,显示棕色。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不被CD10和CD34标记,不显示红色或棕色。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D10(??)、CD3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D10、CD34均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D10(??)、CD34(+);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D10(??)、CD34(+);肾小球微小病变CD10、CD34均呈(??)。结论肾活检病理光镜检查包括HE、PAS、PASM和MASSOM等染色,结合CD10和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能够更准确地对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做出病理变化和病理类型的诊断。
沈洪武吴文乔苏海燕邹宗楷陈顺平
关键词: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D10CD34免疫组织化学
快速网状纤维染色在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术中冷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对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该技术是借助低温冷冻条件将活体组织快速冻结达到一定硬度后进行制片,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但术中快速冷冻组织制片易形成冰晶以致组织肿胀、结构模糊,导致诊断困难甚至误诊。网状纤维染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杨伟平吴文乔邹宗楷陈顺平何惠端黄春妹苏海燕
关键词:肺肿瘤特殊染色
RNA干扰沉默JARID1B基因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JARID1B蛋白、LSD1蛋白、组蛋白H3K9、H3K4甲基化在套细胞淋巴瘤中异常表达及其意义,寻找套细胞淋巴瘤分子治疗的新标靶;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
苏海燕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分子治疗小干扰核糖核酸
文献传递
胃腺癌与淋巴瘤形成的碰撞瘤伴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介绍胃碰撞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碰撞瘤的临床表现,且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全胃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瘤内可见中分化管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两种成分界限清楚、彼此靠近、互相融合,胃肠道间质瘤孤立胃壁病灶,三者形成碰撞瘤。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而淋巴瘤表达B细胞抗体,胃肠道间质瘤CD34、CD117、DOG-1(+)。结论胃碰撞瘤十分罕见。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的碰撞瘤,代表了3种独立成分彼此碰撞。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邹宗楷苏海燕沈洪武郑舒静黄智勇
关键词:碰撞瘤腺癌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
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结果及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染色法)加以确诊。抗酸染色法是一种特异性高且长期用于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经典方法,但其镜检时间较长,敏感性低,无法满足目前临床诊断的需求。为了提供结核抗酸杆菌感染的证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病理科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病理组织切片,并以抗酸染色以及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为对照。
陈顺平陈伟德吴文乔洪少君纪思灵苏海燕
关键词:病理组织结核病
套细胞淋巴瘤中IgH/CCND1融合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16蛋白及Ig H/CCND1融合基因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联合检测40例已利用基因重排技术及免疫组化确诊的MCL石蜡包埋组织(实验组)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石蜡包埋组织(对照组),并利用对照组建立MCL的Ig H/CCND1融合基因阈值。结果实验组中Cyclin D1蛋白阳性率为100%,CDK4蛋白阳性率为87.50%,p16蛋白阳性率为17.50%;实验组中Ig H/CCND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为100%;对照组中Ig H/CCND1融合基因均阴性。结论 MCL细胞周期调控中Cyclin D1-CDK4-p16通路关系符合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原理的阐述;采用FISH技术建立检测Ig H/CCND1融合基因阈值,为国内该融合基因的FISH法判断提供依据。
陈顺平吴文乔沈洪武邹宗楷苏海燕纪思灵洪少君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CCND1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
BDTriPath液基细胞技术在485例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CT)在非妇科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485例非妇科细胞学标本同时分别采用传统涂片法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进行检查、阅片、诊断,将两组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CT制片与传统涂片相比,前者细胞数量多且集中、薄层均匀、染色背景干净、核染色质着色鲜明、胞浆清楚、单个细胞界限分明,易于鉴别良恶性病变及肿瘤类型。传统涂片细胞核染色质着色均一模糊、缺乏立体感,染色背景欠清晰。普通涂片确诊癌50例(10.3%),可疑癌121例(24.9%),阴性314例(64.7%);LCT制片确诊癌117例(24.1%),可疑癌113例(23,3%),阴性255例(52.6%)。结论LCT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在非妇科细胞学标本制片质量及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涂片方法,两种制片方法的恶性细胞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邹宗楷吴文乔苏海燕王丽菊
关键词:肿瘤细胞学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与扩增及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及扩增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GFR基因突变及扩增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同时对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突变、扩增及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qRT-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为58.18%(32/55),其中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87.50%(28/32);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史、组织病理分型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EGFR基因扩增率为23.64%(13/55),EGFR蛋白阳性率为70.91%(39/55);EGFR基因突变与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EGFR这两种基因状态与其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中表达较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筛查主要对象;EGFR基因突变与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基因突变与扩增的先后顺序尚不清楚,需增加病例数进一步探讨;EGFR基因突变和扩增与蛋白表达不一致,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陈顺平苏海燕吴文乔余英豪刘伟沈洪武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CRFISH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