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脾调脂饮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健脾调脂饮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调脂饮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S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PIL)]、脂代谢[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肠道微生态(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STB、DBIL、IP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两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多,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多,两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结论:NAFLD患者接受健脾调脂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均得到良好改善,且不良反应轻微。
- 李玲金华仙刘超沈灵娜钱赟达徐瑾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阿托伐他汀肝功能脂代谢
- 膈下逐瘀汤联合精准TACE综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联合精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精准TACE术治...
- 钱赟达楼晓军沈灵娜陈洁李玲
-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原发性肝癌
-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率的相关性
- 目的:探讨口腔Hp感染与胃Hp感染及根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内Hp感染情况,用HPS法判断口腔Hp...
- 楼晓军沈灵娜陈洁李玲
- 关键词:口腔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率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H.pylori感染及根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内H.pylori感染情况,用H.pylori唾液测试板(HPS法)判断口腔H.pylori感染情况.选取胃与口腔H.pylori均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以方案A(常规四联药物)或方案B[常规四联药物+多聚赖氨酸复合体漱口液(迪倍思)清洁口腔]治疗,胃H.pylori阳性、口腔H.pylori阴性患者27例则全部予方案A治疗,治疗结束后4、12 wk复查^(14)C-UBT及HPS观察胃及口腔H.pylori感染及根除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胃H.pylori阳性患者口腔H.pylori阳性率75.00%(81/108)高于胃H.pylori阴性患者口腔H.pylori阳性率38.10%(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25,P<0.05),治疗后4wk方案A胃H.pylori根除率:口腔H.pylori阳性组为60.98%(25/41),低于口腔H.pylori阴性组88.89%(24/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300,P<0.05);方案B治疗胃H.pylori根除率90.00%(36/40),口腔H.pylori根除率65.00%(26/40),均高于方案A治疗组(60.98%、17.0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7.168,P<0.05),治疗后12 w k各组根除率比较与4 wk结果类似.结论:口腔H.pylori感染与胃H.pylori感染有相关性,并可降低常规药物治疗H.pylori的根除率;口腔与胃的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
- 楼晓军沈灵娜陈洁李玲
- 关键词:口腔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逍遥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逍遥散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5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逍遥散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逍遥散加减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联合组患者在逍遥散加减组的基础上每日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统计三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并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运动功能、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变化。结果逍遥散组、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逍遥散加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肠道菌群菌落数、RRP、MIC、AC、DDT、MAST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肠道中肠球菌、乳酸杆菌菌落数、MIC、AC、DDT、MAST水平高于治疗前,酵母样真菌菌落数、RRP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逍遥散加减组、联合组患者酵母样真菌菌落数、RRP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肠道中肠球菌、乳酸杆菌菌落数、MIC、AC、DDT、MAST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酵母样真菌菌落数、RRP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逍遥散加减组,肠道中肠球菌、乳酸杆菌菌落数、MIC、AC、DDT、MAST水平高于逍遥散加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逍遥散加减组、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逍遥散加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逍遥散加减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
- 徐瑾李玲刘军陈洁张漪邓春凤戴益慧
- 关键词:耳穴压豆疗法逍遥散加减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顾氏健脾益气柔肝方联合恩替卡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顾氏健脾益气柔肝方联合恩替卡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中药组30例在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同时加服顾氏健脾益气柔肝方。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肠道菌群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其中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肝纤维化指标、HBV-DNA数值、血清ET、D-乳酸、DAO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中药组下降更优于对照组;ALB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中药组上升更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肠内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较疗前增多,大肠杆菌数量均较疗前下降,但中药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上加用顾氏健脾益气柔肝方口服可提升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其或依据“肠-肝轴”理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修复肠黏膜屏障而起到治疗作用。
- 沈灵娜刘军徐瑾李玲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
- 小柴胡汤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COX-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入院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胃黏膜COX-2表达、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胃黏膜COX-2表达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组织病理学显著改善。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COX-2表达有关。
- 楼晓军沈灵娜陈洁李玲
- 关键词:小柴胡汤替普瑞酮慢性浅表性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