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瑞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性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超声
  • 2篇超声诊断
  • 1篇胆管
  • 1篇动态超声
  • 1篇胰管
  • 1篇胰管扩张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早期矫治
  • 1篇上气道
  • 1篇上气道狭窄
  • 1篇盆底
  • 1篇盆腔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孙瑞
  • 2篇高晓丽
  • 2篇马悦霞
  • 1篇李可
  • 1篇李玲玲
  • 1篇古力巴哈·买...
  • 1篇郭文佳
  • 1篇蔡迎彬
  • 1篇张桂萍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少年骨性三类错畸形早期矫治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成年骨性Ⅲ类患者多呈凹面型,矫治困难,多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改善错畸形。然而此类患者多在青少年时期即表现出骨性Ⅲ类错的生长发育趋势,那么早期干预能否有效改善骨性Ⅲ类错的发生发展?本文就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畸形早期矫治的有效...
孙瑞阿迪拉·帕热哈提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矫治
文献传递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D44表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CD44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各25例中CD44蛋白的表达,并检测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5种疾病胃黏膜组织中Hp感染平均阳性率为50.4%,CD44蛋白表达平均总阳性率为42.4%。随着胃黏膜癌变过程的加重,Hp感染及CD44的阳性表达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Hp感染率与CD44的阳性率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0.441、0.445、0.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过程可诱导有细胞增殖特性的CD44蛋白的表达。CD44可作为胃癌前病变早期生物学信号。
蔡迎彬孙瑞郭文佳李可
关键词:CD44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癌变
胆管、胰管扩张在超声诊断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胆管、胰管扩张在超声诊断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胰腺占位病变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9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87.8%。其中胰头癌诊断符合率为95.4%,胰体尾癌诊断符合率为76.5%,全胰癌诊断符合率为50.0%。在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中,临床表现主要是黄疸,然而在超声诊断中,胆管扩张、胰管扩张表现明显多于黄疸(P<0.05)。结论在胰腺癌早期超声诊断中,可以通过对胆管扩张、胰管扩张的观察,尽早确诊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孙瑞高晓丽马悦霞
关键词:超声诊断胆管胰管胰腺癌
前方牵引器在Ⅲ类错牙合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5
2019年
上颌前方牵引器因其成本低,促进颌骨发育效果明显的优势成为国内外正畸医生采用最广泛的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前方牵引的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同时也会对颅面部其他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就前方牵引的机制,时机,以及影响前牵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治疗后对颅面部其他结构的影响以及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阿迪拉.帕热哈提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孙瑞王越左森
关键词:影响因素
功能性矫治对骨性Ⅱ类青少年上气道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以下颌后缩为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常常会造成上气道的结构性狭窄,正畸医生往往利用生长发育潜力和功能性矫治对其进行改善。本文将从骨性Ⅱ类、功能性矫治、生长发育与上气道及周围软硬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上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越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孙瑞左森阿迪拉.帕热哈提
关键词:上气道狭窄下颌后缩青少年
经会阴盆底动态超声对产后早期前腔室结构功能的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观察产后早期前盆腔结构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147例产后6周的经阴道产初产妇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安静状态下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观察前盆腔的结构变化;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颈的移动度(BND)和膀胱尿道后角(RA),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观察计算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在产后早期,前盆腔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安静状态下BSD:(2.67±0.39)cm,膀胱尿道后角为(106.12±12.89)°,最大Valsalva时,BSD:(1.68±0.69)cm,膀胱尿道后角为RA(110.12±13.26)°,BND为(0.99±0.49)。产后组:安静状态下BSD:(2.39±0.68)cm,膀胱尿道后角为RA(118.32±15.62)°,最大Valsalva时,BSD:(1.20±0.72)cm,膀胱尿道后角为(128.24±13.63)°,BND为(1.19±0.87);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是26.53%(39/147),前盆腔脱垂的发生率是57.82%(85/147)。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能观察产后早期前盆腔的结构、功能改变,为盆底康复提供影像支持。
张桂萍高晓丽李玲玲孙瑞马悦霞张鸿雁
关键词:超声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