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泡沫镍制备硫正极的研究
- 2021年
- 锂硫电池正极的制备通常包括硫载体材料的制备、硫载体材料覆硫制备硫正极复合材料、混浆料、涂片等工艺,制备工艺繁琐,且涂片时所用胶粘剂、导电碳会增加正极质量,减小了电池的比能量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氧化石墨烯与硫的混合物通过离心将其渗入泡沫镍孔隙中,经过还原氧化石墨烯后干燥得到硫复合材料。这种含泡沫镍的硫复合材料可直接用作硫正极,这种极片省去了胶粘剂、导电剂,也省去了混料、涂片等工艺,且载硫量可通过离心时间及次数来控制。此硫正极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024.76mAh·g-1,循环50次后比容量为396.04mAh·g-1基于泡沫镍制备硫正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杨建东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硫泡沫镍
- 钕钆变质镁铝基合金的固溶及时效行为
- 2023年
- 为研究稀土元素Nd、Gd复合变质及热处理工艺对Mg-8Al合金组织的影响,分析与镁合金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的β-Mg_(17)Al_(12)相及稀土相的组织演变规律。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分析Mg-8Al-1Nd-1Gd合金在420℃固溶处理、210℃时效析出工艺中β-Mg_(17)Al_(12)及稀土相的形貌及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向镁合金中添加Nd、Gd变质后共晶β-Mg_(17)Al_(12)由粗大的连续网状转变为细小不连续岛状,同时在晶界产生热稳定性良好的Al_(2)RE相;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共晶β-Mg_(17)Al_(12)相分解步骤为连续网状-不连续岛状-球状颗粒-完全溶解形成α-Mg单相过饱和固溶体,而Al_(2)RE相在热处理前后并未发生改变;时效析出的层片状及针状β-Mg_(17)Al_(12)相分别分布在晶界和晶内,稀土元素Nd和Gd的变质作用使析出的β-Mg_(17)Al_(12)相呈现细小、弥散的分布特征。
- 杨建东
- 关键词:固溶时效稀土相
- PXW型摆辗机摆头运动学分析及摆头运动轨迹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PXW型摆辗机摆头运动特点及结构特征,借助双偏心套机构运动模型,通过运动学分析建立摆头矢量运动方程,并研究摆头4种运动轨迹形成特点;利用Matlab软件对异速同向双偏心套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摆头螺旋线轨迹形成过程。
- 耿佩党杰杨建东龚小涛
- 关键词:螺旋线
- 石墨烯增韧结构陶瓷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石墨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对结构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混料和烧结工艺及石墨烯对陶瓷材料的增韧机理,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石墨烯的增韧效果进行了展望。
- 杨建东
- 关键词:石墨烯陶瓷混料增韧
- 摆动辗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 2018年
- 介绍了摆动辗压技术的工艺原理及成形过程,阐述了摆辗工艺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摆辗成形工艺产品种类,并提出摆动辗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 耿佩党杰杨建东马晶张国生
- 关键词:摆动辗压
- 稀土Y变质对过共晶合金MG-33Al合金组织的影响
- 2020年
- 通过研究稀土元素Y对Mg-33Al进行变质处理,发现共晶晶胞组织以典型的层片状和杆状形态析出,显微组织中出现了大量交错分布的杆状特征的共晶组织,稀土元素Y在合金中以Al2Y金属间化合物形式存在,直径尺寸在3μm^7μm之间,弥散分布于共晶组织晶界处,局部出现偏聚现象。
- 杨建东
- 热处理对Al_(2)O_(3)f/Mg-6.0Al-1.0Nd-1.0Gd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 2023年
- 通过无压浸渗法制备Al2O3f/Mg-6.0Al-1.0Nd-1.0Gd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室温及高温压缩性能的影响,分别对铸态、T4态和T6态复合材料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并对其断口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4和T6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相较T6处理,T4处理效果更佳;复合材料宏观断口主要呈准解理断裂,相对于铸态,热处理态复合材料塑性断裂特征明显,其中,T4态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主要为纤维拔出,而T6态复合材料则为纤维脱粘,二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纤维断裂。
- 杨建东杨建东
-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