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忱
- 作品数:53 被引量:1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出人作为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要素的巨大能动作用和深化改革对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青年和大学生、国际人才、返乡人员、基层群体等各类人物主动参与,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浩浩荡荡的大规模实践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其草根性成为普通大众收获新一轮改革开放红利的最直接与现实的实现方式。
- 张晓强徐占忱
-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总体环境、主要短板与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23年
-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事关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战略性矿产资源因品类众多、应用广泛、功能多样,其风险来源,传导路径,所牵涉的主体、领域、环节更为复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当前美国对我国围堵打压已深入到矿产资源领域,全球科技创新和能源转型使得一些矿种身价骤升,以至于出现国际上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等现象。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面临新形势,存在着海外资源获取与国内资源勘探开发间缺乏协同、资源保供体系整合度较差、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系统化谋划缺乏、海外经略能力多方面力量协调不足等问题。推进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供需要强化系统性思维,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面向需要、问题导向、打通环节、补短锻长、推进联动、机制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形势变化、完善有力的国内勘探开采、海外获取、高端化开发、多元储备、回收利用等多方面综合配套支撑体系,使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供给立于不败之地。
- 徐占忱
- 关键词:战略性矿产资源
- 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分析与展望
- 创新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仅关乎一国产业竞争力,更是大国对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一年来,世界各国创新竞争规划性更强、聚焦度更高、目标更加清晰。本年度推出的几个全球科技竞争力...
- 徐占忱程璐
- 民生服务业:寻求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的聚合力
- 民生服务涉及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家庭生活诸多方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服务具有公共服务和产业属性交叉连接特征,是我国发展服务业不应忽视的领域。当前我国民生服务业拥有巨大需求,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
- 徐占忱
- 文献传递
- 国际科技发展分析与展望
- <正>一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新的重大突破在即~①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的前夜,科技和技术间的传统界限已经模糊,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产品创新之间相互促进的趋势更加明显,产品更新与技术更新的速度同步加快,一些重要...
- 徐占忱赵正国
- 文献传递
- 因势而为 道义立世 做好“特朗普机遇”这篇文章
-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给中美关系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基于其在竞选中对中国有关汇率操纵国、对我产品征收45%的关税等表态,国际国内舆论十分关注。特朗普对我可能采取的一些政策调整,确需充分研究、谨慎应对,但我们要放眼中美关系和...
- 徐占忱
- 文献传递
- “一带一路”: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实践
- 2017年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人们对古代“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的追忆也多了起来。
- 徐占忱
-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意蕴历史内涵
- “十三五”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被引量:7
- 2015年
- “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大国的转变。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43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
- 王晓红徐占忱高凌云郭周明
- 关键词:扩大对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对外开放战略对外开放水平资源要素外向型经济
- 国际服务外包新发展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 此次金融危机给国际服务外包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推动了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加剧了接包国间的竞争,促进了法律流程外包等新业务的发展。当前中国承接服务外包面临一次重要的发展机会,借鉴印度等国发展经验,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
- 徐占忱
- 文献传递
- 全球低碳转型下的绿色“一带一路”:困难、机遇及可能出路被引量:1
- 2021年
- “一带一路”以深度回应发展需求、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广泛、切入到项目合作中去,成为当代全球最大的发展工程。《巴黎协定》下的全球低碳转型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新要求,后疫情时代全球绿色复苏为低碳转型带来了时间窗口,全球能源变革客观上为大国合作增强了可能性。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要动员发达国家参与其中,推进项目建设与所在国低碳目标相衔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推广以及“双碳”目标与绿色“一带一路”相关联。未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存在美欧仍置身事外、中美欧联动、中国和美欧构成平行体系三种格局。鉴于美国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固有认知,目前看形成中美欧联动困难较大,但美欧本着良性竞争的态度,真正落实所承担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责任,也是对全球低碳转型的贡献。
- 徐占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