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对177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观察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广东地区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女性感染率上升,性别与感染途径之间相关性很强。患者主症以乏力、咳嗽、纳差为多见,次症以盗汗、皮肤瘙痒、头痛、脱发为多见,体征以皮疹为多见。证型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证型最多。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查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CD4与CD8、CD4/CD8比值(Th/Ts)、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血红蛋白(HGB)含量相关性很强,对CD4影响最大的是Th/Ts、LYM。结论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测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的分布有显著差异,提示分类治疗可能对提高疗效有帮助,评价CD4的波动时可参考Th/Ts、LYM这两个指标。
- 张苗苗符林春孙世辉
- 关键词:中医证候CD4^+T淋巴细胞
- 以外感为经、杂病为纬辨治艾滋病被引量:10
- 2008年
- 以伏气温病立论,结合虚劳理论,系统论述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则,并通过临床疗效验证其证治规律,认为艾滋病的病因类似于温病理论中的杂气,证候分型可总括为内伤杂病证型和外感热病证型。治疗内伤杂病证型应以内伤杂病治则为纲,兼以凉血解毒、辛凉发散,以保存正气、杀灭邪气为要;治疗外感证型应以六经、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为纲,兼以益气养营,以截断传变、防止闭脱为急。艾滋病各种复杂的症状在长期的病程中有规律可循,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已病防变"的优势。
- 张苗苗孙世辉符林春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伏气温病虚劳
- 辨证治疗艾滋病并发症验案2则
- 2009年
- 例1:陈某,女,52岁,娱乐饮食业人员,2007年3月23日初诊。患者于2007年3月1日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艾滋病确证试验阳性。3月19日以“反复面部皮疹2年,体重下降4月,发热8天”收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入院后诊断明确为:①艾滋病并细菌性败血症,肺部感染;②鲍温氏丘疹病;③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轻度)。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
- 张苗苗孙世辉符林春
- 关键词:艾滋病辨证论治医案
- 解析吴鞠通三焦辨证在温热性温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6年
- 从《温病条辨》中分解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应用条文,解析各条的病机治则和用药特色,发现卫气营血辨证横向反应了邪气侵入人体的深浅,三焦辨证纵向反应的是正气损伤的程度,卫气营血辨证能够合理的指导祛邪原则,三焦辨证指导祛邪时的用药力度和扶正方法。即在病性属实时按卫气营血辨证以祛邪,以三焦辨证权衡用药的力度;病性属虚时按伤阴程度不同而养阴,若有余邪,先按卫气营血的原则祛邪。二者纵横交织,邪正兼顾,层次分明,共同形成了温病学严密的辨证论治思维方式。
- 孙世辉张苗苗吴智兵
- 关键词: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