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磊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微生物
  • 8篇高通量
  • 8篇高通量测序
  • 8篇测序
  • 4篇氧化菌
  • 4篇盆地
  • 4篇甲烷氧化
  • 4篇甲烷氧化菌
  • 3篇油气
  • 3篇生物地理
  • 3篇生物地理学
  • 3篇群落
  • 3篇微生物数量
  • 3篇分子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气态烃
  • 2篇群落结构

机构

  • 15篇中国石化石油...
  • 5篇江南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泰纸业股份...

作者

  • 19篇顾磊
  • 17篇许科伟
  • 12篇汤玉平
  • 11篇杨帆
  • 3篇沈忠民
  • 3篇孙永革
  • 3篇高俊阳
  • 3篇王国建
  • 2篇杨帆
  • 2篇赵克斌
  • 1篇王彪
  • 1篇卢丽
  • 1篇郭鹏
  • 1篇腾格尔
  • 1篇刘和
  • 1篇高波
  • 1篇任春
  • 1篇吴敬
  • 1篇宁丽荣
  • 1篇贾仲君

传媒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应用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地热田环境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中,对地热资源的勘查仅限于个别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并且对地热田微生物的研究多针对温泉露头处,尚缺乏对于复杂地形中地热资源的生态学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安徽巢湖半汤温泉地热田内的土壤地球化学以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顶空气、土壤气、酸解烃、蚀变碳酸盐等地球化学指标的检测技术,结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隆起山地型地热田上方的微生物种群构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这些生物信息学特征与地球化学指标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地热田地表酸解烃甲烷最高值为43.7μL/kg,位于F2、F3断层之间,较好地反映了地热田断裂的位置;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嗜氢菌科(Hydrogenophilaceae)和热脱硫弧菌科(Thermodesulfovibrionaceae)在地热田区与在背景区的相对丰度差值较大,分别为0.178%、0.108%和0.060%,说明它们是地热资源的敏感细菌,并且在已知地热田上方与地球化学指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初步考察了地热田内地热微生物的多样性,探讨了微生物分布特征与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地热资源微生物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郑旭莹许科伟顾磊王国建李广之郭嘉琪邹雨腾格尔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地球化学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页岩气区上方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7
2020年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油气地表勘探技术中新兴的勘探检测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油气田上方的微生物信息,对页岩气区上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川东南丁山地区油气微生物物种丰度、群落多样性等特征。鉴定出了3种主要油气微生物:甲基嗜氧反硝化菌(Methylophilales)、甲基孢囊菌(Methylocystis)、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值得进一步做生化研究,可以作为潜在油气微生物指示菌。3种微生物发育丰度与丁山地区逸散区域分布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高通量解析技术能够在丁山地区油气微生物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得出了基岩样品中微生物分布的特征,并与焦石坝地区油气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差异性分析,鉴定出的潜在油气指示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顾磊许科伟汤玉平杨帆王国建杜伟高波腾格尔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
人工模拟环境下油气微生物数量及功能基因变化特征
渗漏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自然垂直运移现象.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就是通过检测油气微生物在烃类渗漏条件下形成的异常特征进而预测下伏油气藏.然而,上浮烃类比重小,使得油气微生物丰度小,缺乏对油气藏地表烃类与油气微生物的深入认识.本...
顾磊杨帆许科伟汤玉平孙永革
关键词:微生物数量功能基因
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被引量:7
2017年
油气微生物勘探具有有效、直接、经济的技术特点,日益受到全球油气勘探界的重视。以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为研究对象,在探区北部横穿稀油区(T23井沙湾组)和稠油区(T10井—T17井白垩系)部署了一条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剖面,分别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和化探样品120件。同时在探区西南部油藏上方部署一块采样区,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243件。采用平板菌落法培养分析样品中油气指示微生物的数量,结合油藏和钻井信息研究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剖面上油气微生物数量与酸解烃含量的分布与下伏油藏及背景区有很高的吻合度,两者在油藏上方呈顶端异常模式,剖面南北两端形成低值背景区。此外,结合石油地质及钻井信息探讨了油气微生物平面分布规律:平面上微生物异常分布集中,与油藏聚集体吻合度较高,在高产油流井T45-1井、T33井、T22井及T67井区形成了高值异常区,其中T67井微生物高值区钻井部署较少,需加大勘探力度。微生物异常与钻井对比显示,两者符合率达70%以上。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初探表明,微生物对油藏中轻烃组分的微渗漏具有有效指示性,与下伏油藏具有较高响应关系。在实际勘探中,微生物勘探结果应与石油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相结合,为油气富集区预测、钻前评价和钻井部署提供有力依据和建议。
杨帆沈忠民汤玉平许科伟顾磊高俊阳
关键词:甲烷氧化菌酸解烃
油气微生物分子勘探技术与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因其多解性小、信噪比高、受环境影响小、经济快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勘探家的重视。随着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从微生物群落整体的角度描述特定油气指示微生物的变化,已成为未来微生物勘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土壤样品采集、DNA提取与分析、判别模型建立和有利区预测等4个油气微生物分子勘探技术关键环节,并针对土壤DNA提取和油气指示微生物检测进行重点阐述。工业级DNA提取技术研究发现,Griffth方法提取并纯化土壤微生物DNA效果最佳。针对大样本量工程,使用高通量移液工作站和商用多孔板DNA抽提试剂盒可大幅提高勘探效率;综合稳定性同位素探针和高通量测序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探明了典型含油气区主要油气指示微生物菌种分布规律,高频油指示菌(AMNR族)为节杆菌、分枝杆菌、诺卡氏菌和红螺菌,高频气指示菌为甲基球菌、甲基杆菌、甲基孢囊菌。微生物分子勘探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的初步应用表明,该技术在黄土塬地貌区油气识别精度显著提升,在含油气性评价方面效果良好,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致密气有利区带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许科伟郑旭莹顾磊郭嘉琪汤玉平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DNA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玉北油田上方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9
2017年
精确识别活性微生物标识物是目前微生物油气勘探的技术核心,为深入认识各典型油气藏上方油气微生物标识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玉北地区油气富集带上方的油气微生物物种丰度、分布、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显示油气点上方样品较之背景非油气点具有更多的特有物种,其中油气点样品中含199种,背景非油气点样品中含77种.从中共鉴定出10种主要油气微生物,发现其中的3类优势物种(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土壤杆菌属)是利用烃类兼性生长的微生物;同时通过解析统计学差异值较高的生物标记物时,发现两种统计学差异值大于5的微生物,分别为背景非油气点上的弧菌科Vibrionaceae维氏气单胞菌和油气点上的方肠杆菌科Erythrobacteraceae赤杆菌.本研究可为油气微生物勘探提供直接实验依据.
顾磊许科伟汤玉平杨帆孙永革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
油气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模拟实验被引量:1
2020年
以江苏油田某油气区地表土壤样品为介质,构建了确定性油气背景信息的气藏和油藏模拟环境,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油气微生物在不同轻烃渗漏条件下的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轻烃为碳源的微生物在数量上呈现较快增长并最终达到平台期,无烃供给条件下,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油气微生物数量与轻烃渗漏通量短期内正比,长期驯化后,不同轻烃体积分数所对应的微生物数量趋于一致。气指示基因pmoA和油指示基因bmoX分别对气藏环境和油藏环境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异性较强。在无烃供给的枯竭油藏模拟条件下,微生物呈消亡状态。模拟实验印证了地表油气微生物对下伏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响应,初步阐明了轻烃渗漏环境下油气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特征。
杨帆杨帆许科伟宁丽荣顾磊沈忠民
关键词:微渗漏甲烷氧化菌
油气微生物勘探机理及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是基于油气藏的轻烃微渗漏原理衍生的地表勘探技术。油气藏中的轻烃部分(C1-C5)以微渗漏的方式通过上覆的沉积层,在近地表土壤中诱导专门利用轻烃的微生物繁殖与生长,油气区的微生物种类与浓度有别于下伏没有油气藏的地区。通过分析微生物的浓度异常特征,对油气富集区及油气藏进行研究和预测。【方法】在人工模拟条件下研究油气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海相碳酸盐岩气田普光气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微生物勘探研究,鉴定油气藏上方气态烃氧化过程的微生物驱动者,提取土壤中的微生物异常信息。【结果】人工模拟条件下发现Lacibacter cauensis、Methylococcaceae、Methylophilaceae与甲烷气体培养正相关(气指示菌),而未培养的硫氧化微生物等则与丁烷培养正相关(油指示菌)。【结论】进一步在普光气田原位研究中进行验证,发现地表油气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异常与油气藏有较好的关联性;与油气化探指标对比后发现,油气藏上方微生物正异常和轻烃负异常具有较为明显的互补关系。本研究深化了对典型油气藏上方气态烃氧化微生物转化机制的认识,为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汤玉平顾磊许科伟杨帆赵克斌孙永革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生物地理学
油气微生物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在油气藏中轻烃微渗漏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研究。油气藏中的轻烃部分(C_(1)—C_(5))以微渗漏的形式穿过其上方的地层,在近地表土壤中引发了专门以轻烃为食的微生物的发育,因此含油气区地表的微生物在浓度、种群和结构方面,都跟下伏无油气藏的地区有所区别。通过分析这些异常特征,可以对油气富集区及油气藏进行研究和预测。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技术与理论探索,建立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实现了从油气指示微生物数量向群落结构、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群落解析技术。持续三年的人工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烃类组分驯化下微生物及群落结构出现明显差异性和响应关系,发现的菌种与实际油气藏上方的高度一致,为微生物勘探提供了理论支持。针对不同地理条件、不同油气藏类型的油气区样品,进行了环境条件、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微生物类群分布的相关性研究,分析了油气藏地表土壤样品原位的微生物特征,初步构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指示菌数据库。应用研究表明,地表微生物异常与油气藏位置呈现较好的关联性,在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上方微生物异常都能很好地体现油气藏的“生理体征”。结合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可以有效预测有利油气富集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应用前景。由此提出了下一步油气微生物勘探九大发展趋势和方向。
汤玉平许科伟顾磊杨帆高俊阳任春王国建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数据库
石油降解酶的筛选、固定化及添加表面活性剂强化其对石油的降解
2024年
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行业中主要的污染源,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的危害。生物法降解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可持续的技术而备受关注。目前的研究多聚焦在微生物法降解石油,而酶法降解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石油高效降解酶,并深入分析其降解特性,以期构建一套酶法降解石油的体系。【方法】基于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分析酶与石油类常见底物的结合可能性及结合模式,通过石油降解实验优选降解酶;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及酶固定化进一步提高酶对石油的降解效果。【结果】利用分子对接模拟及实验验证获得5种具有石油降解能力的生物酶,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漆酶BsLac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72 h可降解34.1%的石油;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均可促进BsLac对石油的降解,其中槐糖脂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当槐糖脂终浓度为1000 mg/L时,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46.3%;然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的添加对BsLac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固定化结果表明,以花生壳为吸附载体固定化的BsLac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56.3%。【结论】本研究基于分子对接模拟和实验筛选获得了石油降解酶BsLac,固定化的BsLac可实现石油的高效降解,为生物酶法降解石油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杨静黄青松姚从禹时梦顾磊顾磊许科伟吴敬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固定化漆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