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德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环境保护与人权运动的互契
- 2015年
- 环保运动和人权运动彼此互促。环保主义者通过人权运动,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应享有安全的环境权,把人类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并认为自然也有自己的权利诉求,从而促进了人权的复兴(greening)。人权运动也使得环保主义者们意识到,他们必须要有政治参与、免受暴力的自由、适用正当的法律程序、受教育以及获得充足的营养的权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 詹姆斯·W.尼克尔爱德华多·维奥拉李广德
- 关键词:环保主义者环境保护人权权利
- 社区治理现代化转型及其路径被引量:18
- 2016年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命题包含两个要素:治理和治理的现代化,前者是相对于传统的管制等模式而言,后者则强调了治理的路径依赖和结果取向,即治理法治化。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工程的社区治理,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治理的方式转型规定了社区治理的自治逻辑和制度重构,而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以法治作为推进社区自治的方式并以实现社区法治作为最终的价值目标。
- 李广德
- 关键词:自治
- 农地流转纠纷的类型构造与司法治理——基于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的实证展开被引量:10
- 2017年
-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在现有农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分化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元结构,也就是在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再分化出一个独立类型的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司法治理具有为未来承包权、经营权制度构造提供规则供给的功能。通过对裁判文书网相关裁判数据的梳理可以发现,实务界在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认识上还缺乏相应的类型构造。要发挥司法治理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和未来相应制度的规则供给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须构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独立的认识类型,并建立相应规则供给的保障性制度。
- 李广德
-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司法治理
-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劳动法典立法的初步展开被引量:7
- 2017年
- 制定中国的劳动法典一直是我国劳动法学界的理想与期盼,受制于多方面原因,劳动法的法典化还没有达成高度共识,劳动法学界对此"欲说还羞"。作为一种理想,劳动法的法典化应当成为劳动法学界的务实目标。因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内部规则缺失和规则冲突严重,难以满足形式合理性要求。民法的法典化会使有条件的部门法实现法典化的立法追求具有话语上的正当性。其次表现在民法典编纂和法典化的理论积累能够为劳动法法典化提供直接借鉴,尤其是内部体系的整理汇编等立法技术方面。不断立法是劳动纠纷治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在此前提下,以法典化的思维方式统一规划、协同推进劳动法制化必然是更为合理和高效的选择。
- 李广德
- 关键词:民法典编纂劳动法律体系劳动法典法典编纂
- 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的法律规制——以法律责任的配置与完善为线索被引量:2
- 2016年
- 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CFDA117号文件'),对已申报生产或进口的1622件待审药品注册申请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以此为开端的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和弄虚作假的整顿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此后,CFDA及其相关下属职权部门为此先后发布了140号、169号、172号、201号、228号、266号等与此相关的文件。
- 李广德
- 法律文本理论与法律解释被引量:16
- 2016年
- 文本是诠释学上的专门术语和理论,文本本身的要素体系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一套分析的操作工具和话语体系。文本的法场域适用构成法律文本理论。法律文本理论对法律解释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文本相对于文本所具有的要素特征和相对于其他类型文本所具有的比较特征上。法律文本理论吸收了符号、语境、读者、作者、意向、意义、语用等可操作的元素,从而使得法律解释学的展开可以借助于符号学、语言学、语用学、诠释学等诸多实践性学科知识和规则,从而为法律解释学方法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 李广德
- 关键词:文本文本理论法律文本法律解释法教义学
- 认识论转向与法律解释原理构建--评张志铭教授《法律解释学》被引量:3
- 2017年
- 《法律解释学》是张志铭教授的代表作,其吸收了哲学解释学和语言哲学的最新智识资源,并借鉴西方法律解释实践的经验智慧,对法律解释学进行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认识论的视角而言,《法律解释学》一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困境,从认知前提、认知场合、认知模式和认知路径等方面推动了法律解释认识论的转向,从而影响人们对法律、法律解释尤其是法律的确定性等事关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的认知,对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认识论背景下,中国法律解释的实践任务还任重道远。
- 李广德
- 关键词:法律解释认识论视域融合
- 公民健康权实证化的困境与出路
- 2020年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三稿案都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健康权,这表明中国健康权实证化的新时代即将开启。健康权的实证化面临两重现实困境:健康权的概念争议带来的正当性困境和中国宪法依据不明导致的合法性困境。因此理论上必须夯实健康权的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世界人权机构对健康权的官方阐释为健康权界定和立法限定提供了权威参考,同时健康权构成中国宪法中的未列举权,其文本依据可依循普遍意义上的健康权概念和作为基本权利所具有的功能体系相互关联而推导出来。
- 李广德
- 关键词:宪法依据健康权合法性困境实证化人权机构法理基础
- 洛克自然权利理论的法治诠释
- 2014年
-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 安恒捷李广德
- 关键词:洛克自然权利财产权法治
- 法治框架下转基因食品认知的实证展开被引量:1
- 2014年
- 法治是一种规则之治.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转基因食品面临技术与经验的博弈.法治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认知不仅涉及民众切身利益,且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从法治视角审视当下中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诸多争议,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在法治进程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与身份.基于此,法治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认知可以且应当以实证调查与分析为切入点,在技术与经验之间寻找符合法治规则的平衡点.
- 李广德安恒捷
- 关键词:法治转基因食品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