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昭胜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1篇照射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植入
  • 1篇治疗疗效
  • 1篇射线
  • 1篇射线照射
  • 1篇热疗
  • 1篇热疗治疗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组织间
  • 1篇组织间植入
  • 1篇晚期
  • 1篇晚期结直肠癌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黄冈市中医医...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余昭胜
  • 3篇邹佳华
  • 3篇韩秀文
  • 3篇王娴
  • 2篇汪飞
  • 1篇胡胜
  • 1篇赵祖来
  • 1篇王文彬
  • 1篇宋建林
  • 1篇董爽
  • 1篇周娜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高频热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盆腔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对照组采用单纯^(125)I粒子植入,观察两组肿瘤消退情况,此外进行疼痛缓解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评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73.1%)(χ~2=8.35,P<0.05),疼痛缓解率(88.2%)高于对照组(38.9%)(χ~2=5.33,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急性放射损伤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邹佳华汪飞王赤华王娴余昭胜韩秀文胡汉楚周娜龚长志赵祖来
关键词:复发性宫颈癌高频热疗
X射线照射后活性氧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X射线照射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X射线照射巨噬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TNF-α和TGF-β1。采用X射线照射巨噬细胞,荧光探针法检测ROS。随后采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TNF-α抑制剂Lenalidomide预处理巨噬细胞后照射X射线,检测ROS,TNF-α和TGF-β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x2的表达。结果 X射线照射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ROS在照射后12 h达到最高,TNF-α在照射后24 h达到最高,TGF-β1在照射后48 h达到最高。使用3 mmol·L-1NAC后,ROS明显受到抑制,同时TNF-α,TGF-β1分泌减少。使用2μmol·L-1Lenalidomide后,TNF-α分泌明显减少,同时TGF-β1分泌减少,ROS未受到影响。X射线照射巨噬细胞后Nox2的表达显著上升。结论X射线照射巨噬细胞激活Nox2导致ROS增加,进而激活炎性因子TNF-α表达,最终导致TGF-β1表达升高。
邹佳华余昭胜邓光锐余胜年王娴韩秀文汪井龙付红梅
关键词:巨噬细胞X射线活性氧
影响癌症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治疗疗效和耐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
免疫治疗可以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引起比常规化疗更大的持续应答,然而,这一应答仅发生在相对少部分患者身上。免疫治疗的阳性反应通常依赖于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内免疫调节的相互作用,同时受到肿瘤细胞自身及宿主因素的影响。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ICB)疗效的肿瘤相关因素包括突变负荷、致癌信号、DNA MMR缺陷的影响、死亡前细胞应激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PD-L1的表达等因素;非肿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外周和肿瘤内淋巴细胞、病毒等因素。影响ICB耐药的肿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代谢、表观遗传沉默趋化因子分泌、Ⅰ型干扰素信号转导、肠道微生物、慢性感染、年龄、吸烟史等。多种策略的联合使用,是未来的治疗趋势,通常会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毒性。
董爽余昭胜胡胜
关键词:疗效耐药
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治疗大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筛选,提取实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干预措施和研究结果,采用Re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XELOX组有效率为43.50%(311/715),与FOLFOX组有效率47.37%(351/741)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71,1.07),P=0.19]。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29,0.58),P<0.001]。两组恶心和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95%CI(0.74,1.01),P=0.07]。两组腹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82,1.35),P=0.68]。两组口腔黏膜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52,1.34),P=0.01]。两组神经毒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89,95%CI(0.85,0.93),P<0.00001]。两组手足综合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7,95%CI(2.29,6.21),P<0.001]。结论 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FOLFOX方案近期疗效相当,在白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上XELOX组较FOLFOX组低,在手足综合征上XELOX组较高,在经济学指标上有一定优势。
邹佳华余昭胜汪飞王娴余胜年王文彬宋建林韩秀文汪井龙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卡培他滨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