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及依从性的影响
- 目的 探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32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及家属自愿选用氨磺必利治疗并知情同意,年龄在18-6...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月经不调血清泌乳素依从性
- 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 针灸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且副作用较少的中医治疗方法,已在诸多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运用,然而它在精神疾病领域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及应用上仍比较少。而且针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及优势尚不清晰,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提供更可靠...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针灸精神分裂症电针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1]。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临床上多为对症治疗以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学中属于"癫狂"范畴,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针灸疗法
-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安全管理被引量:6
- 2016年
-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主要收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缺乏自知力,或由于幻觉妄想的支配,表现出冲动伤人、毁物或自伤、自杀等危害他人或自身的危险行为。病房安全管理是精神科管理的重要一环,是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有序实施的前提。笔者通过分析日常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的安全管理模式。
- 邬志美李茂生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病房安全管理药品管理
- 不同剂量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的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按照临床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前后的泌乳素水平变化及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估其安全可靠性,希冀为进一步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
- 李茂生
-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利培酮
- 文献传递
- 氨磺必利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评估氨磺必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入院后给予氨磺必利治疗,1周内达到治疗剂量400~800 mg/d;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入组时和治疗4周末检测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期对观察组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FT3、FT4、TSH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末血清FT4和TSH水平较低(P<0.05或0.01);治疗4周末,观察组显著进步38例(95%)。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常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氨磺必利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精神症状,短期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较大,治疗4周后FT4和TSH水平下降。
- 李茂生邬志美邬志美
- 关键词:氨磺必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
- 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 针灸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且副作用较少的中医治疗方法,已在诸多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运用,然而它在精神疾病领域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及应用上仍比较少.而且针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及优势尚不清晰,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提供更可靠...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 目的 探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患者及家属自愿选用氨磺必利并知...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
- 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及由此带来的病耻感广泛存在于不同的精神障碍患者中,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主要表现在社交回避,担心遭到歧视,或因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通过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就目前如何减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提出相应对策。
- 李茂生邬志美
-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歧视病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