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岚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导管
  • 4篇导管消融
  • 4篇消融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肌
  • 2篇心室
  • 2篇肾病
  • 2篇室性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消融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机构

  • 6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任岚
  • 4篇孙华毅
  • 4篇张澍
  • 3篇赵兴山
  • 3篇王继红
  • 3篇徐新娜
  • 3篇韩昊
  • 3篇贾玉和
  • 3篇兰永昊
  • 3篇方丕华
  • 3篇刘铮
  • 2篇马坚
  • 2篇李崇强
  • 2篇唐闽
  • 2篇赵颖
  • 2篇郑梅
  • 2篇楚建民
  • 1篇陈雄彪
  • 1篇侯翠红
  • 1篇周公哺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向下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出现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和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RVOT-IVAs)。回顾性比较两种基质下心电图的不同。方法:入选16例ARVC和45例RVOT-IVA患者,对静息窦性心律心电图及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心电图参数及特征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窦性心律下,ARVC组Epsilon波,胸前导联及下壁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更高。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图中,ARVC组QRS波时程更长,其中I导联差异最大(25.1±5.8)ms。ARVC组胸前导联移行≥V5发生率较高(37.5%vs. 8.9%, P<0.01)。宽顿挫QRS出现于侧壁导联(I导联和aVL导联)在ARVC组中更常见(43.8%vs.13.3%, P=0.011)。结论 :较长的QRS波时程,胸前区移行较晚及侧壁导联出现宽QRS顿挫可用于鉴别ARVC及RVOT-IVAs。
任岚韩昊贾玉和郑梅赵颖孙华毅刘巍张澍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
高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经PCI的高龄患者302例(年龄≥75岁)为研究对象。1根据术前Hcy水平分为A组(55例,Hcy≤15μmol/L)、
徐新娜任岚王继红兰永昊孙华毅赵兴山
关键词:高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同型半胱氨酸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行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行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自2013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积水潭医院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PSVT和预激综合征的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分析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心脏手术麻醉及术中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结果:共完成导管消融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例,B型预激综合征伴心房扑动1例。均一次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消融术后(5.3±2.6) d行非心脏手术,术中均未发作心动过速。结论:围术期行导管消融治疗PSVT安全可行,可有效预防非心脏手术术中发作心动过速。
韩昊任岚徐新娜赵颖郑梅王继红孙华毅赵兴山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非心脏手术
房颤冷冻消融中右侧膈神经稳定起搏的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右侧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时最常见并发症。消融时监测膈神经活动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测量上腔静脉区域起搏阈值和不同部位起搏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方法,探讨膈神经的影像学的最佳起搏部位。方法前瞻性入选了32例接受冷冻球囊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可调弯标测电极导管以倒"U"字形放置到上腔静脉区域,使导管头端指向上腔静脉游离壁侧,右前斜造影判断上腔静脉形态,以及前壁、游离壁和后壁三个位点,将胸锁关节下第一、第二和第三椎间隙分别定义为上腔静脉区域的上、中、下三段。在各部位予以膈神经起搏(固定脉宽2 ms、起搏周长1 000 ms),通过改良的Ⅰ导联监测起搏膈神经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检测各部位起搏阈值和各部位起搏输出5 m A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大小。结果采用倒"U"字形放置膈神经起搏导管可以达到稳定起搏。在32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持续性膈神经麻痹。起搏位点共285个。可以发生膈神经夺获的位点占61.4%(175/285)。游离壁、后壁能够发生膈神经夺获的起搏位点显著多于前壁[游离壁为80.0%(76/95)、后壁为84.2%(80/95)、前壁为20.0%(19/95),P<0.001]。改良Ⅰ导联记录的后壁和游离壁起搏能够记录到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起搏点显著多于前壁起搏点(P<0.001)。膈神经起搏阈值和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存在负相关性(r=-0.267,P=0.005)。结论通过倒"U"字形放置起搏导管于上腔静脉的后壁和游离壁,可以达到稳定的膈神经起搏。在起搏阈值最低的部位进行起搏可以展现更加清晰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有助于冷冻消融时监测膈神经麻痹的发生。
刘铮贺嘉方丕华陈雄彪周公哺李崇强唐闽张竟涛贾玉和任岚张澍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膈神经麻痹起搏阈值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后乳头肌室性早搏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左心室后乳头肌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因其体表心电图与左后分支参与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一样,都表现为心电轴左偏,伴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认为分支室早。为了明确二者起源点的异同,我们采用术中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来实时监测消融靶点的确切解剖位置。方法选择3例频发室早患者(男2例,女1例),平均24h室早30000多次,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心脏结构异常。在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XP)指导下,跨主动脉瓣逆行送入3.5mm冷盐水磁定位标测电极导管于左心室,以激动标测构建左心室内膜图。以室早时提前最多;起搏时能得到12/12导联一致的QRS波以及放电20S内室早逐渐减少和消失作为理想靶点标准。在理想靶点确认后,经ICE确认消融导管在左心室内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和分析其局部双极电位图。以既往消融成功的经典左后分支室速作为对照,比较两者之间心电图的异同,为以后的标测和消融提供真实可靠的参照。结果ICE证实该3例室早靶点均位于左心室后乳头肌根部或中段,其解剖位置与左心室特发性室速靶点明显不在同一位置,其消融位点较特发性室速更靠心尖部;其局部双极电位在窦性心律时偶尔也可记录到浦肯野电位,但在早搏时都不能记录到浦肯野电位,说明其为肌源性起源,而特发性室速靶点无论窦性心律下还是室速时均可记录到清晰的浦肯野电位;体表心电图尽管可鉴别的特征不多,但后乳头肌起源的室早较特发性室速胸前导联(V:~V。导联)QRS时限明显增宽(前者平均124ms,后者仅86ms),R/S≤1移行也早于特发性室速(后乳头肌室早在V,导联移行为R/S≤1,特发性室速在V,导联才移行为R/S≤1)。消融10余小时后,室早复发。1个月时复查动态心电图,2
贾玉和方丕华任岚刘铮唐闽侯翠红马坚楚建民张澍欧阳非凡吕秀章
关键词: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
术前血浆Hcy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关系及Hcy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⑴368例行PCI的患者按检测术前血浆Hcy(μmol/L)水平分为3组:A组:115例,Hcy≤15;B组:218例,Hcy15~20;C组35例,Hcy≥20,观察每组CIN的发生例数。⑵368例PCI的患者按术前及术后血肌酐水平判断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⑴A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CIN(0.9%),B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CIN(3.7%),C组患者中有9例发生CIN(25.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CIN组术前Hcy水平较非CIN组明显增高,P<0.05。⑶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在校正年龄、BMI、eGFR、对比剂剂量、合并糖尿病、LVEF、血色素及白蛋白等因素后,高血浆Hcy水平使CIN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1.19,95% CI为1.02~1.41,P<0.05。结论:高血浆Hcy水平是PCI患者发生CIN的有效预测因素。
徐新娜任岚王继红韩昊兰永昊赵兴山孙华毅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肌酐
复发心耳心动过速再次导管消融与胸腔镜心耳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评价首次经导管射频消融失败和术后复发的心耳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不同再治疗方式后的中远期预后。方法入选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次经导管射频消融失败或复发的心耳心动过速患者19例,其中5例患者经自愿决定接受胸腔镜下心耳切除术。14例患者接受再次导管消融。患者予以随访,并观察中远期预后。结果经过平均(353&#177;217)d随访,胸腔镜下心耳切除组患者无复发。再次消融组14例患者中,8例患者再次复发。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较大的心内膜侧前10 ms激动面积以及更多种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摄入是再次消融心耳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复发的预测因素。结论对于首次导管消融失败的心耳心动过速患者,胸腔镜下心耳切除术是更为合理的治疗手段。
刘铮任岚贾玉和方丕华马坚郑哲楚建民欧阳非凡李崇强张澍
关键词:复发导管消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流行特征及诱发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诱发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AMI组(4 52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为非AMI组(5 378例),采取查阅病历方式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特征,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AMI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 985例,资料完整者9 904例,有效率为99.2%。其中非AMI组5 378例,AMI组4 526例,分别占54.31%、45.70%。年龄以60~89所占比例较高,占58.60%,男女性别比为1.16∶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0、60~89岁(OR=3.146、3.673)、男性(OR=2.855)、吸烟史(OR=1.910)、高血压史(OR=1.655)、CK-MB>40.14μg/L(OR=3.105)、肌钙蛋白>0.68μg/L(OR=1.322)为AM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重点关注中老年、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史、CK-MB>40.14μg/L、肌钙蛋白>0.68μg/L的人群,并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毛柳青叶欣任岚兰永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