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献忠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4篇疼痛
  • 4篇超声引导
  • 3篇带状疱疹
  • 3篇射频
  • 3篇神经痛
  • 3篇疱疹
  • 3篇经痛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带状疱疹后神...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射频热凝
  • 2篇神经节
  • 2篇热凝
  • 2篇注射
  • 2篇疱疹后神经痛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富血小板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中西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高献忠
  • 11篇徐晨婕
  • 8篇陆伟萍
  • 8篇鲍红光
  • 8篇程浩
  • 8篇管华
  • 3篇史宏伟
  • 3篇华敏
  • 1篇李陆军
  • 1篇斯妍娜
  • 1篇管华
  • 1篇王亭亭

传媒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疼痛科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36~73岁,BMI 18~35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组(PRP组)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组(S组),每组16例。在超声引导下PRP组将制备出的4ml PRP注入跖筋膜表面。S组将复方倍他米松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的混合液注入跖筋膜表面。评估患者注射治疗前(T0)和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时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的VAS评分。采用超声测量T0和T2时患者俯卧位时跟骨-筋膜结合处足底筋膜厚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有无撕裂等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患者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和T2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T3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T0和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类固醇激素均能有效治疗足底筋膜炎,激素局部注射显效快,但富血小板血浆疗效相对更稳定持久。
程浩陆伟萍高献忠徐晨婕管华鲍红光
关键词: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足底筋膜炎
氯胺酮和硫酸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2018-0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继发于带状疱疹的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疱疹区皮损愈合后可出现剧烈疼痛,持续数个月甚至长达数年,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目前PHN的治疗以药物和局部治疗为主,但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各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疗效差异性很大[3-4]。研究证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周及中枢敏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5]。氯胺酮作为非选择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能够广泛地抑制谷氨酸能突触的生理功能,进而治疗各种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6]。
程浩陆伟萍高献忠徐晨婕管华鲍红光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氯胺酮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拮抗剂神经病理性疼痛硫酸镁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镇痛作用的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镇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疼痛科诊疗的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口服药物对照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组(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进行镇痛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进行镇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睡眠质量量表(QS),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1、2、4、6、8周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Q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高献忠华敏岳侃管华徐晨婕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加巴喷丁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疗效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痛性神经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5岁,BMI 18.1~27.9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痛性神经瘤亚甲蓝局部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瘤体直径大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记录治疗后3d、治疗后2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VAS疼痛评分与发作频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抑郁、焦虑状况;记录治疗前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瘤体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HAMA与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疗效确切,创伤小,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徐晨婕高献忠管华卜心怡王亭亭柳舒扬陆伟萍程浩李陆军鲍红光
关键词:痛性神经瘤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焦虑抑郁
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与冲击波治疗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比较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HVUGI)与冲击波治疗(ESWT)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5~7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HVUGI组(H组)和ESWT组(E组),每组26例。H组在超声引导下将1%利多卡因10 ml及生理盐水40 ml注入到跟腱与跟腱前脂肪垫之间。E组采用瑞士STORZ医用放射式冲击波治疗仪MP100治疗跟腱疼痛部位,每周治疗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0~10分评估踝关节僵硬程度,采用维多利亚学院足踝运动功能评估评分(VISA-A)综合评估跟腱病变程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周H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僵硬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ISA-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僵硬程度评分和VISA-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冲击波及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具有良好效果,而高容量注射治疗在治疗后6周时僵硬程度的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
程浩陆伟萍高献忠徐晨婕管华鲍红光
关键词:超声引导冲击波治疗
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第三支三叉神经痛(TN)患者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第三支TN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岁,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组(U组)和单纯CT引导组(C组),每组24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和单纯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并实施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次数、辐射剂量、穿刺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术前、术后2、4、12、24周NR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评分,计算术后疼痛良好缓解率(BNI评分Ⅰ或Ⅱ级)。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完成穿刺操作和射频热凝治疗。与C组比较,U组穿刺次数明显减少,辐射暴露明显降低,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12、24周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2、4、12、24周疼痛良好缓解率、面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其他严重治疗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下实施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第三支TN的安全可行方案,与单纯CT引导比较,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可以明显提升穿刺精准性并降低治疗相关的辐射暴露。
王然高献忠华敏陆伟萍管华史宏伟徐晨婕
关键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卵圆孔三叉神经痛
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等11种方法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安慰剂、地尔硫卓,曲美他嗪、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体外反搏(ECP)、普萘洛尔、体外反搏联合丹红注射液、硝苯地平、硝酸甘油、胸椎旁神经阻滞(PVB)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共11种方法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STATA12.0和Win—BUGSl.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比值比(OR)作为有效率的衡量指标。结果最终11篇研究纳入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其他10种治疗方法(除安慰剂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73,0.74,0.62,0.94,0.83,0.82,0.83,0.83,1.03)。结论对于难治性心绞痛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比其他10种治疗方法更有效。
潘笑笑鲍红光徐晨婕程浩高献忠
关键词:难治性心绞痛有效率
超声定位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顽固性疼痛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45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采用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定位行患侧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B组:给予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联合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C组:采用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定位行单次患侧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监测治疗前(T0)、治疗后2周(T1)、1个月(T2)及3个月(T3)所有患者的患肢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肢皮温、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和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监测所有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B、C组相比较,A组VAS、NPY水平下降,患肢皮温、ABI上升,最为显著,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技术,能够实时动态观察,是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徐晨婕斯妍娜史宏伟管华高献忠程浩陆伟萍鲍红光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射频热凝腰交感神经节
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便携式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n=60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和B组(n=60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便携式红外线”治疗)。比较观察疗效及其在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VAS评价分级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且B组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采用便携式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形成综合性治疗效果。
高献忠
关键词:塞来昔布胶囊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运动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t-SCS)治疗药物无效的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疱疹起始后1个月内)的3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6岁;带状疱疹肢体麻痹累及单侧上肢21例,累及单侧下肢13例。接受st-SCS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回溯性分析,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的疼痛程度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疱疹累及的上肢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下肢股神经、腓肠神经在运动和感觉方面的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以及肌力评定量表(MRC)评级记录肌力变化详情。同时记录电刺激治疗周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NRS为(8.2±0.8)分,治疗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NRS评分显著下降[(4.3±1.1)分、(2.9±1.1)分、(2.3±0.9)分、(1.9±0.9)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6.52、22.45、27.62、29.60,P<0.001)。治疗前PSQI为14.6±1.6,治疗后3个月、6个月PSQI逐渐下降(5.6±1.1、3.9±0.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5.12、32.30,P<0.001)。说明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后3、6个月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及累及下肢股神经MNCV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01),且尺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SNCV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MRC评分逐步提高[(36.4±2.9)分、(38.6±3.7)分、(39.7±3.9)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t-SCS可以缓解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并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肌力和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慕玮瑶史春雨吴纯高献忠王然华敏徐晨婕
关键词: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传导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