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啸

作品数:3 被引量:9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阴道
  • 3篇阴道菌群
  • 3篇菌群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瘤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手术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周宏伟
  • 3篇刘木彪
  • 3篇马啸
  • 3篇康玲
  • 2篇蔡慧华
  • 2篇郑慧敏
  • 1篇盛华芳
  • 1篇何彦
  • 1篇潘颖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锥切手术前后阴道菌群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锥切手术前后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HSIL患者20例,分别采集其锥切手术前与手术后3个月的阴道分泌物,同时检测高危型HPV-DNA含量(HC2法);随后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比较HSIL患者手术前后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的差异。结果 HSIL患者术前高危型HPV-DNA均为阳性,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均转阴性。HSIL患者手术前的阴道菌群以惰性乳酸杆菌、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等为优势菌属,而卷曲乳酸杆菌含量低。在锥切手术后,惰性乳酸杆菌、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等则明显降低,卷曲乳酸杆菌则有升高趋势。术后则以卷曲乳酸杆菌、脲原体、普氏菌属、肠球菌属等为优势菌属。结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经手术去除病变后,高危型HPV含量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其阴道菌群出现了向常见阴道优势菌属转变的趋势。提示HPV可能与阴道菌群构成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
康玲马啸马啸吕丽仪蔡慧华周宏伟刘木彪
关键词:阴道菌群RRNA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阴性与阳性女性之间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方法采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我科就诊的33例未感染HR-HPV(HPV^-)女性及98例感染HR-HPV(HP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TSC、GAST等程序,分析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并对两组女性的阴道菌群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HPV^-组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属,占81.54%,同时含有少量的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属等。HPV^+组患者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则显著减少(40.48%),加德纳菌属显著增加(32.35%),同时普氏菌属、奇异菌属、厌氧球菌属等多种厌氧菌属相对丰度也有所增加。在HPV^+组女性的阴道菌群中发现布鲁菌属的存在,而HPV^-组中未见此菌属。结论阴道菌群失调与HR-HPV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HR-HPV感染者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显著减少,加德纳菌属等多种厌氧菌属过度增殖,并发现有布鲁菌属存在。
潘颖盛华芳康玲马啸郑慧敏周宏伟刘木彪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阴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动态变迁。方法不同时间点采集RVVC患者(6例)以及正常对照女性(5例)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 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TSC、GAST等程序,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以及菌群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主,其中惰性乳杆菌和卷曲乳杆菌比例相当,同时存在少量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和其它菌属;或者以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纤毛菌属等为主要菌属;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丰富度明显降低,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属,卷曲乳杆菌含量明显减少。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出现波动,其中在月经期的波动最为明显,其优势菌属在月经周期中呈现相互交替或保持绝对优势的变化模式;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波动性减弱,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且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菌群结构相似。结论 RVVC患者阴道菌群结构不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相似。诱导卷曲乳杆菌产生或抑制惰性乳杆菌定植,从而恢复阴道菌群比例,可能可以治愈RVVC。
马啸蔡慧华何彦郑慧敏康玲周宏伟刘木彪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菌群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