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 作品数:33 被引量:4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北京怀柔O_3污染过程初始VOCs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为了解北京怀柔区夏季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初始VOCs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以φ计)的特征,识别其关键物种及主要来源,于2016年8月3—1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学楼顶开展强化观测,利用光化学物种比值法和连续反应模型法测算观测期间大气初始φ(VOCs),采用MIR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初始VOCs的OFP (O_3生成潜势),识别关键物种,并应用PMF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对初始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怀柔区O_3污染过程中初始φ(VOCs)平均值为25. 27×10-9,如忽略化学损失,φ(VOCs)将被低估约18. 6%.初始VOCs的总OFP值为144. 6×10-9,VOCs物种对总OFP贡献率的顺序依次为醛酮类>烯烃>芳香烃>烷烃,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丙烯、1,2,4-三甲苯、丁酮、1,3,5-三甲苯是怀柔区O_3形成的关键活性物种. PMF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源对初始φ(VOCs)的贡献率(23. 5%)最高,其次是溶剂使用源(18. 3%)、植物排放源(18. 1%)、工业过程源(17. 6%)、生物质燃烧源(12. 1%)和煤炭燃烧源(10. 5%).研究显示,在北京怀柔区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减少机动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上风向工业过程源的排放是控制怀柔区VOCs的有效措施,而控制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等关键活性物种则是有效抑制VOCs排放对O_3生成贡献的重要手段.
- 胡君胡君王淑兰张敬巧张敬巧张萌王涵
- 关键词:VOCS
- 北京市郊区夏季臭氧重污染特征及生成效率被引量:32
- 2017年
-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_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_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_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_3浓度[以φ(O_3)计]变化特征、O_3重污染过程主控因素与O_3敏感性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φ(O_3)超标时有发生,最大小时φ(O_3)为151.1×10^(-9),其中有15 d的φ(O_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_3-max-8h)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占观测天数的37.5%;不同O_3重污染过程成因有所不同,城市烟羽传输的污染物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影响显著(观测期间臭氧重污染过程:过程1,7月27—29日;过程3,8月9—11日;过程4,8月16日;过程5,8月21—24日),区域光化学污染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也有贡献(观测期间O_3重污染过程2:8月4—6日);结合后向气流轨迹进一步辅助说明了不同重污染过程中O_3的来源不同.研究还发现,观测区域存在反"周末效应"现象,说明观测区域周末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计算的OPE(O_3生成效率)分析了O_3光化学敏感性表明,在有OPE值的22 d内NO_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出现的概率(41%)相等,即观测区域O_3对NO_x和VOCs均敏感;此外还发现,在O_3重污染过程中光化学敏感性会随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由NO_x控制区逐渐转变为VOCs控制区.
- 奇奕轩胡君张鹤丰李慧张萌王涵王淑兰
- 关键词:臭氧光化学污染
- 青岛市夏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于2020年7月1—3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展VOCs在线监测,对VOCs浓度、污染特征、反应活性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青岛市夏季VOCs浓度为(24.78±11.69)×10^(-9),其中烷烃浓度占比最大(44.79%),醛酮(21.98%)和卤代烃(16.85%)次之;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羟基反应速率(L·OH)的贡献较大,分别为37.10%和55.63%,丁烯、正丁烷和丙烯为对OFP和L·OH贡献较高的3类物种。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识别出5个来源,包括液化石油气(LPG)/二次生成源(31.1%)、固定燃烧源(22.6%)、移动源(20.6%)、橡塑生产源(18.1%)和工业溶剂源(7.6%),LPG使用是青岛市大气VOCs的控制要点。后向气流轨迹聚类结果表明,青岛市夏季主要受省内城市气团、东北方向远距离海上气团、东—东南方向海上气团的影响,其中来自省内的短程气团对青岛本地VOCs浓度贡献最大。
- 刘锐泽方渊张韬张敬巧王少博张文杰王涵王淑兰
- 关键词:VOCS反应活性
- 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廊坊市是北京市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为研究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中碳组分污染特征,于2018年1月5日—2月5日在廊坊市开发区国控点位同步开展PM 2.5及PM 10样品采集,使用DRI分析OC(有机碳)与EC(元素碳)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廊坊开发区冬季ρ(PM 2.5)、ρ(PM 10)分别为(54.5±46.0)(91.0±58.2)μg/m^3.PM 2.5中ρ(OC)、ρ(EC)分别为14.64、3.54μg/m^3,PM 10中分别为17.07、4.58μg/m^3;PM 2.5、PM 10中ρ(OC)与ρ(EC)相关性均较好,R^2均为0.91(P<0.01),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来源;在PM 2.5和PM 10中OC/EC〔ρ(OC)/ρ(EC),下同〕分别为4.46和4.16,ρ(SOC)(SOC为二次有机碳)分别为6.15和5.88μg/m 3,分别占ρ(OC)的42.1%和37.7%,表明二次污染较严重.碳组分丰度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M 2.5与PM 10中碳组分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水溶性极性化合物、生物质燃烧及燃煤的混合源,柴油车排放,以及道路扬尘.后向气流轨迹聚类结果表明,颗粒物及碳组分质量浓度受途径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中部、北京市南部气团的影响较大;对于碳组分来源,道路扬尘及汽车尾气受气团传输的影响较大,而生物质燃烧、燃煤等受气团传输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汽车尾气、燃烧源及道路扬尘为廊坊市开发区冬季碳组分的主要来源.
- 张敬巧罗达通王涵张萌凌德印李林柱王淑兰
- 关键词:颗粒物
- 汾渭平原秋冬季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3
- 2023年
- 汾渭平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8年被列为重点区域.本研究针对汾渭平原11城市开展PM_(2.5)化学组分连续观测,分析PM_(2.5)浓度和主要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PMF模型解析PM_(2.5)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2018—2019年秋冬季汾渭平原11城市ρ(PM_(2.5))平均值为(101.4±65.4)μg/m^(3),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1.1倍.临汾市ρ(PM_(2.5))最高(216.8μg/m^(3)),是汾渭平原的2.1倍.(2)2018—2019年秋冬季汾渭平原PM_(2.5)的主要化学组分是有机物、硝酸根离子、地壳物质和硫酸根离子,其中地壳物质占比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1.6倍.(3)受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汾渭平原PM_(2.5)中有机物、硝酸根离子、地壳物质、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4)随着污染的加重,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PM_(2.5)中的占比均逐渐增加,地壳物质、元素碳、微量元素等与一次排放相关的组分占比随污染加重逐渐减少,表明污染期间燃煤源管控仍需进一步加严,而对扬尘源和机动车等污染源的管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5)重污染过程期间,相对湿度增加、风速减小是影响PM_(2.5)浓度上升的客观因素,二次组分以及与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关的化学组分的增长是影响PM_(2.5)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二次源和燃烧源是PM_(2.5)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汾渭平原秋冬季PM_(2.5)污染较重,尤其需要关注燃烧源的管控.
- 李慧王涵严沁程苗苗李燕丽张文杰
- 关键词:秋冬季化学组分重污染
- 聊城市秋季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5
- 2021年
- 于2017年10月15—11月14日在聊城市区采集PM_(2.5)样品,并对其中的水溶性离子(Na^(+)、NH_(4)^(+)、K^(+)、Mg^(2+)、Ca^(2+)、F-、Cl^(-)、NO_(3)^(-)、SO_(4)^(2-))进行分析测试,以研究聊城市秋季PM_(2.5)污染特征。结果显示:观测期间PM_(2.5)浓度均值为(104.9±50.5)μ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浓度限值0.40倍;水溶性离子浓度为(52.2±35.1)μg/m^(3),占PM_(2.5)的45.7%±11.3%,其中NO_(3)^(-)、SO_(4)^(2-)和NH_(4)^(+)为主要组分,占水溶性离子和PM_(2.5)的比例分别为85.2%和45.0%;随PM_(2.5)污染加重,水溶性离子浓度升高,NH_(4)^(+)占比亦逐渐升高,NO_(3)^(-)及SO_(4)^(2-)占比先升高后有所下降,其他离子占比尤其是Ca^(2+)随之下降,表明PM_(2.5)浓度的升高主要受二次无机转化影响;硫转化率(SOR)与氮转化率(NOR)均值分别为0.28和0.27,表明聊城市秋季SO_(2)与NO_(2)转化速率较高,二次无机污染较为严重,另外SOR及NOR与温度及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且SOR对相对湿度更加敏感而NOR对温度更为敏感;聊城市秋季PM_(2.5)呈弱碱性,NH_(4)^(+)的存在形式主要是(NH4)2SO_(4)和NH_(4)NO_(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转化、扬尘源和工业生产排放是聊城市秋季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
- 张敬巧罗达通王少博王涵胡文征李慧刘锐泽王淑兰
- 关键词:水溶性离子
- 银川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为明确银川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秋冬季和2017年春夏季在银川市开展PM_(2.5)样品采集,分析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Na^(+)、NH_(4)^(+)、K+、Mg^(2+)、Ca^(2+)、F^(-)、Cl^(-)、NO_(3)^(-)、SO_(4)^(2-))。结果表明: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和为(23.5±16.8)μg/m^(3),占PM_(2.5)的24.1%,并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浓度水平为SO_(4)^(2-)>NO_(3)^(-)>NH_(4)^(+)>Cl^(-)>Ca^(2+)>K+>Na^(+)>Mg^(2+)>F^(-),其中SNA(SO_(4)^(2-)、NO_(3)^(-)和NH_(4)^(+))占总离子浓度的80.3%,占PM_(2.5)的20.2%。重污染日SNA对PM_(2.5)的贡献比非重污染日增加1.7个百分点,说明银川市PM_(2.5)浓度越高,二次污染越严重。观测期间银川市阳离子当量浓度(CE)/阴离子当量浓度(AE)平均值为1.4±0.8,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CE/AE平均值分别为2.8±1.1、2.0±0.4、1.0±0.2和1.1±0.2,表明春季和夏季PM_(2.5)中碱性无机阳离子的贡献较大,秋季和冬季阴阳离子基本平衡。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源、工业源和扬尘源是银川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污染气团主要来源于南部,PM_(2.5)浓度较高,来源于南部的气团受二次污染源的影响较大。
- 李慧王淑兰张敬巧王涵张玉龙靳燕王平
- 关键词:水溶性离子
- 颗粒物动态源解析方法综述与应用展望被引量:23
- 2016年
- 颗粒物源解析技术是分析排放源与环境受体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颗粒物污染控制决策及控制措施评估的重要支撑工具.随着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和短期重污染过程应急双向需求的提出,颗粒物源解析技术也在经典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改进,向在线高时间分辨率和复合源解析的方向发展.而颗粒物动态源解析是针对大气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来源进行多时间分辨率动态解析的一种新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实现颗粒物源解析动态化的主要技术途径;针对基于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观测、基于大气物理模型、空气质量模型等方法的颗粒物动态源解析技术路线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根据目前的研究和管理需求,结合颗粒物动态源解析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方法、模型研究和应用方向.
- 高健李慧史国良丁爱军游志强张岳翀王涵柴发合王淑兰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 青岛市冬季正构烷烃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青岛市冬季大气PM_(2.5)中正构烷烃的浓度水平、分子组成以及来源,于2020年1月10—23日在青岛市崂山区采集城市地区大气PM_(2.5)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量分析得到26种正构烷烃,并对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浓度为59.2~429.2 ng/m^(3),平均浓度为(230.9±111.7)ng/m^(3),其中正二十四烷烃是浓度最高的单体物种,浓度为49.63 ng/m^(3)。依据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_(2.5)二级浓度限值,采样期间分别有8天污染天和6天清洁天,污染天和清洁天正构烷烃的浓度分别为(283.7±93.6)和(160.5±82.1)ng/m^(3)。污染天和清洁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相似,主峰碳为C22,次峰碳为C24。污染天和清洁天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CPI1和CPI2)分别为0.91、0.81、1.19和0.98、0.84、1.38,植物蜡贡献率分别为6.67%和19.31%,表明人为排放源是青岛市冬季正构烷烃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冬季正构烷烃主要来自人为排放源(煤炭燃烧、车辆尾气排放),植物排放源的贡献较小。潜在源分析结果表明,正构烷烃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长距离传输,低碳数正构烷烃和高碳数正构烷烃的潜在源分布基本一致。
- 温会英王少博张敬巧刘锐泽郭天锋王涵张文杰王淑兰
- 关键词:正构烷烃
- 气候变化影响下湖滨带生态修复区域的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区域的识别方法,具体提供了一种气候变化影响下湖滨带生态修复区域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给定湖泊的预测气象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给定湖泊未来不同时段的水位进行预测;(2)根据各个时段预测...
- 王书航付正辉王涵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