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利用桥联β-环糊精衍生物吸附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桥联β-环糊精衍生物吸附钍的方法。该方法合成了6-对甲苯磺酰酯-β-环糊精,然后将其与二苯乙二酮通过反应合成6-对甲苯磺酰酯-β-环糊精桥联二苯乙二酮(BB?β-CD)吸附剂,引入对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
- 刘慧君荆鹏飞袁亚莉孙允凯龙威胡胜勇冯志远雷兰林
- 文献传递
- 基于响应面优化条件下改性β-环糊精聚轮烷对钍(Ⅳ)的吸附研究
-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一种呈环状的低聚葡萄糖。在通常情况下,由6、7或8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首位相连而成的结晶体,分别称为α、β、γ-环糊精。这其中又以β-环糊精(β-CD)因原料来源广、低毒、廉价等...
- 冯志远
- 关键词:Β-环糊精化学改性超分子体系
- β-环糊精准聚轮烷对钍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以β-环糊精和聚醚胺(β-CD-PPG-NH2)为原料合成β-环糊精准聚轮烷,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验证了材料合成的可靠性。并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吸附反应时间、p H值、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钍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准聚轮烷对钍的吸附效果好,探索出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 H值=3.5,震荡时间80min,吸附剂用量20 mg时,吸附容量可达11.13 mg/g。
- 雷兰林刘慧君冯志远邓珊霞齐彩霞
- 关键词:聚醚胺钍
- 1,3-二甲氨基苯桥联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碱性条件下,以β-环糊精、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制备了6位碳伯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6-OTs-β-CD)。在氮气保护下,将此中间体与1,3-二甲氨基苯反应合成1,3-二甲氨基苯桥联β-环糊精。并用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p H值、温度、时间以及苯酚初始浓度等单因素条件对此环糊精衍生物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7条件下,苯酚初始浓度为50 mg/L时,振荡90 min,吸附量能达到6.675 mg/g。
- 胡胜勇刘慧君荆鹏飞雷兰林冯志远齐彩霞
- 关键词:苯酚Β-环糊精桥联
- 联苯甲酰桥联β-环糊精吸附U(Ⅵ)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英文)被引量:2
- 2016年
- 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在低温碱性溶液中反应合成6-对甲苯磺酰酯-β-环糊精,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表征;联苯甲酰与6-对甲苯磺酰酯-β-环糊精以摩尔比为1:2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联苯甲酰桥联β-环糊精(BBβ-CD)材料,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合成机理以及BBβ-CD和联苯甲酰对U(Ⅵ)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吸附U(Ⅵ)前后的外貌形态进行表征。通过间歇吸附法考察p H、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联苯甲酰,BBβ-CD能更有效地吸附U(Ⅵ),在p H=4.5,反应时间为60 min条件下,最大吸附量为12.16 mg?g^(-1),吸附率高达91.2%。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比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模拟吸附过程,且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
- 荆鹏飞刘慧君张勤胡胜勇雷兰林冯志远
- 关键词:动力学热力学
-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β-环糊精聚轮烷对Th(IV)的动态吸附
- 2017年
- 通过使用响应面分析法(RSM)的Box-behnken设计来优化聚轮烷对Th(IV)的吸附过程,考察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同时对各种相互影响因素建模和拟合,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各独立因素均为Th(IV)吸附过程的显著因素,通过相关系数和方差分析发现预测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在pH值=3.72,吸附时间为35.4 min,钍离子初始浓度为22.8 mg/L,吸附剂用量为30 mg时,Th(IV)的最大吸附量为13.62 mg/g。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ckevich(D-R)的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为自发吸附过程。综上可知,聚轮烷在水相低浓度Th(IV)吸附方面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
- 冯志远刘慧君齐彩霞雷兰林邓珊霞
-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等温吸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