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闻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损
  • 4篇神经缺损
  • 4篇坐骨
  • 4篇坐骨神经
  • 4篇坐骨神经缺损
  • 3篇皮瓣
  • 2篇异种
  • 2篇异种神经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周围灰质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腓肠
  • 2篇腓肠神经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下丘

机构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0篇张博闻
  • 5篇黄永禄
  • 5篇何仲义
  • 4篇巩凡
  • 4篇李晓亮
  • 3篇王红燕
  • 3篇丁冬
  • 3篇梁雪云
  • 3篇赵飞
  • 3篇黄永禄
  • 3篇张博闻
  • 2篇和祯泉
  • 2篇姚占川
  • 2篇牛建国
  • 2篇顾金海
  • 2篇赵奇
  • 1篇温鹏
  • 1篇贾桦
  • 1篇韩怀钦
  • 1篇任双来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SCs-SCs共培养体系联合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雪旺细胞(SCs)共同培养联合异种神经移植体(ANX)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分离,培养SCs,4周龄雄性SD大鼠取双侧股骨及胫骨骨髓分离纯化培养BMSCs。将BMSCs与不同浓度的SCs应用Transwell培养皿联合培养,利用CCK-8检测BMSCs增殖活性。将不同分组细胞打入制备的异种神经支架内。动物实验中,选取体重(100±20)g SD雄性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制备10 mm坐骨神经缺损的大鼠模型,将种子细胞-ANX移植至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分为5组:BMSCs-SCs组(1)、BMSCs-SCs组(2)、BMSCs-SCs组(3)、BMSCs组(4)和空白移植组(5)。术后8周,对各组大鼠行形态学实验检测评价移植神经再生的效果。结果通过CCK-8检测发现共培养体系中的BMSCs细胞增殖活性强于单细胞组,呈典型的极性漩涡状生长。经8周饲养后的动物实验,通过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热板实验、大鼠患侧/健侧胫骨前肌及腓肠肌湿重比率发现,共培养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较好(P<0.05),坐骨神经支配的感觉方面恢复效果显著(P<0.05)。结论共培养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单细胞组;运用共培养体系联合异种神经支架促进神经感觉恢复效果优于运动恢复。
张博闻张博闻方芳李晓亮黄永禄巩凡黄永禄黄永禄巩凡赵飞
尺神经皮下前置与筋膜下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与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肘管综合征患者37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18例,尺神经筋膜下前置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缺失程度评分、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肌力评分、爪形畸形、肘部尺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尺神经皮下前置和筋膜下前置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两种前置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中度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重度患者。结论皮下前置和筋膜下前置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没有差异。但筋膜下前置结合了皮下前置和肌下前置的优点。肘管综合征明确诊断后应积极干预。
赵飞张博闻黄永禄丁冬巩凡李晓亮马建明何仲义温鹏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架在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中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15例,其中GustiloⅢA型4例,GustiloⅢB型11例,小腿中上段6例,...
丁冬赵飞姚占川董梦婷张博闻杨子洋李晓亮巩凡黄永禄马建明沈军温鹏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固定架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下丘脑orexin神经元的纤维投射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神经元调节下丘脑orexin神经元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首先采用逆行示踪技术,将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作为逆行示踪剂注射到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胞体分布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PAG内CTb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特点;接着采用顺行示踪技术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作为顺行示踪剂注射到PAG,观察下丘脑内BDA标记的神经纤维与orexin神经元的重叠分布特点;最后运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BDA标记轴突终末与orexin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果:CTb注射到单侧下丘脑orexin神经元区域后,在PAG观察到大量CTb标记神经元,注射点同侧标记细胞数明显占优,其中PAG外侧区(lPAG)和腹外侧区(vlPAG)可见大量CTb逆标神经元,背外侧区(dlPAG)和背内侧区(dm PAG)可见少量标记神经元;注射点对侧lPAG及vlPAG区域也观察到少量CTb标记神经元。BDA注射到单侧lPAG后,下丘脑内双侧均可观察到BDA标记的神经纤维,但注射点同侧标记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占优。BDA标记纤维与orexin神经元胞体在穹窿背侧接近不定带(ZI)的区域(本文中将此区域称作"穹窿上区")形成显著的重叠分布。透射电镜下观察到BDA标记的轴突终末与orexin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联系,且多为非对称性类型。结论:lPAG投射到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在穹窿上区与orexin神经元形成优势重叠分布、并与orexin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以非对称性为主的突触联系,提示orexin神经元可能在lPAG的直接支配下发挥其调节觉醒状态、摄食行为等功能。
韩怀钦张博闻顾金海赵奇和祯泉任双来何仲义牛建国
关键词:OREXIN下丘脑突触联系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42.6±2.3)岁。小腿远端创面12例,足踝部创面25例。切取皮瓣大小9 cm×4 cm~19 cm×10 cm,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换药等治疗,随访期间记录皮瓣术区两点辨别觉。结果37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4)个月。37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内踝创面术后因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反复出现张力性水泡,皮缘坏死,后期换药后创面自愈。所有皮瓣术后随访均未见溃疡及慢性渗出,局部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15 mm,平均为(11.2±1.7) mm,后期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丁冬赵飞黄永禄黄永禄黄永禄李晓亮张博闻巩凡姚占川张博闻张博闻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小腿远端足踝
枸杞多糖影响大鼠背部皮瓣存活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大鼠背部任意皮瓣存活状态及术后炎性因子、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取8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在大鼠背部依照样布设计4.5 cm2的任意皮瓣。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灌胃(LBP0组),实验组术后用200、400、800 mg/(kg·d)LBP灌胃,分别为LBP200、LBP400、LBP800组,持续时间为2周。记录各组大鼠皮瓣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炎性渗出、水肿、皮瓣张力、皮温及坏死。各组分别于术后0.5、1、3、5、7、10及14 d随机选取3只大鼠测算皮瓣存活面积。切取皮瓣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皮瓣组织中TNF-α、Caspase-3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大鼠背部任意皮瓣造模后3 d,各组皮瓣创面均可见不同程度渗血及肿胀,部分皮瓣逐步出现暗红至青紫,术后7 d皮瓣坏死逐渐显现,术后10 d坏死边界渐清晰,术后2周坏死区域结痂翘起。各组大鼠术后1周内,皮瓣存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LBP800与LBP0组相比,TNF-α因子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10 d差异更明显(P<0.01)。术后5 d,LBP400与LBP0组相比,TNF-α因子mRNA表达量也存在差异(P<0.05);LBP800与LBP0组相比,Caspase-3因子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P<0.05),且术后14 d两组差异更明显(P<0.01)。术后7 d,LBP400与LBP0组相比,Caspase-3因子mRNA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LBP干预可显著降低皮瓣炎性反应因子及凋亡因子的mRNA表达,有助于降低皮瓣组织坏死的风险,改善皮瓣存活微环境。
张博闻张博闻黄永禄黄永禄李晓亮巩凡李晓亮吴建科张梓炀赵飞
关键词:外科皮瓣枸杞多糖炎性因子凋亡因子
ANX联合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由于其易获得性、无伦理学问题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成为近些年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探究了MenSCs与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共培养体系的相容性良好,并且能分泌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王贺颖王红燕梁雪云贾桦段昉张博闻仇莽莽何仲义
大鼠中脑水管周围灰质各分区向下丘脑orexin阳性神经元分布区的投射及其联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大鼠中脑水管周围灰质(PAG)不同分区神经元发出的投射纤维与下丘脑orexin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阐明PAG不同分区神经元支配下丘脑orex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首先将逆行示踪剂霍乱毒素B(CTb)注射到下丘脑orexin阳性神经元胞体分布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PAG内CTb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特点;再将顺行示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注射到PAG不同分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的方法,在下丘脑内观察BDA标记神经纤维及其终末与orexin阳性神经元的重叠分布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将CTb注射到单侧下丘脑穹窿上区或外侧区后,在注射点同侧PAG的外侧区(lPAG)和腹外侧区(vlPAG)可见大量CTb逆标神经元,背外侧区(dlPAG)及背内侧区(dmPAG)仅见少量标记神经元。注射点对侧PAG区域也可观察到少量CTb标记神经元。将BDA分别注射到单侧dlPAG、lPAG和vlPAG后,在下丘脑双侧均可观察到BDA顺标纤维及其终末,但注射点同侧BDA标记纤维和终末的数量明显多于对侧。源自lPAG和vlPAG的BDA标记纤维及其终末与orexin神经元胞体在穹窿上区形成明确的重叠分布和密切接触,而源自dlPAG的纤维少见与orexin神经元接触。结论:lPAG及vlPAG来源的纤维及其终末与下丘脑内的orexin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区域重叠并形成密切接触,可能直接影响orexin神经元的功能。
王晓张博闻和祯泉和祯泉赵奇何仲义顾金海
关键词:下丘脑神经元
ANX联合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
2021年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由于其易获得性、无伦理学问题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成为近些年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探究了MenSCs与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共培养体系的相容性良好,并且能分泌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营养因子。
王贺颖王红燕梁雪云贾桦段昉张博闻仇莽莽何仲义
关键词:伦理学问题多向分化潜能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共培养体系大鼠坐骨神经
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单纯ANX组和ANX+MenSCs共培养组,制备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不同组的桥接体移植到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处,移植术后8周,用热板实验检测大鼠感觉功能的恢复,斜坡实验来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通过胫骨前肌湿重比率检测神经肌肉的功能,用透射电镜来观察髓鞘的恢复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ANX组内原有的细胞及结构基本去除,完整保留了神经的基膜及外膜,ANX+MenSCs组可见圆形的细胞在基膜间稳定黏附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在ANX+MenSCs共培养组中有阳性表达;移植术后8周,ANX+MenSCs组的患肢回缩时间显著短于单纯ANX组(P<0.05),爬坡坡度、SFI值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NX组(P<0.05),ANX+MenSCs组与自体组相比,两组的患肢回缩时间、爬坡坡度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自体组的SFI值显著增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与单纯ANX组相比,ANX+MenSCs组和自体组的髓鞘结构更完整,虽有水肿,但形状小而均匀致密。结论:ANX联合MenSCs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良好,MenSCs可能成为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的潜在候选种子细胞。
王红燕王红燕梁雪云梁雪云贾桦张博闻张博闻何仲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