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伟
- 作品数:46 被引量:25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上中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途径置钉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上中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pedicle rib unit,PRU)途径置钉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对10名无脊柱病变的志愿者进行脊柱T_1~T_8。节段CT扫描,在获得的CT图像上测定各节段的PRU途径置钉安全角度范围、椎弓根横径、PRU横径、椎弓根纵径、PRU纵径及PRU重叠纵径。取4具尸体脊柱标本(T_1~T_8节段),对应肋骨保留10 cm左右。随机于每个脊柱标本的两侧分别经经典椎弓根途径和PRU途径置入椎弓根螺钉,两侧螺钉的直径及长度分别为对应的椎弓根横径的70%和各自钉道最长值的70%。应用Instron 5569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螺钉的抗拔出力。结果:10名志愿者T_1~T_8途经PRU途径置钉的安全角度范围分别为19.71°±1.64°、19.42°±1.88°、17.17°±0.67°、17.22°±1.170、19.36°±1.31°、18.67°±1.58°、18.82°±2.60°、18.72°±1.58°。10名志愿者T_1~T_8椎弓根横径均小于同节段的PRU横径[(8.78±0.05)mm,(18.23±2.46)mm,t=18.192,P=0.013;(7.59±0.08)mm,(16.80±1.31)mm,t=20.175,P=0.002;(6.29±0.07)mm,(15.12±1.22)mm,t=20.271,P=0.004;(5.50±0.05)mm,(14.43±1.00)mm,t=27.403,P=0.004;(5.52±0.06)mm,(14.02±0.85)mm,t=20.312,P=0.001;(5.90±0.06)mm,(14.19±1.12)mm,t=16.772,P=0.047;(6.31±0.07)mm,(14.77±1.31)mm,t=14.229,P=0.017;(6.64±0.03)mm,(15.53±1.90)mm,t=13.000,P=0.048)。10名志愿者T_1~T_8椎弓根纵径、PRU纵径、PRU重叠纵径三者之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4±1.01)mm,(11.05±1.83)mm,(6.37±0.68)mm,F=236.422,P=0.000;(10.72±0.99)mm,(13.09±1.30)mm,(7.46±1.12)mm,F=60.570,P=0.000;(11.34±0.99)mm,(13.45±0.92)mm,(8.99±0.62)mm,F=67.560,P=0.000;(10.67±0.91)mm,(12.49±0.94)mm,(7.94±0.84)mm,F=64.965,P=0.000;(10.34±0.94)mm,(11.96±0.95)mm,(7.96±0.96)mm,F=44.926,P=0.000;(11.33±0.96)mm,(12.36±0.62)mm,(7.72±0.88)mm,F=85.197,P=0.000;(11.30±0.82)mm,(12.16±0.71)mm,(8.34±0.47)mm,F=92.350,P=0.000;(11.39±0.78)mm,(13.71±1.51)mm,(9.34±0.93)mm,F=37.867,P=0.000)。T_1~T_8椎弓根纵径和PRU纵径均大于PRU重�
- 盛红枫徐卫星卢笛丁伟国许新伟
- 关键词:胸椎椎弓根
- 经皮腰椎间孔注射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经皮腰椎间孔注射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为治疗组(经皮腰椎间孔注射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经皮腰椎间孔注射),两组各4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天后...
- 丁伟国徐卫星卢笛宋红浦许新伟
- 关键词:腰痹通胶囊腰椎间盘突出症
- 改良手指再造术的临床应用
- 目的总结改良手术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残余组织情况下再造修复手指中重度外伤、手指缺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57指中重度外伤、手指缺如,应用以"缺什么取什么;缺多少取多少"原则,按比例排序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再造修复。术中...
- 谢庆平谢俊明许新伟
- 关键词:足趾移植手术
-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两种单节段手术患者30例,其中16例患者行PTED术,14例行椎板间开窗术...
- 丁伟国徐卫星卢笛宋红浦许新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微创
-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切取方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皮瓣、单纯筋膜蒂近节指背皮瓣、带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蒂的近节指背皮瓣等3种方式修复指端缺损32例43指,皮瓣面积1.0cm×2.0cm-2.5cm×4.2cm,蒂长1.0-2.5cm。结果术后33指皮瓣全部成活.8指皮瓣部分成活,2指皮瓣坏死。术后随访2-21个月,患指外形满意,皮瓣无臃肿,色泽正常、质软、弹性好.两点辨别觉恢复至11-15mm。供区植皮平整,不影响肌腱活动。结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指腹端缺损的可选方法之一.
- 朱孜冠谢庆平许新伟
- 关键词:指端缺损显微外科
- 颈椎病手术减压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
- 目的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分析不同减压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5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影像学评价标准,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前路采用1~3节段椎间盘切除取髂...
- 徐卫星丁伟国盛红枫许新伟宋红浦卢笛王健
- 关键词:颈椎病前后路JOA评分
- “罗森塔尔效应”在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骶管注射并辅以“权威期待”的心理治疗是否能提高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专家门诊接诊的6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罗森塔尔效应”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小针刀结合骶后孔注射治疗,“罗森塔尔效应”观察组在小针刀结合骶后孔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权威期待”的心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踱步行走试验(SPWT)评分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罗森塔尔效应”观察组痊愈患者12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患者5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罗森塔尔效应”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罗森塔尔效应”观察组各次治疗后VAS评分均更低、SPWT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罗森塔尔效应”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也会发生,尤其针对以“主诉重、体征轻”为主要特征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临床上通过小针刀+骶后孔注射治疗,并辅以“权威期待”的心理治疗可以使其疗效显著提高。
- 卢笛徐彬丁伟国许新伟徐卫星
-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小针刀
-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两种单节段手术患者30例,其中16例患者行PTED术,14例行椎板间开窗术,记录两组术前、术后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大于6个月的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并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手术临床疗效,所得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4个月,对两种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TED组优良率为87.50%,传统开窗组优良率为71.42%,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其结合传统术式与经皮穿刺技术的优势能直接到达突出椎间盘位置,摘除病变髓核,直接解除椎管内压迫,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与传统术式相似的疗效,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可靠术式。
- 丁伟国徐卫星卢笛宋红浦许新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微创
- 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和PKP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或PKP治疗上中胸椎OVCF患者24例36个椎体,其中8例10个椎体行PVP,18例26个椎体行PKP。比较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伤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恢复值,CT复查骨水泥弥散情况,计算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4例患者36个椎体均完成PVP和PKP治疗,手术时间为25~35min/椎。所有患者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左右对称分布,其中骨水泥渗漏3例,渗漏率为12.50%。2例患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限性血肿,术后3~5d血肿吸收;1例患者穿刺侧肋间神经分布区疼痛,3~5d疼痛消失;无血气胸、脊髓损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比较,术后1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及中间高度恢复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24(16±4)个月,椎体形态未见改变。CT复查骨水泥弥散良好,均过椎体中线。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或PKP治疗上中胸椎OVCF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C型臂X线机透视可精准监测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水泥注射时机和注射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徐卫星丁伟国许新伟盛红枫卢笛闻君侠
- 关键词:胸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采用PELD治疗FLLDH患者10例,其中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3例。于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及JOA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4例,良4例,可2例。1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均无复发。结论 PELD治疗FLLDH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 丁伟国徐卫星卢笛宋红浦许新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