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坤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骨...
  • 1篇腰段
  • 1篇腰段脊柱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化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膝关节
  • 1篇人工全膝关节...
  • 1篇人工全膝关节...
  • 1篇膝骨
  • 1篇膝骨关节
  • 1篇膝骨关节病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膝关节置换术

机构

  • 2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2篇刘晓雷
  • 2篇吴任涛
  • 2篇李锦坤
  • 1篇王虎
  • 1篇孙景福
  • 1篇李保良
  • 1篇刘小鹏
  • 1篇彭珍荣
  • 1篇郭伟华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和内固定+植骨组,每组48例。内固定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植骨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治疗前后凸Cobb角、椎管内占位、伤椎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凸Cobb角显著减小、椎管内占位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提高,且内固定+植骨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植骨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小凸Cobb角、降低椎管内占位,提高伤椎前缘高度,值得推广。
刘晓雷孙景福吴任涛李锦坤郭伟华刘小鹏
关键词:疗效对比
关节镜下清理加去神经化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加去神经化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度膝骨关节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关节镜下清理加去神经化治疗,对照组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糊疼痛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等,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并于术后1年进行优良率评价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71±0.77)、(1.51±0.61)、(2.08±0.69)分,对照组分别为(2.78±0.79)、(2.65±0.82)、(3.01±0.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分别为(83.61±3.59)、(88.89±4.31)、(87.68±3.54)分,对照组分别为(76.06±2.87)、(83.38±4.26)、(78.35±1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术后1年手术优良率,研究组为85.71%,对照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加去神经化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刘晓雷李保良王虎吴任涛李锦坤彭珍荣
关键词:关节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