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 作品数:53 被引量:45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从专业走向课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建设路径 被引量:24 2017年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具有不同的主体层次和对象层次,在哪一个层次的组合上建设质量标准受传统、观念、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专业层次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一步。由于课程是教育事业的"心脏",课程标准比专业标准更聚焦质量核心,课程比专业更需要国家标准的规范,因此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需要从专业深化至课程。建设课程国标,不会违背高校课程的特殊性,也不会损害教与学的自由,但需细致考虑课程的类型及标准的要素。 彭湃关键词: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 场馆学习中的'注意力-价值'模型及其启示 场馆学习研究正在从以学习成果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彼特古德的"注意力—价值"模型体现了这种转变。该模型在提出理解注意力的一般框架的基础上,将观众对展品(刺激物)的检测和所获得的价值作为理解注意力... 彭湃关键词:注意力 家庭背景对研究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22年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教育部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升学问题,提出了扩招18.9万研究生的措施。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转向,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教育过程、强调学生学习投人的评价理念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范式。 赖秦江 彭湃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家庭背景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 被引量:2 2005年 20世纪90年代道德领导理论的兴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德治校”的新的思想地平线,同时也昭示着现代大学领导实践的变革趋势。从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对“德治”大学展开深入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具有现代大学精神和开放性世界视镜的中国德行大学。 彭湃 刘献君 李太平关键词:现代大学精神 道德领导 思维向度 控制型指导与研究生能力增长——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发展”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控制型指导是导师采取监督、检查和限制等方式来指导研究生的一种行为模式。导师主要实施工作进度控制、工作范围控制和私人空间控制三种行为。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发展"的调查数据,发现三种控制行为实施比例依次降低。理工农学等实验学科、较低年龄段、就职于较低学术层次高校的导师更有可能对硕士生实施控制型指导。导师实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范围的控制有利于硕士生能力增长,导师对硕士生私人空间实施控制则起负面作用。控制型指导的积极影响主要经由硕士生的学习投入发挥中介作用,其中科研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大于课程学习投入,情感态度投入起调节作用。控制型指导对于情感态度投入较低硕士生的能力增长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彭湃 胡静雯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高层次产教融合的核心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对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及其服务产业的调研 被引量:11 2022年 产教融合具有深度和层次两个维度。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HUST)光学工程学科及其产业伙伴的调研,总结出高层次产教融合的核心特征:产业参与世界竞争、处于技术前沿,具有高成长性、持续产生需求,高度在地化、与大学联系紧密;学科具有引领性和全链条的服务能力;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驱动,目标在于长期的技术创新,形式主要依产业需求而变,资源要素呈产教互补态势,结果形成了产教良性循环和共生互惠。实现高层次融合需要产业和学科的长期努力。学科方需要做到保持人才培养定力、把握学科前沿方向、谋划求得多方支持、系统改革改善环境。 张虎 彭湃 唐明 张新亮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校企合作 学科分类与交叉学科设置:德国的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5 2022年 德国的学科分类主要指学理及统计上的分类。交叉学科在目录中的位置与学科发展的成熟度有关。交叉学科的设置除因学科自然分化而设立外,大体可分为多主体合作型、优势领域扶持型、人才培养导向型及研究问题导向型四个类别,具有项目化、多样性、合作性、时限性等特征。对交叉学科的评价注重绩效并考虑交叉合作对科研及育人目标的贡献度。德国最重要的科学政策咨询机构认为传统学科和交叉学科具有平等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阶段需要注重学科训练,交叉学科的学习主要应在硕士阶段开展,关键在于问题牵引和环境创设。 彭湃 蔺亚琼 赵仲宇关键词:学科分类 跨学科 参与科研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2014年 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华中科技大学900名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了参与科研情况和创新素质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参与科研与未参与科研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敏捷和独创三个创新素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科研参与频次和科研参与强度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尤其是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据此,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学生、学生持续参与的本科生科研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可为之举。 郭卉 刘琳 彭湃 杨文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 理工科大学生 实证研究 基于跟踪计时法的科技馆展览评估 科技馆展览的评估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在评估方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跟踪计时法作为评估科技馆展览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科技馆展览的非正式科学教育特点是这种评估方法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基于数据的定量评估方... 彭湃高等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进展与热点追踪——对AEHE期刊2011-2015年发文的分析 被引量:31 2016年 教学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了解该领域尤其是针对热点主题的研究进展。通过对SSCI收录期刊"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中的评价与评估》)2011-2015年刊发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论文的主题分布不均衡。反馈、学生评教、同伴/自我评价是研究最多的主题,其次是学与教的方法、对待评价的看法、以及教育测量等主题,传统的考试研究、对教的关注等主题日渐衰微,教学评价前沿研究呈现出突出实证性,与微观教学联系紧密,方法运用多元化等特征。 彭湃 周兰兰关键词:教学评价 学生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