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细胞
  • 3篇患儿
  • 2篇血细胞
  • 2篇噬血细胞
  • 2篇噬血细胞综合...
  • 2篇综合征
  • 2篇哮喘
  • 2篇EB病毒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期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肌酶谱变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检测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陶小娟
  • 10篇张惠琴
  • 8篇张静静
  • 6篇孙新
  • 4篇樊蕊
  • 4篇成胜权
  • 4篇罗建峰
  • 2篇钱新宏
  • 2篇王爱丽
  • 1篇潘凯丽
  • 1篇曹玉红
  • 1篇牛焕红
  • 1篇邓跃林
  • 1篇张月萍
  • 1篇田国华
  • 1篇党荣
  • 1篇李凌
  • 1篇卢星辰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PM)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6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诊断PM的10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征。按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2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儿中〈3岁占72.5%(79/109例),以春冬季好发,多有前驱感染,临床以发热、抽搐、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PM患儿其临床表现不同,〈3岁患儿容易发生惊厥,3岁以上患儿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发生率高,单因素分析时,2组在人院后反复抽搐〉/3次、脑脊液(CSF)蛋白≥1g/L、CSF葡萄糖≤1.5mmol/L、CSF葡萄糖/血糖、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性别、年龄分布、发热、颅内高压、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脑膜刺激征、CSF细胞数〉500×10^6/L、血及CSF培养阳性率、合并其他感染、头颅CT/MRI异常、治疗、脑电图异常及抽搐时间≥5min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时,入院后反复抽搐1〉3次(OR=27.84,P=0.048)、CSF蛋白≥1g/L(OR=28.44,P=0.027)、低CSF葡萄糖/血糖(OR=22.15,P=0.041)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M以婴幼儿为主,不同年龄段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入院后反复抽搐/〉3次、CSF蛋白≥1g,/L、低CSF葡萄糖/血糖是PM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儿,早期干预并积极有效随访,可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张惠琴张静静陶小娟牛焕红邓跃林罗建峰樊蕊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6月在西京医院首次诊断并完成1年以上随访的36例IP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复发情况;根据病程中是否有反复发作进行分组,分析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发病中位年龄4.3岁,确诊中位年龄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气促、贫血、发热、乏力等。急性发作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控制症状,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1年组、~2年组、~3年组及>3年组中,不同时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误诊时间(OR=0.084,95%CI:0.01~0.93)及初诊咯血史(OR=0.02,95%CI:0~0.461)是IPH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PH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糖皮质激素可较好的控制急性期病情,延长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对IPH复发无影响。应尽早诊断,及时正规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改善预后。
张惠琴樊蕊张静静陶小娟孙新
关键词: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58例HPS患者的生存资料,分别比较成人与小儿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小儿20例,其中存活12例,死亡8例,病死率40%。小儿死亡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小儿死亡组与存活组年龄及EB病毒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白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38例,其中存活12例,死亡26例,病死率68.4%。成人死亡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伴发肿瘤者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余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S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因多种多样;血小板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不佳,小儿EB病毒感染、年龄小于2岁者及成人伴发肿瘤者,死亡率高,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张惠琴张静静陶小娟王爱丽李凌孙新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血清学和免疫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了解非肿瘤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患儿不同临床类型的EBV抗体、EBV-DNA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为EBV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03例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疾病类型分为3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aleosis,IM)组68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组13例;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组22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EBV抗体、EBV-DNA、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系列的变化.选择同期正常儿童26例为对照组,检测其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系列,并与其余3组比较.结果 (1)CAEBV组、EBV-HLH组的C3、C4水平明显低于其余2组(P均〈0.05);EBV-HLH组、CAEBV组、IM 组及对照组的IgA、IgG、IgE水平均逐渐升高,EBV-HLH组、CAEBV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M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M组CD8+T细胞较其余3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BV-HLH组的总T细胞、CD4+、CD8+、CD4+/ CD8+、NK及B细胞比其余3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3)IM组及CAEBV组各项EBV抗体阳性率均高于EBV-HLH(P均〈0.05);EBV-HLH组的EBV-DNA水平均高于IM组及CAEB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中的EBV-DNA水平与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BV感染导致的IM、CAEBV 及EBV-HLH 3种疾病发病机制均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动态监测EBV载量和细胞免疫功能可反映疾病状态和进展的风险.
陶小娟成胜权钱新宏罗建峰张惠琴
关键词:EB病毒免疫学儿童
58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58例HPS 患者的生存资料,分别比较成人与小儿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
张惠琴张静静田国华陶小娟王爱丽潘凯丽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polyethylene glycol conjugated asparaginase,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01-01~2015-01-01 88例初发的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诱导缓解期随机接受L-ASP治疗42例,PEG-ASP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PEG-ASP组与L-ASP组患儿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比较(88.6%vs 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对骨髓抑制程度重于L-ASP组,且对骨髓抑制持续时间长于L-ASP组(均P<0.05)。PEG-ASP组后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比例显著低于L-ASP组(6.82%vs 24.39%,P<0.05)。PEG-Asp组患儿凝血功能障碍持续时间[(8.65±3)d]长于L-ASP组[(7.52±2.16)d](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ASP治疗时,骨髓抑制、血常规、血凝恢复正常时间长,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与L-ASP相似,PEG-ASP可作为儿童ALL一线治疗的选择。
张静静张惠琴陶小娟卢星辰党荣孙新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临床特征,为CAEBV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血清学、病理学检查和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儿童CAEBV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间断发热、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其他还伴有乏力、咳嗽、呕血、腹泻、皮疹、视网膜炎、黄疸、咽痛、肌肉关节痛等。多有肝功能和血液学异常等。所有患者均有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G(VCA-IgG)抗体和早期抗原EA-IgG抗体阳性,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抗体均为阴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EBV-DNA病毒载量中位数为7.15×105 copies/ml。随访10例CAEBV患儿中,死亡6例,死亡原因分别为颅内出血1例、呼吸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肝衰竭1例,多重感染1例;3例好转,1例病情仍有反复。结论CAEBV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上存在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或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应及时行病毒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尽早确诊。
张惠琴孙新陶小娟张月萍钱新宏成胜权曹玉红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儿童
西北地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分子遗传学分析
成胜权罗建峰张静静陶小娟
潮气呼吸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2~5岁哮喘患儿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检测在2~5岁儿童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首次诊治的216例哮喘儿童为哮喘组,以同期12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哮喘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潮气呼吸肺功能与Fe NO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变化。分析Fe NO水平与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急性期的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均明显低于哮喘缓解期和对照组(均P<0.05)。哮喘缓解期的TPEF/TE、VPEF/VE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急性期支气管舒张试验后TPEF/TE、VPEF/VE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5)。以TPEF/TE、VP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为舒张试验阳性,阳性率69.90%。哮喘组急性期及缓解期的Fe NO[(35.50±14.13)×10^(-9),(28.16±5.52)×10^(-9)]均高于对照组(12.77±7.00)×10^(-9)(P<0.05),且急性期Fe NO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哮喘组急性期及缓解期TPEF/TE、VPEF/VE均与Fe NO无相关性。结论 Fe NO、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互为补充,共同应用可有助于低龄儿童哮喘管理。
张惠琴张静静陶小娟樊蕊孙新
关键词:潮气呼吸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母孕期及新生儿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在母孕期及新生儿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6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2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对所有儿童母孕期和新生儿期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哮喘组与对照组在孕期使用抗生素、新生儿期使用抗生素、新生儿期服用益生菌、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使用抗生素(OR=3.908,95%CI:1.277~11.962)、新生儿期使用抗生素(OR=24.154,95%CI:7.864~74.183)、早产(OR=8.535,95%CI:2.733~26.652)及剖宫产(OR=4.588,95%CI:2.887~7.291)为儿童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生儿期服用益生菌(OR=0.014,95%CI:0.004~0.046)及母乳喂养>6个月(OR=0.161,95%CI:0.103~0.253)为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结论孕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剖宫产、新生儿期避免滥用抗生素、尽量母乳喂养、尽早添加益生菌可对儿童哮喘起到一定的早期预防作用。
张惠琴樊蕊张静静陶小娟孙新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妊娠期新生儿期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