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晨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岩爆
  • 3篇岩爆预测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中国篆刻
  • 1篇篆刻
  • 1篇过采样
  • 1篇反分析
  • 1篇赋权
  • 1篇SMOTE
  • 1篇SR
  • 1篇LINK
  • 1篇MBCT

机构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江晨
  • 3篇李墨潇
  • 2篇宋英华
  • 1篇吕伟

传媒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
篆刻与中国的书法、绘画一样,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独特的中国艺术形式之一。同时中国篆刻与中国书画、绘画、诗歌这几门艺术形式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自古都会把“诗书画印”这四字连在一起,不仅是这几种文化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蕴...
江晨
关键词:篆刻
基于L-XGB算法的岩爆倾向等级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为解决岩爆预测复杂性、特殊性、随机性特征导致样本要求高、预测精度低的缺点,基于LOF(局部离群因子检测方法)结合XGBoost(极限梯度提升树)方法,通过网格搜索和曲线搜索拟合内部学习参数,构建L-XGB岩爆趋势预测模型。使用国内外260组岩爆实例数据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与XGBoost、随机森林、KNN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率94.2%,为岩爆预测提供了更加合理可靠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岩爆预测提供方法以及岩爆的事前风险管理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齐石李墨潇吕伟江晨周伟
关键词:岩爆预测
基于反赋权与MBCT-SR多维云模型算法岩爆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岩爆事故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特征,为解决在当前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研究中,通过正向云发生器经验式计算多维云模型特征值进而导致预测结果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文选取应力比T_(s)=σ_(θ)/σ_(t)、岩石脆性指数B=σ_(c)/σ_(t)以及弹性应变储能指数W_(et)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机器学习理论,采用多维逆向MBCT-SR云发生器算法对岩爆等级进行预测,通过实例数据计算数字特征,建立多维云模型和动态适应度函数,最后选取优化算法反求最优权重。选取国内外192组岩爆实例数据对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并与反赋权一维云模型、常规逆向云发生器多维云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精准率可达89%,岩爆倾向性预测准确率可达到100%,相对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为岩爆预测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评价模型。
宋英华庞昭胜李墨潇江晨齐石
关键词:岩爆预测
基于改进Smote-GBDT算法的岩爆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为准确预测岩爆等级,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首先,从岩爆机制、数据和算法角度,分析埋深(D)、单轴抗压强度(UCS)、单轴抗拉强度(UTS)、岩石脆性指数(B_(1)、B_(2))、围岩最大切向应力(MTS)、应力集中系数(SCF)和弹性变形能指数(W_(et))8个指标,建立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岩爆样本存在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引进托梅克联系(Tomek Link)对欠采样方法,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算法,对岩爆训练样本进行混合过采样;最后,构建SmoteTomek-梯度提升树(GBDT)岩爆预测模型,以38组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moteTomek-GBDT的准确率为92.1%,较未采样提升5.3%,Smote采样提升10.5%,优于随机过采样模型,并且避免跨等级的岩爆误判。
宋英华江晨李墨潇齐石
关键词:岩爆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