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8年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调查
- 2021年
- 目的掌握江西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情况,为今后加强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对江西省原丝虫病流行区的在册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个案随访调查,并通过线索调查搜索遗漏患者,对各流行区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进行调查。结果2018年,江西省尚存慢性丝虫病患者802例,分布在56个县(市、区)。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85.41%为70岁以上者;有淋巴管/结炎、淋巴水肿或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等症状者分别占58.60%、93.89%、17.21%和3.62%。全省在56个流行县(市、区)设立了273个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点,2018年共开展关怀照料活动306次。结论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但仍应加强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工作。
- 雷蕾龚艳凤李志宏郑建刚
- 关键词:慢性丝虫病
- 2012-2015年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情况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情况,为指导消除疟疾阶段的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5年江西省报告的疟疾疫情和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的初次就诊(以下简称初诊)单位、实验室检测单位、报告单位、诊断方式、发病到初诊时间、初诊到报告时间和发病到报告时间等,评价消除疟疾阶段疟疾病例管理的质量。结果 2012-2015年江西省共报告207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以实验室诊断为主(96.62%,200/207)。病例初诊单位主要为县级(29.95%,62/207)和地市级医疗机构(25.60%,53/207);病例实验室检测单位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36.27%,73/207)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29%,42/207),不同年份间实验室检测单位构成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 d(0~149 d),初诊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3 d(0~144 d),发病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 d(0~149 d)。结论江西省疟疾病例初诊和实验室检测单位较多集中在市、县级医疗机构。
- 雷蕾夏志贵李志宏龚艳凤肖宁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考核验收结果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和消除情况。方法按国家地病中心项目方案要求,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所有病区村,县级对改良炉灶及使用情况和病区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进行自评,省级依据方案进行复核,结果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2010)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消除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县级自评结果显示两县区合格改良炉灶率和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均在90%以上,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5.99%。省级复核合格改良炉灶率、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分别为99.83%、96.33%;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15%,县级自评和省级复核结果一致率为86.21%。江西7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达到消除标准的3个县,其他达到控制标准。结论江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明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上官俊郑建刚李紫芬龚艳凤雷蕾
- 关键词:氟化物煤污染
- 2014-2018年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后病情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2014-2018年,每年在江西省芦溪、上栗县分别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和5个非固定监测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监测灶使用情况和食用辣椒相关行为方式,并在固定监测村开展8~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监测。结果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0、83.96、36.64,P均<0.05),而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05)。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2、42.63、50.03、15.29,P均<0.05)。固定监测村和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间食用辣椒正确干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068、3.436,P均>0.05),食用辣椒正确保管率和加工前淘洗率均达到或接近100%。2014-2018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17.04%(106/622)下降至6.68%(90/1347),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72.60,P<0.01);各年度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0.77、0.74、0.71、0.74、0.72 mg/L,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142,P>0.05)。结论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上官俊周炳华毛战球唐乖李紫芬龚艳凤雷蕾
- 关键词:氟改炉改灶
- 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6年
- 2015年WHO发布了《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疟疾疾病负担降低90%"的目标。当前,许多已经实现无疟疾状态的国家正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在中国,随着消除疟疾进程的加快,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潜在威胁和主要挑战。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在消除疟疾阶段和消除后有效开展输入性疟疾的风险评估、防止因输入引起的继发传播提供参考。
- 雷蕾买买提江·吾买尔李志宏夏志贵夏尚龚艳凤肖宁
- 关键词:疟疾风险评估
- 2010—2014年江西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2010—2014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全省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4年江西省疟疾疫情数据和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等。结果2010—2014年江西省共报告疟疾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973/10万.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0.46%(1/218)。①地区分布: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中有65个县(市、区)报告了疟疾病例,病例报告数前三位的县(区)是青山湖区(22例)、南昌县(15例)、进贤县(13例),三者合计为50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22.94%(50/218)。②时间分布: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性。③人群分布:男女性别比为30.14:1.00;主要发病年龄在20~〈60岁,其构成比达94.49%(206/218),其中以40-〈50岁年龄组为最高,达32.11%(70/218);发病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三者合计131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60.09%(131/218);主要输入来源地为非洲和东南亚,分别占境外输入病例的76.19%(160/210)、19.52%(41/210)。结论江西省2010—2014年疟疾疫情稳中有升,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工作。
- 龚艳凤雷蕾金锦扬李志宏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特征数据收集
- 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评估江西省由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本地继发传播的潜在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推动全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调整监测重点地区和风险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建立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收集江西省2012-2015年100个县(市、区)疟疾疫情、传疟媒介和防控能力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各县(市、区)疟疾传播潜能指数(TPI)、消除疟疾防控能力指数(ICI)和疟疾传播风险指数(MRI),并绘制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潜在风险地图。结果全省疟疾传播风险指数前10位的县(市、区)分别为临川区(2.131)、信州区(1.609)、九江县(1.404)、章贡区(1.365)、丰城市(1.225)、青山湖区(1.184)、于都县(1.171)、定南县(1.018)、浔阳区(1.015)和珠山区(1.006)。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级市所在辖区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市、区)。结论江西省存在因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且流动人口越多、防控能力越薄弱的地区,其风险也随之增加。
- 雷蕾夏志贵李志宏夏尚龚艳凤肖宁
- 关键词:疟疾风险评估
-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索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西省疟疾流行因素研究和消除疟疾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0–2017年江西省以县为单位疟疾疫情和人口数据、历史流行虫种和传播媒介等资料,建立江西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利用ArcGIS 10.3软件进行江西省疟疾发病数据分析和时空展示,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发病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50–1975年高峰期、1976–1997年持续下降期和1998–2017年低水平波动期,期间经历了疟疾发病率下降、流行区范围缩小、流行程度显著降低到无本地感染病例的过程。疟疾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转移,最后在平原聚集、滞留、徘徊和消散的过程;疟疾流行虫种经历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向单一间日疟流行,再到输入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多种按蚊分布的复合媒介地区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变化过程。结论自2012年起江西省连续多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阻断了疟疾传播,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疟疾继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 龚艳凤雷蕾李志宏上官俊郑建刚
- 关键词:疟疾地理信息系统
- 江西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被引量:6
- 2016年
- 按照要求,江西省2015年8—10月组织实施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工作。通过县级自评和省级复核结果显示,全省2010—2015年6月30日,共报告疟疾病例248例,年疟疾发病率波动在0.07/10万~0.12/10万之间,其中恶性疟127例,间日疟79例,未分型33例,混合感染5例,三日疟3例,卵型疟1例。报告的病例中输入性病例241例,占病例总数的97.18%,本地感染疟疾病例7例。全省已连续4年未报告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53个县(市、区)通过县级考核,2个设区市通过市级评估。2010—2015年,全省累计培训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医生、实验室和防保人员90 537人次;累计血检"三热"病人551 447例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11例,血检阳性率为0.038%。全省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率由2010年的41.38%上升至2015年的96.67%,实验室检测率由62.07%上升至96.67%;疟疾病例24 h报告率达100%,规范治疗率达到100%,3 d内流调率上升至96.77%,7 d内疫点处置率亦大幅提升。评估结果证实:通过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省各地大力推动了疟疾防治工作的进程,逐步提高了各级临床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疟疾防治专业人员的防治工作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好地完成了《行动计划》提出的任务指标,实现了到2015年全省无本地感染病例的目标。
- 龚艳凤雷蕾金锦扬李志宏
- 关键词:消除疟疾
- 江西省2018年传疟媒介按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掌握江西省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按蚊种类及其种群密度情况,为当地疟疾传播风险评估和制定媒介按蚊控制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10月,在江西省选择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的28个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室内外全通宵诱蚊灯捕蚊法进行传疟媒介按蚊调查。通过按蚊种类鉴定,计算各监测点室内外按蚊密度,分析传疟媒介种类组成、室内外及其不同地形按蚊种群密度差异以及季节消长趋势等。结果共捕获按蚊8665只,均为中华按蚊。其中,室内捕获2508只,平均密度为8.96只/(灯·夜);室外捕获6157只,平均密度为21.99只/(灯·夜)。室内外按蚊数量和平均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t=2.518,P=0.016)。28个监测点中,井冈山市监测点室内、室外按蚊平均密度均最高,分别为66.90和112.80只/(灯·夜),龙南县监测点室内、室外平均密度均最低,分别为0和1.20只/(灯·夜)。平原、丘陵和山区间室内和室外按蚊平均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室内F=0.729,P=0.492;室外F=1.586,P=0.225)。室内外密度高峰均为7月上旬,分别为14.32和31.50只/(灯·夜)。结论江西省中华按蚊分布广泛,属于当地优势按蚊种类,种群密度高,存在输入性疟疾传播的风险;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加强疟疾监测工作,防止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病例发生。
- 龚艳凤雷蕾李志宏上官俊李紫芬郑建刚
- 关键词:传疟媒介种群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