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阳性菌
  • 1篇药浓度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评价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售后
  • 1篇热毒宁注射液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机构

  • 5篇重庆市第九人...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路晓钦
  • 5篇李蓉
  • 4篇董志
  • 1篇李应霞
  • 1篇杨颂华
  • 1篇余佳
  • 1篇兰媛媛
  • 1篇廖兵
  • 1篇黎莉华
  • 1篇黄丹
  • 1篇张琳
  • 1篇杨小芳

传媒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庆市818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08-2012年重庆市ADR监测中心收集的抗肿瘤药致ADR报告818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8例ADR报告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29.83%);以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77.26%);ADR发生率较高的抗肿瘤药主要集中在金属铂类(21.94%)、植物来源类(20.94%)及其他辅助类(28.36%);抗肿瘤药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症状;严重的ADR(包括新的严重的)有51例(6.23%);三级医院为上报主体,上报323例(40.53%)。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肿瘤药ADR监测工作,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以减少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李蓉董志路晓钦朱舒兵
关键词:抗肿瘤药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重庆地区10所医院革兰阳性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2006~2011年常见革兰阳性(G+)菌菌落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地区10所医院2006~2011年就诊患者的各种标本分离的G+菌,所有临床分离菌株均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所医院临床共分离 G+菌14473株,分离率较高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840株(33.4%)、表皮葡萄球菌2566株(17.7%)、溶血葡萄球菌1822株(12.6%)、粪/屎肠球菌1325株(9.2%)。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粪肠球菌,但对亚胺培南、氯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属细菌依然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重庆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具有地域特殊性,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抗菌药物使用。
路晓钦李蓉张琳杨小芳董志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3及SPSS 17.0软件对重庆市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热毒宁注射液所致的125例ADR/ADE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作对比评价。结果在125例发生ADR/ADE的患者中,29例ADE(23.20%)为超适应证用药引起:男性81例(64.8%),女性44例(35.2%);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率较高(48.0%);89.6%的患者在用药30 min内发生ADR/ADE。共发生ADR/ADE 207例次,73.9%为药物性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0.3%为新的ADR。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发生严重ADR的安全风险比为1.176。结论儿童在热毒宁注射液ADR中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规范化应用,并密切关注用药30 min内的临床表现,重视ADR/ADE的监测工作,提高用药安全性。
李蓉董志路晓钦朱舒兵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评价售后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手性药物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对氨茶碱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85∶1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5 nm。SD大鼠,随机分为单用氨茶碱组(APL组)、左西替利嗪+氨茶碱组(LCZ+APL组)和西替利嗪+氨茶碱组(CZ+APL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给药0,2,4,6,8 h时采血测定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LCZ+APL组比较,APL组氨茶碱的给药后初始血管浓度(Co)、消除速率常数(Ke)、药物半衰期(t1/2)、清除率(C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c)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CZ+APL组比较,APL组氨茶碱的Ke,t1/2,CL,AUC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o及Vc无显著差异(P>0.05)。与LCZ+APL组比较,CZ+APL组氨茶碱的Ke,CL,Co,AUC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t1/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均可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代谢率减慢,同时西替利嗪使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的作用比左西替利嗪更明显。
路晓钦黄丹李蓉董志
关键词: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氨茶碱血药浓度
重庆地区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用药策略研究
路晓钦杨颂华廖兵李应霞余佳张琳李蓉兰媛媛黎莉华
收集了重庆10所医院(6所三甲,4所二甲)的微生物检验资料,首次系统调查分析了重庆地区病原菌的分布构成特点及其耐药趋势的变迁,揭示了重庆地区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具有地域特殊性,统计了重庆地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
关键词:
关键词:抗菌药物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