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治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羌族地区黑热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 1993年
- 汶川、理县和茂县是四川羌族聚居地,也是全国黑热病主要高发地区之一。黑热病长期以来危害羌族人民的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防治,末能控制流行。1990年我们采用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很好防治效果,使整个地区灭犬前后发病数相比下降59.8%。 1 防治前的概况我省羌族地区黑热病主要流行以威州镇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的三角地带。五十年代消灭家犬后,发病数一度下降,但是。
- 吴远祥李国茹高斌张安治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 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报道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1987年以来共确诊患者141例,分布在两区一镇六个乡,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多。对5个村寨的调查,凡病犬多的村寨都有黑热病人发生,证实汶川黑热病流行与犬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间有病人相距很近或一家中有数例患者先后发病的现象。在调查的125只家犬中,以1~3龄的家犬发病较高。中华白蛉为当地唯一媒介。
- 吴远祥张安治李国茹陈明张先钦胡孝素阚兵胡锡敏蒋能富张显林
- 关键词:黑热病流行病学内脏利什曼病
- 用McAb-AST及骨髓涂片法对四川省汶川县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1991年
- 作者等用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及骨髓穿刺涂片法对汶川县125只犬进行感染利什曼原虫调查,骨髓涂片法查出原虫的阳性犬46只,感染率为36.8%,较之历年来陇南、川北报道的犬感染率为高,不但查明了当地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严重性,且为本年在白蛉繁殖季节前消除这些传染源提供了确切依据。为了研究对犬利什曼病的简易、准确的调查方法,我们同时用McAb-AST对该125只犬的血清,检测其循环抗原,结果与骨髓涂片阳性符合率为97.8%,总符合率95.2%,可望取代骨髓涂片法。
- 胡孝素林芳清阚兵吴远祥张安治李国茹陈明张先钦蒋能富张显林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
- 四川省黑热病的防治对策被引量:6
- 1992年
- 四川省黑热病主要流行于汶川、南坪、理县及茂县,但是,由于人口流动频繁,造成在全省17个市、县报告有现患病人。1990年共发病117例,其中死亡3例,比1989年上升88.7%,疫区家犬感染率达36.8%(46/125),居全国首位。现将我省黑热病流行概况及防治对策简介于后。 一。
- 吴远祥李国茹张安治
- 关键词:黑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