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穿刺钢丝钩状电极紧急心脏起搏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作者研制的钢丝钩状电极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均能在30s内起搏心脏,动物实验维持恒定起搏1.5~9h.该电极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起效迅速、起效迅速、价格便宜,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 朱纯石张敏州谭桂明王景峰刘品明伍卫李健明
- 关键词:心脏起搏动物实验
- 三七皂苷Rg_1与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 1996年
- 比较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g1(20mg/kg)与胺碘酮(10mg/kg)对正常麻醉犬的心室电生理作用。24只正常犬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g1组和胺碘酮组。麻醉后沿正中开胸,暴露心脏。应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测量用药前后心室电生理参数。结果发现,Rg1与胺碘酮均不同程度地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及心室MAP时程。提示Rg1与胺碘酮均延长心室不应性及心室复极化时程。表明Rg1对心室的电生理作用类似于胺碘酮。
- 伍卫张旭明刘品明王景峰周淑娴李健明
- 关键词:皂甙类胺碘酮药理学电生理学心室RG1
- 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房电生理效应及其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观察了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房电生理效应及其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4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胺碘酮组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组。胺碘酮组犬予以胺碘酮口服,每日400mg,共4周.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创作甲状腺机能减退模型。电生理实验结果表明,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与胺碘酮的心电生理效应有很高的一致性,两者均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房功能传导期(AFCP)。不同的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对心房间传导时间(LACT)无影响,胺碘酮使之延长。甲状腺机能减退组和胺碘酮组持续性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SAT)的诱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刘品明张旭明伍卫李健明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胺磺酮电生理心律失常
- 奎尼丁与胺碘酮对犬心室复极和室颤阈值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1996年
- 采用记录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和电刺激技术观察口服奎尼丁或胺碘酮4周后的犬心室电生理参数的改变,以探讨奎尼丁和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奎尼丁和胺碘酮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分别达42.2%和51.9%(P 均<0.01),延长 Q-T 间期分别达58.1%和62.4%(P 均<0.01)。奎尼丁延长 QRS 时限达47.9%(P<0.01),其延长单相动作电位复极50%~90%Ⅱ寸程(MAPD_(50~90))较胺碘酮更显著(P<0.01),并使其复极离散度(MAPDd)增加105.9%(P<0.01),对室颤阈值(VFT)无显著影响。而胺碘酮延长 QRS 时限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MAPDd 无显著影响,提高 VFT 达52.0%(P<0.01)。实验表明胺碘酮能提高心室电稳定性而奎尼丁无助于心室电稳定性的提高。
- 刘品明张旭明伍卫李健明
- 关键词:胺碘酮单相动作电位室颤阈值
- 三七皂甙Rg_1对犬心电生理特性及心室纤颤阈值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 1995年
-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Rg_1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及室颤阈值(VFT)的影响.方法:17只正常犬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Rg_1组(20 mgkg^(-1),iv).麻醉后沿正中开胸,暴露心脏.应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测量心肌电生理参数及VFT.结果:Rg_1延长窦房结恢复时间19.1%;延长房室传导文氏阻滞周长7.1%;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7.9%;延长心室MAP时程(MAPD),其中MAPD_(30)延长25.5%,MAPD_(50)延长24.2%,MAPD_(90)延长13.5%;提高VFT 19.2%.结论:Rg_1延长心室不应性及复极化时程,提高VFT,提示Rg_1的作用与胺碘酮的效应类似.
- 伍卫张旭明刘品明李健明王景峰
-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学
- 射频消融治疗起搏器术后房颤并心衰2例
- 1993年
-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是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我们应用该技术成功地治疗了2例安置起搏器术后快速性房颤并心衰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例1] 女性,73岁,因“病窦综合征(慢—快型)伴发阿斯征”于1990年4月埋藏TUR LCP201VVI起搏器.术后无晕厥,但心电图为快速房颤,室率最高达200次/分,心功能Ⅲ级,经药物治疗未能减慢心室率.
- 张敏州朱纯石张旭明伍卫王景峰刘品明陈锡龙李健明
- 关键词:房室交界区快速房颤快速性房颤快型心室率
- 奎尼丁和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差异探讨
- 1995年
-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从心室复极化时程、时相及复极化离散性和心室肌电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口服奎尼丁和胺碘酮4周后对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奎尼丁和胺碘酮有相似的心室电生理效应,包括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复极化时程。但是奎尼丁对延长复极化后期的作用尤为突出,且使复极化离散性增加,对心室纤颤阈值无显著影响;而胺碘酮均一同步地延长复极化时程,不影响复极化离散性,且使心室纤颤阈值上升,提高心室肌电稳定性。
- 刘品明戴冽张旭明伍卫李健明
-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电生理学心室
- 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室电生理效应及其抗颤动作用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心脏电刺激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大的在体心室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呈现出与胺碘酮相似的电生理效应。包括同步均一地延长心室复极化(且主要是复极化前期),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并具有抗心室纤颤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的心电生理效应及其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刘品明张旭明伍卫朱纯石谷小鸣李健明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电生理学抗心律失常胺碘酮
- 自发性单形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
- 1994年
- 分析连续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37例618次单形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结果表明:NSVT平均发作次数为16.7±28.9次/24h,NSVT平均频率为161.2±26.1次/min.时程为3个QRS波群的NSVT占大多数(86.4%),≥6个QRS波群的NSVT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80%)。NSVT呈昼夜节律分布,高峰出现在上午8~10h。NSVT第1个搏动的平均偶联间期(CI)为479.7±78.4ms,平均提前指数(PI)为1.33±0.24。PI<1仅占2.9%,提示绝大多数NSVT并非由于RonT所引起。NSVT前末次R-R间期延长占25.7%,多数由于室性早搏后代偿间期所致(85.5%),窦性周期突然延长仅占14.5%。NSVT前基础窦性心率与CI呈线住负相关(r=-0.39),而与NSVT频率无线性相关。
- 伍卫张旭明李健明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
- 低功率射频消蚀治疗心动过速的初步经验
- 1996年
- 低功率(15~25W)射频消蚀治疗心动过速20例,其中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旁道均在左侧,9例成功.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蚀慢径路与2例起搏器术后快速性房颤消蚀房室结均成功.1例室性心动过速消蚀不成功,总成功率90%.低功率射频消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敏州朱纯石伍卫王景峰陈锡龙周淑娴翁书和李健明
- 关键词:消蚀术射频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