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晨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毒品
  • 4篇毒品预防
  • 4篇成瘾
  • 3篇预防教育
  • 3篇教育
  • 3篇甲基苯丙胺
  • 3篇苯丙胺
  • 3篇丙胺
  • 3篇成瘾者
  • 2篇毒品预防教育
  • 2篇心理渴求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人格特质
  • 2篇戒毒
  • 2篇禁毒
  • 2篇复吸
  • 2篇大数据
  • 1篇调度
  • 1篇毒瘾

机构

  • 13篇中国刑事警察...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公安厅

作者

  • 13篇李晨
  • 7篇唐浩
  • 3篇王玮
  • 2篇肇恒伟
  • 1篇赵子阳
  • 1篇王锐园
  • 1篇关纯兴
  • 1篇刘明

传媒

  • 4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辽宁警察学院...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禁毒社工的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
2024年
目的探索禁毒社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禁毒社工机构管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向S市1258名禁毒社工发放问卷,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兴趣胜任、劳动关系氛围、家庭社会认可在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禁毒社工机构可以通过培育公共服务动机、培养职业兴趣和胜任、改善劳动关系、增强公众认可度等方式提升禁毒社工的工作满意度。
李晨
关键词:禁毒社工公共服务动机工作满意度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人格特质及其对心理渴求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成瘾者(methamphetamine addict,MA)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渴求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复吸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2017年8月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315例MA为研究对象,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和《药物渴求问卷》,了解MA的人格特质因子、脱毒期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人格特质与心理渴求之间的关系。结果MA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和自律性因素低于常模(P<0.01),而恃强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因素高于常模(P<0.01)。MA心理渴求五个因子总平均分为(3.36±1.85)分。人格特质中聪慧性(r=-0.201,P<0.01);稳定性(r=-0.275,P<0.01);有恒性(r=-0.184,P<0.05);恃强性(r=0.269,P<0.01);敢为性(r=0.210,P<0.01);忧虑性(r=0.259,P<0.01)和独立性(r=-0.254,P<0.01)与心理渴求五因子间存在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性与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呈负相关(β=-3.987,P=0.000),恃强性与毒品的心理渴求呈正相关(β=3.381,P=0.001)。结论MA具有与常人不同的人格特质,生理戒断期间对毒品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渴求,人格特质中稳定性对心理渴求程度有着负向预测作用,恃强性对心理渴求程度有着正向预测作用。
唐浩李晨
关键词:人格特质心理渴求复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毒瘾戒治成效评估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毒瘾戒治成效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同级指标相互独立,上下级指标具有逻辑关联性的原则,构建毒瘾戒治成效的三级指标评估体系;针对三级指标评估体系,利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得到每一级各项指标对...
唐浩李晨赵伟
一种戒毒数据管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戒毒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外部接入的方式,实时采集戒毒人员的原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重复数据和错误数据剔除,并对剩余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戒毒人员的结构化数据;存储模块...
唐浩李晨赵伟
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18年
我国吸毒人群低龄化问题严重,一些青少年开始有倾向,或者已经接触到毒品,对这些青少年开展的教育通常采用问题视角。优势视角是不同于传统的问题视角的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将针对这些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聚焦在发现和拓展优势资源和能力上来,通过专业的人员、科学的方法、优质的资源、合作的关系等方式来发现、发挥和发展青少年自身和环境的优势,实现青少年应对风险自信心的建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社会支持资源的拓展。
李晨
一种基于安防物联感知平台的戒毒场所管控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安防物联感知平台的戒毒场所管控方法,管控方法包括:响应于管控点的应急处置模块接收到的报警信息,管控点的监控中心模块自动定位报警位置并调取该报警位置的监控视频图像,以进行证据固定,并识别出监控视频图像中...
唐浩李晨赵伟
国外毒品预防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小学高年级毒品预防教育的启示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我国新发现吸毒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的趋势,面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刻不容缓。国外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较早,经验丰富,主要特点是教育时间早、重视生命教育、组织机构协同合作。我国应充分吸取国外毒品预防教育经验,研究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内容以及要求。应尊重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转变原有的恐吓式教育模式、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的教育手段、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教育,以建立系统科学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李晨
关键词:毒品预防教育小学高年级
辽宁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9月通过辽宁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在沈阳、鞍山、抚顺、丹东、营口、辽阳6个市抽取因吸食甲基苯丙胺被初次抓获的1 734例≤40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进行攻击行为评估,将其分为暴力攻击组(n=408)和非暴力攻击组(n=1 326),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吸毒/酗酒(OR=4.03,95%CI=3.18~4.89)、有同伴暴力(OR=7.50,95%CI=6.86~8.13)、兴奋性人格特质(OR=1.11,95%CI=1.01~1.22)、不信任人格特质(OR=3.97,95%CI=2.74~5.19)、父亲教养方式为拒绝/否认(OR=2.52,95%CI=2.12~2.91)是辽宁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总分较高(OR=0.54,95%CI=0.45~0.63)是辽宁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辽宁省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受到家庭、社会、应激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王玮肇恒伟李晨赵子阳
关键词: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
我国民办禁毒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初期的战略选择——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SWOT-PEST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我国民办禁毒社工机构在政府的扶持下快速创建和运行,机构的发展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在发展初期,战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视角,利用SWOT-PEST分析模型,以S市为例,形成民办禁毒社工机构的分析矩阵,从政治政策、经济管理、社会、技术层面进行协调、整合分析,得出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的初级阶段外部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态势分析法制定战略选择模型,为机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
李晨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
公安院校毒品预防社会实践课程改革探索
2024年
为了解决传统毒品预防课程存在的学生认同度低、能力和素质培养途径欠缺、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效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学专业毒品预防课程组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探索毒品预防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改革路径,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反向教学设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多元化评价体系、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等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水平,提高学警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助力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促进育人水平持续提升。
李晨
关键词:公安院校毒品预防社会实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