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宁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 2022年
- 目的建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修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风险的疾病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194名ATAAD患者的23项临床资料。分为Non-AKI组和AKI组,利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预测因素,使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图、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识别、校准和临床有用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示心衰、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异常心电图、心包积液及肾动脉夹层是影响ATAAD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使用R语言建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C指数为0.779,通过内部验证C指数为0.748,AUC值为0.778,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AKI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ATAAD患者术后AKI的预测。
- 杨小芳路宁杨路希崔芬芬孟文勃李元敏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性肾损伤列线图
- 法洛四联症与NOTCH1和JAG1基因3′非编码区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与NOTCH1和JAG1基因3′非编码区(3′UTR)变异的相关性,为TOF患者临床诊断提供遗传依据。方法采用民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例汉族TOF患者及14例回族TOF患者,并分别以20名汉族及20名回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筛选出TOF患者在两个民族人群中,NOTCH1和JAG1基因3′UTR存在的变异。通过PCR技术,结合DNA序列测序,测定、验证、确定样本人群中这些变异位点;进一步运用TargetScan、PicTar和microRNA.org等软件对变异位点可能结合miRNA进行分析,推测其和TOF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出TOF患者NOTCH1基因3′UTR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JAG1基因3′UTR存在6个SNP位点。9个SNP位点在4组对象中的分布频数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JAG1基因3′UTR rs542746042位点在汉族对照组与汉族病例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结果显示,JAG1基因3′UTR有差异的SNP位点(486delT)可与miRNA结合。结论NOTCH1和JAG1基因3′UTR的核苷酸变异可能与TOF的发生相关。
- 杨小芳崔芬芬李元敏周文君党国琴胡源路宁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NOT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 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评价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232例,根据CAG结果和Gensini评分分为对照组、低分组和高分组。采集其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超声及造影等资料。比较各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inear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fPWV对Gensini评分≥30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1)低分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总胆固醇、心肌缺血、cfPWV、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Gensin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组与对照组之间吸烟史、糖尿病史、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斑块指数(PI)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BMI、SBP、FBG、LDLC、Hcy、心肌缺血、cfPWV、ABI、IMT、PI、Gensin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Linear回归模型显示,cfPWV、IMT、BMI、ABI、Hcy、高血压病史都是影响Gensini评分的独立因素。(3)以cfPWV水平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0.783~0.885,P〈0.001),cfPWV预测Gensini评分≥30分的最佳界值是12.2m/s(敏感度87.8%,特异度72.7%)。结论 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其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 张翔康宏路宁党林林姚亚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
- 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储备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复极储备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窦性心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29例,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动周期中QT间期的恢复,将恢复异常者纳入观察组,将恢复正常者纳入对照组,比较组间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室速发作的差异性;比较组内不同心率下QTc间期的变化;评价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QTd无统计学差异,QTc间期(p=0.010<0.05)、Tp-ec间期(p=0.000<0.05)、Tp-ed(p=0.03<0.05)有统计学差异,室速发作(17例、5例),发生率(p=0.003<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对照组不同心率下QTc间期变化有统计学差异;QTc、Tp-ec、Tp-e/QT比值对复极异常有诊断价值(p<0.05),QTd、TP-ed、对复极异常无诊断价值(p>0.05),各指标诊断复极储备异常的最佳界值如下:男性QTc≥458ms,女性QTc≥469ms,Tp-ec≥95ms,TP-e/QT比值≥0.22。结论 QTc、QTd、TP-e、TP-ed、TP-e/QT比值是适用于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储备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指标,结合室性期前收缩后QT间期的动态性变化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对SCD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有指导作用。
- 路宁姚亚丽康宏张翔苏婷党林林
-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QTC间期Q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