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川
-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制备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的特征被引量:10
- 2019年
- 背景:在骨缺损修复治疗中,为了恢复损伤处相应组织结构往往需要骨支架材料的植入。3D打印技术可精确模拟人体骨骼形貌并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重建,这为骨缺损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目的:介绍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技术及材料选取,总结其在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应用。方法:作者以"3D printing materials,3D printing technology,bone defect,bone tissue engineering,active substances,clinical application;3D打印材料,3D打印技术,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检索2009至2019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Medline、万方、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可制备出个性化及内部结构精确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能够克服传统支架内部结构可调控性差、外形与缺损处不匹配等缺陷。目前应用于骨组织支架制备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和近年来关注度比较大的生物3D打印等。目前较常使用的3D打印材料主要为金属、生物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等。3D打印骨组织支架在临床骨缺损治疗中不仅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并且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康复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 王凯郑爽潘肃张恒张伟王浩胜杨小玉付川
- 关键词: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康复训练
- 负载IGF-1的聚多巴胺改性PLGA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及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聚多巴胺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及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后对材料性能和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乳化挥发法制备PLGA多孔微载体,使用聚多巴胺对微载体进行表面改性并负载IGF-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试仪检测聚多巴胺改性前后PLGA多孔微载体的表面形貌结构、表面基团和亲水性,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采用BCA法检测改性前后材料的蛋白吸附能力.PLGA微载体(PLGA组)、聚多巴胺改性PLGA微载体(PD-PLGA组)和负载IGF-1的聚多巴胺改性PLGA微载体(PD-PLGA/IGF-1组)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DIPI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观察PLGA多孔微载体聚多巴胺改性和负载IGF-1后对MC3T3-E1细胞增殖、黏附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PLGA微载体表面呈多孔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聚多巴胺成功附着在PLGA微载体表面.聚多巴胺改性后PLGA微载体亲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表面蛋白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7d后,PD-PLGA组和PD-PLGA/IGF-1组的细胞增殖率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PLGA组(均P<0.05).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3d后,DIPI染色显示PD-PLGA组和PD-PLGA/IGF-1组的贴壁细胞数均高于PLGA组.结论 PLGA多孔L微载体经聚多巴胺表面改性后其生物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负载IGF-1后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 付川朱佳琦白皓天胡琦王宇白云深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微载体
- 不同电刺激信号对大鼠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的电刺激信号对大鼠雪旺细胞(RSC96)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使用RSC96细胞系(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经过2次传代培养,以1.25×10^4/孔的密度种植于24孔细胞培养板中,次日电刺激信号分别采用不同的电压(10、100、500、1 000、5 000、10 000 mV/cm)、不同的频率(0.1、1.0、100.0、1 000.0、10 000.0、1 000 000.0 Hz)、不同的脉冲占空比(5%、10%、30%、50%、70%、90%)及不同的波形(正脉冲波、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杂波、直流波)对细胞进行电刺激,每组设置3个平行样,细胞每天刺激30 min,持续刺激4 d。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当电刺激频率为100.0 Hz、脉冲占空比为50%、波形为矩形波时,电压〉500 mV/cm时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当电刺激频率为100.0 Hz、脉冲占空比为50%、电压为500 mV/cm时,正脉冲波、正弦波、矩形波和三角波都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当电刺激波形为矩形波、脉冲占空比为50%、电压为500 mV/cm时,频率100.0-1000.0 Hz组细胞增殖率最高。当电刺激波形为矩形波、频率为100.0 Hz、电压为500 mV/cm时,不同的脉冲占空比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不同的电刺激信号条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较大。电压≤500 mV/cm、有规律的脉冲波形、频率为100.0-1000.0 Hz电刺激信号能够获得较好的RSC96增殖的效果。实验所获得的优化电刺激参数在外周神经修复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 王宇付川危岩章培标
- 关键词:电刺激雪旺细胞细胞增殖外周神经
- 聚多巴胺改性的纺丝膜复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 2019年
- 生物材料联合生长因子修复神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1],本研究利用聚多巴胺(PDA)表面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纺丝膜物理吸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并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在该复合材料表面黏附,增殖和分化.一、材料与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纺丝膜并利用PDA进行改性,随后将改性后的PDA-PLGA纺丝吸附IGF-1得到新型复合材料.采用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对表征进行测定.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复合材料表面IGF-1的吸附效率和释放曲线进行测定.将孕14 d的SD大鼠体内子鼠的海马组织进行分离并提取NSCs,随后体外悬浮培养NSCs并传代.
- 齐治平杨利丽潘肃马悦付川陈雪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IGF-1生物材料
- 一种微载体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载体的制备方法。该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由DMSO与NMP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或纯NMP中,得到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置于装有针头推注装置的静电发生器...
- 章培标付川王宗良高田林王宇
- 负载金纳米粒子聚多巴胺涂层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因为创伤、肢体畸形、肿瘤及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骨缺损发病率也在日益升高,大面积的骨缺损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交造成非常大的不便,从而导致患者身心及经济的巨大负担。目前针对于大面积骨缺损的临床治...
- 付川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骨缺损
- 重组人胶原绑定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与复性
- 2016年
-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制备带有胶原结合结构域(CBD)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研究CBD-BMP2表达、纯化及复性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将具有胶原结合能力的CBD基因序列克隆入BMP2基因序列的N端,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质粒pet21b/CBD-BMP2,转化入工程性大肠杆菌BL21菌株内;37℃条件下添加诱导剂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持续诱导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运用超纯水稀释复性法对纯化后的CBD-BMP2进行复性;0.22μm微孔滤膜对复性后蛋白除菌,通过除菌前后蛋白浓度比值计算回收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纯化以及复性;BCA蛋白定量法测定蛋白浓度。结果:重组质粒pet21b/CBD-BMP2在工程性大肠杆菌中得到充分表达;CBD-BMP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8mol·L^(-1)尿素存在条件下目的蛋白溶解于裂解液上清中,经纯化后目的蛋白单体存在于洗脱液B中,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000;稀释复性后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14 000及28 000处可见2条清晰条带,重组蛋白单链成功复性为二聚体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 000;过滤除菌前后目的蛋白浓度分别为110和80mg·L^(-1),回收率约为73%。结论:重组CBD-BMP2载体成功转化至大肠杆菌内,CBD-BMP2蛋白得到了高效的表达和复性。建立了利用原核表达体系制备重组CBD-BMP2蛋白的实验方法。
- 吴乃蓬王宇宋佳武振旭高田林冯祥汝付川王宗良王春艳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包涵体复性
- 一种细胞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羟基磷灰石与氨基酸‑N‑羧酸酐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到接枝聚氨基酸的羟基磷灰石;将所述接枝聚氨基酸的羟基磷灰石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混合,...
- 章培标李林龙付川王宗良史新翠高田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功能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功能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敷料抗菌性、抗炎性及电活性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敷料以聚多巴胺修饰的PLGA膜为基底,基底表面结合有金纳米颗粒和Os抗菌肽。将PLGA完全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将...
- 王征董永康付川
- 聚乳酸-症基乙酸共聚物/氧化石墨烯纳米纺丝膜搭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搭载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聚乳酸-轻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化石墨烯(GO)纳米纺丝纤维膜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PLGA/G0纳米纺丝膜并物理吸附BDNF,采用扫描电镜观察PLGA/GO纺丝膜的微观结构。采用ELISA测定BDNF在PLGA/GO纺丝膜上的搭载效率和释放曲线。将NSCs接种在PLGA/GO和PLGA/GO/BDNF材料表面,釆用MTT法对各组的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利用免疫荧光和PCR对33微管蛋白(Tuj-1)表达进行观察。随后将3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对照组(10只)、PLGA/GO组(10只)和PLGA/GO/BDNF组(10只),利用维纳斯剪切割T,脊髓组织建立脊髓半切损伤动物模型,PLGA/GO组和PLGA/GO/BDNF组分别将对应的纳米纺丝膜原位移植覆盖于损伤处。造模后1,7,14和28d利用BBB评分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于伤后1个月时取材,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LGA/GO纺丝膜为不规则的光滑纤维样结构,纤维直径(987.5±176.3)nm,NSCs可以在纺丝膜上正常分化为神经元。ELISA结果显示,PLGA/GO纺丝膜对BDNF的负载率约为47.5%;释放曲线显示,BDNF在第1天首先释放30%左右,随后至第21天释放至60%左右。MTT和PCR结果显示,PLGA/GO/BDNF组的吸光度(A)值和Tuj-1表达显著高于PLGA/G0组(P<0.05)。造模后28d,PLGA/GO/BDNF组BBB评分为(15.3±0.7)分,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的(11.8±0.8)分和PLGA/GO组的(12.7±0.8)分(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LGA/GO/BDNF组NeuN表达为(13.7±2.2)个,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的(4.3±2.9)个(P<0.05);PLGA/GO/BDNF组GFAP表达为(25.6±4.3)%,显著低于损伤对照组的(38.5±6.2)%和PLGA/GO组的(36.7±7.3)%(P<0.05)。结论搭载有BDNF的PLGA/GO纳米纺丝纤维膜可以在体外有效促进NSCs增殖和神经元向分化,并通过体内损伤处原位移植有效修复脊髓�
- 潘肃齐治平郑爽马悦付川孔维健余双奇杨小玉张卓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