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POC1基因rs4420638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APOC1基因rs4420638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 MLDR技术对长寿人群、长寿人群的子女及对照组APOC1 rs4420638位点进行分型,分析该多态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人群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人群及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C和LDL-C水平高于非G等位基因携带者(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体人群及对照组TC和LDL-C与rs4420638基因型相关性。结论:APOC1 rs4420638多态与红水河流域普通人群的高血脂有关,可能是其区别于长寿人群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 卞张亚蔚开慧彭均华丁一孙鹏陈宁园杨晴潘尚领刘承武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脂蛋白
- 长寿人群CETP I405V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群体的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I405V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523例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HL),对照组为498例同地区非长寿人群(HNL),用PCR-RFLP方法进行CETP I405V基因分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结果 1)该地区人群的等位基因以Ⅰ(58.96%)为主,基因型以Ⅱ(34.28%)、Ⅳ(49.36%)为主。性别分层和BMI分层后,HL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未发现明显差异;HNL组女性Ⅱ、ⅤⅤ基因型频率高于男性,Ⅳ则低于男性(P<0.01),HNL超重亚组ⅤⅤ、Ⅱ的频率高于正常体重亚组,Ⅳ反之(P<0.05)。2)不同基因型对血脂无显著影响。因组别不同、性别分层、BMI分层,血脂水平在不同基因型均出现不同变化趋势,但乏规律可循。结论 CETP I405V多态性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的血脂水平影响较小,其血脂格局可能源自其他未知遗传变异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孙鹏彭均华丁一蔚开慧卞张亚潘尚领刘承武
- 关键词: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血脂多态性
- IGF2R基因58298A/G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长寿群体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rs9456497位点多态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 MLDR)对该流域壮族长寿老人(长寿组,n=496)及其第一代子女(子女组,n=723)以及普通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n=611)进行rs9456497位点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各基因型对体质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及血脂指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长寿组GA/GG基因型明显降低SBP和DBP(P=0.016,0.033)。在男性人群中,子女组各基因型的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长寿组和对照组相应基因型的TC水平(P均<0.05);长寿组各基因型的TG、FPG和BMI水平低于子女组和对照组相应基因型的TG、FPG和BMI水平(P均<0.05),而SBP和DBP水平则高于子女组和对照组(P均<0.05)。在女性人群中,长寿组各基因型的TG、FPG和BMI水平显著低于子女组和对照组,而SBP和DBP则高于子女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GG/GA基因型的FPG明显低于AA基因型(P=0.041),其余指标在各组的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血脂分层发现,总体人群及对照组等位基因G的频率在血脂异常亚组中明显升高,即该突变具有使血脂异常率升高的趋势;GA/GG基因型明显降低长寿组血脂正常亚组的TC和SBP水平,降低对照组血脂正常亚组的DBP及血脂异常亚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论 IGF2R rs9456497多态总体上与长寿群体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作用有限,而且还受到不同性别及不同血脂状态的影响。
- 丁一葛琳罗晨源孙鹏蔚开慧卞张亚陈宁圆杨晴刘承武彭均华潘尚领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心血管危险因素
- PICALM基因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群体认知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 背景:PICALM基因编码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装配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 protein),首先在急性淋巴及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中被发现。其主要...
- 丁一
- 关键词:火麻仁血脂水平载脂蛋白基因突变
- 文献传递